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6
中国炭素行业协会(CCIA)官员周六表示,中国的炭素工业将在2020年下半年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根源在于此前生产商在利润丰厚的情况下急于扩大产能。
炭素产品因其强大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导电性而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空和可再生能源等行业。
中国炭素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庆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奢侈的利润已经吸引那些在萧条时期关闭的公司恢复运营,甚至扩大产能。”
“与此同时,一些没有炭素产能的公司也在计划推出新的生产线。”
北京积极的环保活动收紧了炭素产品的供应,但也增加了对用于电弧炉(EAF)废钢的石墨电极等产品的需求。
与其他炼钢设备相比,电弧炉的空气污染更小。
中国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商方大炭素的净利润在2017年从去年同期飙升5,267.7%至36亿元人民币(5.21亿美元),根据CCIA的数据,去年中国炭素工业的平均利润率上涨超过3,000%。
孙庆表示,中国预计到2020年石墨电极产能将达到150万吨,比2017年的900,000吨增长66.7%。他补充说,这将超过2020年不到800,000吨的需求。
据孙庆称,预焙阳极是铝冶炼厂使用的原材料,2018年产能将达到900万吨,也将过剩,而未来三年的产能还将增加。
与中国政府严格控制的中国钢铁和煤炭工业不同,炭素生产商无需获得当局批准,只要能够达到环保标准,就可以增加新产能。
然而,尽管产能扩张,中国仍将面临高质量炭素产品的供应紧张,例如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的针状焦。
“炭素制造商不仅要关注短期利益,盲目扩大产能......还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改进技术,升级产品,”孙说。
2016年前,炭素行业连续多年不景气,市场需求萎缩,多数产品供大于求。其中,铝用预焙阳极和阴极、矿热炉用炭电极、特种炭材料微利运行,石墨电极全行业亏损。
2017年初以来,沉寂多年的炭素产业突然爆发,各种主要炭素产品相继涨价,部分品种供不应求。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炭素产业大批量改造、扩产、新建,一片热火朝天。“暴利的吸引力太大了,停产的企业要复产,减产的要增产,老企业要扩产,没有的要新建。”闫奎兴指出,“几大品种供求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品种产能将严重过剩。”
首当其冲的是石墨电极。随着价格大幅上涨,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复产、扩产、新建的浪潮势不可挡。据炭素协会统计,到目前为止,扩产、新建的石墨电极新增产能是60万吨(包括新建部分工序已投产的、正在建的和正在设计马上要开工建设的),而2017年之前石墨电极的有效产能是90万吨,那么,到2020年底,我国石墨电极的合计产能是150万吨。到2020年,全国石墨电极产销量预计为80万吨(包括非会员企业并含出口),石墨电极的产能利用率仅为53.33%。
炭电极现有产能25万吨,2018年将投产15万吨产能,全行业合计产能将达40万吨(含非会员,不连续化生产的小厂)。2018年全国工业硅产量预计230万吨,需用炭电极18万吨。炭电极产能过剩22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45%。
预焙阳极产能同样过剩。到2018年底预焙阳极产能将接近3000万吨。2017年全年电解铝产量为3490万吨,预计2018年电解铝产量达3650万吨,需要预焙阳极2000万吨左右。预焙阳极产能过剩约1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6.67%。
其他产品如特种炭材料、负极材料、炭糊类、炭块类、低端碳纤维类、增碳剂等,产能都是大于需求的。
闫奎兴分析指出,预计到2021年过剩产能将全面显现,部分产品市场竞争可能会极其残酷,生产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要清醒认识,拥有超前思维,使企业能够长远可持续发展。”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河北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若干措施
- 3家钢企入选河北省“专精特新”骨干企业创新发展项目拟支持名单
-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鑫汇冶金等10家企业评定为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公示
- 河钢乐亭钢铁等10家企业拟评定为河北省碳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第一批)公示
- 河北省卢龙县钢铁企业整合重组的意见建议
- 河北:深化绿色制造工程,全面完成钢铁等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
- 河北工信厅印发《河北省钢铁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支持钢铁行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 河北省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
- 河北太行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拟评定为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