伴随原油价格下引致的全球通缩效应,和中国需求下滑的叠加,大宗工业金属普遍出现大幅下跌态势;矿业企业从利润缩水转为资产负债表恶化的负循环;这在客观上加速了行业出清的速度,也成就了国内过剩产能出清的倒逼式改革。我们认为,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会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经济增速成为“新常态”的中国宏观标签,同时也为经济结构调整打开一定空间。在这一背景下,行业的发展方向依然以新兴产业的为主导。2016年,我们认为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三个方向:1)具备较强确定性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2)代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金属新材料加工;就选股策略而言,我们倾向于选择具备较大理论成长空间,业绩拐点确定性较强的品种;3)“供给侧改革”推动工业金属供求层面新的边际改善,由此带来的阶段性的投资机会。
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成长确定性强,锂资源企业尽享景气提升。伴随电池技术的不断升级带来的成本下滑;以及国内政策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对整个产业链的需求拉动开始向上游资源传导,导致碳酸锂价格呈现加速上行的态势。我们判断,基于资源端稳固的寡头垄断格局,行业供给缺口的维持将保持原料价格延续上涨趋势;从而使得资源类企业盈利能力的迅速提升,成为整个产业链业绩弹性最大的环节。重点推荐锂资源行业龙头:天齐锂业。同时建议关注具备锂矿资源和锂电设备的新能源标的,ST融捷。
新材料引领金属加工产业升级方向,选股兼顾业绩趋势和成长空间。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十三五期间,在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材料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逐渐成为高层和企业的共识。但作为基础材料,技术工艺的累积到规模产业化的实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我们倾向于兼顾成长空间和业绩趋势两个维度:建议关注A股3D打印龙头企业,银邦股份;以及镁合金全产业链标的,云海金属。同时,关注石墨烯行业的主题投资机会。
“供给侧改革”有望带来工业金属供给面的边际改善。大宗工业金属的大幅下跌客观上加快了市场的出清速度,也在倒逼国内政府放弃对过剩产能的保护政策。“供给侧改革”的提法已经为产能出清提供了导向性指令,在本质上已经为行业基本面的边际改善提供了基础条件。在行业加速出清阶段,股价对金属价格下跌的敏感性已经钝化,市场实则在观望需求见底的信号。在金融体系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配合国内财政和汽车产业政策对需求的支撑,我们判断,行业中周期的见底信号可能出现在明年二季度,有望带来阶段性的投资机会,从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看,我们依然倾向于供给端收缩相对充分的锌行业,和底部弹性较大的铝行业。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336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190161 浙ICP备 浙B2-20080212 浙B2-20080212-4
版权所有 91再生 Copyright@2005-2013 ZZ9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