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2
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河北2014年起启动露天矿山治理行动。记者走访太行山沿线一些矿业大市了解到,这些地区对废弃矿山实施生态修复的同时,近年来铁腕关停“散乱小”、规范矿业开采,治理工作初显成效。同时,这项工作也面临资金缺口大、技术需完善、工作推进慢等问题。
偿还旧账不欠新账
2014年起,河北以632个露天矿山为重点,开展矿山环境治理。2016年,提出利用3年时间,对全省1881个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对624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修复绿化。2018年,提出三年攻坚行动,实现无主矿山迹地损毁土地复垦50%以上。
由于历史上规范不严及近年来政策性关闭等原因,河北遗留大量责任主体灭失的无主矿山,成为修复工作的大头。
为破解资金瓶颈,河北尝试引进社会资本修复矿山。石家庄市井陉县整合县内矿山资源,对矿权公开招投标,所得资金除了对小矿退出予以补偿外,重点用于区域内矿山环境修复。县国土局局长张贵文说:“近日谋划3个矿权招投标,其中一个矿权标底为8亿,其中5亿将用于退出小矿和周边几个无主矿山的治理。”
偿还旧账的同时,不能再欠新账。记者走访的石家庄、邢台几个矿业重点县,露天矿企基本处于关停整治状态,当地积极谋划矿业转型发展。
河北提出,到2020年,固体矿山数量减少30%,生产建设矿山实现环保措施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实现“边开采、边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基本解决。
资金缺口大技术需完善监管难度大
记者发现,目前河北矿山环境治理仍存在以下难点:
历史欠账多、资金缺口大。尤其一些县仅无主矿山治理就需十几亿元,完全依靠政府买单难以支撑。由于资金不配套,有些项目启动迟缓。
治理方法单一、技术标准不完善。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总工程师郜洪强认为,目前露天矿山治理多以简单覆绿为主。
偷采乱采难杜绝、监管存在难题。一名县国土部门负责人表示,全县1000多平方公里、国土监管人员只有十来个,只能白天、晚上轮班巡查。“矿山资源监管必须把村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可县里召集开个会都是这次这人来、下次别人来,连人员都不能固定。”
修复非一日之功宜源头治理规范管理
认为,河北特殊的地貌和气候特征,造成植被绿化成活率低,特别是矿山开采形成的白茬山覆绿难度更大。而且,矿山覆绿后期养护困难多、周期长,矿山实现绿化需2到3年时间。为此,他们建议:
一,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建议做好矿山修复前期规划,推动其经济价值转型,这样才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使废弃矿山得到长效治理。
二,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技术攻关。在露天矿山残留资源利用方面,应出台更便于操作的政策。此外,加强三维影像模型技术和GIS技术等在矿山地质环境中的应用。
三,规范矿业开采,源头治理污染。过去河北露天矿山多为沿山坡阶梯式开采,对地质环境破坏大,而且开采量少、造成资源浪费。当前,河北正积极整合露天矿权,专家建议,应把好关口科学设置矿权,对山坡阶梯式开采进行限制,鼓励企业采取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并全面提升环保治理水平,从根本上破解矿山环境问题。
来源:网络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河北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若干措施
- 3家钢企入选河北省“专精特新”骨干企业创新发展项目拟支持名单
-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鑫汇冶金等10家企业评定为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公示
- 河钢乐亭钢铁等10家企业拟评定为河北省碳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第一批)公示
- 河北省卢龙县钢铁企业整合重组的意见建议
- 河北:深化绿色制造工程,全面完成钢铁等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
- 河北工信厅印发《河北省钢铁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支持钢铁行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 河北省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情况
- 河北太行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拟评定为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