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0
进入5月以来,铜价持续回落,截至2016年5月19日,沪铜主力合约从月初的38000元/吨附近逐渐回落到目前的36000元/吨下方,5月19日夜盘,铜价一度跌至35000
元/吨之下。由于目前国内宏观因素偏空,加上铜市面临季节性需求下滑,因此,我们认为近期铜价仍将进一步回落。主要理由如下:
宏观方面,在国内经济调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在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变为依靠第三产业服务业拉动转变的过程中,在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之前,经济增速难免下行。在此过程中,国
家将陆续出台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托底经济,减缓经济下行的压力。年初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量价齐涨表明年初房地产刺激政策托底经济效果的兑现。3月国内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表明国家通过
增加投资的方式减缓经济下行压力。而从4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前三个月回落,而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7.2%,创一年新高;
基建投资仍维持在高位;表明经济增长仍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痕迹。但我们同时看到财政收支差额从3月的赤字5276亿元转为4月的盈余2414亿元,表明财政刺激的力度有所缩减,且从4月新增信贷数据发现
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回落将近50%,表明国家从信贷端限制投资的快速增长。
产业供需方面,世界金属统计局近期数据显示,今年前3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7.7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17.9万吨。今年前3月全球消费量为568.3万吨,同比增加7%,同期,中国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
12%。欧盟28国需求同比增长13.8%。
冶炼产能方面,TC/RC从3月的低点97.5美元/吨/9.75美分/磅逐渐上升至5月的105美元/吨/10.5美分/磅,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15美元/吨/11.5美分/磅。TC/RC连续三个月上升表明世界矿山持续增产,
铜精矿加工费话语权重新落到冶炼商手上,因此,我们预期4、5月国内冶炼商冶炼积极性仍将高昂,铜精矿进口量仍然维持在高位。5月份精炼铜国内冶炼成本价均价约为31700元/吨,略低于4月的32400
元/吨,与目前铜现货价存在着较大的价差,两者所构成的利润空间促使铜矿商存在着增产的动力,铜价仍存在着下行动力。
进口方面,中国3月铜矿石及精矿进口量为137.45万吨,1-3月累计进口量为400.3万吨,同比增长33%,增速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0%;中国3月精炼铜进口量为45.81万吨,同比增长49.34%,1-3月精炼铜净进口量为106.74万吨,同比增长40%,增幅由负转正;中国3月未锻造铜及铜材净进口量为50.63万吨,同比增长44%,1-3月未锻造铜及铜材累计净进口量为127.73万吨,同比增加38%,增幅由负转正。总的来说,中国一季度铜产品进口量大幅高于往年同期。一季度口铜产品的含铜量高达380万吨,同比增加高达90万吨,表明国内一季度需求较往年大幅增长。中国4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5万吨,同比增加5.02%,增幅由负转正。由于4、5月精炼铜进口窗口逐渐关闭,且国内需求旺季逐渐结束,因此我们认为4、5月精炼铜的进口量将有所回落,而TC/RC维持在高位提振冶炼商的积极性,因此4、5月的铜矿进口量仍将持续维持高位。
库存方面,截至5月19日,LME库存为158600吨,较月初增加9100吨或6%。上期所仓单为129547吨,较月初减少20451吨或13.63%。一改年初至4月初国外库存持续向国内转移的持续补库存状况,也区别于4月份伦敦库存变化不大但国内库存总量下降约5.7万吨的情况。在进口预期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我们认为5月库存下降速度和幅度将低于4月,符合我们对5月国内需求出现季节性回落的判断。
需求方面,美国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对铜需求稳定。国内电力电缆行业上半年招标结束及国内空调行业进入新冷年表明国内旺季采购结束。
技术上,2016年3月4日至2016年5月13日的沪铜周K线构筑了局部双顶形态,本周周K线已下行至双顶形态颈线下方,料短期铜价破位下行可能性较大。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