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04月28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04月28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6-04-28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下跌。主力7月合约,以37280元/吨收盘,下跌440元,跌幅为1.1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911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9,低于上一交易日7.63,上海期铜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703328手,持仓量增加35954手至687708 手。主力合约成交261212手,持仓量增加33350手至256418手。

上海期铝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主力7月合约,以12480元/吨收盘,下跌340元,跌幅为2.6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635.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63,低于上一交易日7.81,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996302手,持仓量减少40206手至729780 手。主力合约成交373434手,持仓量增加10184手至279362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下跌。主力6月合约,以14900元/吨收盘,下跌35元,跌幅为0.23%。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1885.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0,高于上一交易日7.89,上海期锌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48532手,持仓量减少18460手至303728 手。主力合约成交275844手,持仓量减少12684手至123066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0月合约,以2539元/吨收盘,上涨20元,涨幅为0.79%。

全部合约成交12971136手,持仓量增加3920手至3351782 手。主力合约成交12590112手,持仓量增加9146手至2901482手。

【股市行情】周四早盘,受美联储维持4月不加息影响,沪深两市微幅红开,沪指开盘下挫翻绿,随后维持弱势震荡模式,盘中彩票概念股异动。临近午盘,受港股恒指跳水近2%等因素影响,A股也出现小幅跳水。午后开盘,沪指持续低位震荡跌逾1%,一度逼近2900点,深成指盘中失守万点关口。银行股盘中奋力护盘,2点左右沪指探底回升跌幅收窄。盘面上,题材股回暖,稀土永磁、钢铁、有色等资源股跌幅靠前,近1600股飘绿,成交量较上一日略微放大。截止收盘,沪指报2945.59点,跌8.08点,跌幅0.27%,深成指报10149.91点,跌24.25点,跌幅0.24,创业板报2155.23点,涨8.62点,涨幅0.4%。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546.1亿,深市成交2768.0亿,两市共成交4314.1亿。

 

二、国内焦点

沪铝持仓持续增加 市场多空分歧巨大

从去年年底以来,大宗商品进入振荡反弹阶段。沪铝表现虽然比黑色系逊色,但明显好于有色领头羊铜。以文华铝指数为例,其从去年四季度最低9600元/吨上涨至最高13010元/吨,涨幅超过35%。展望后市,基于铝基本面改善的分析,我们仍维持铝中长期已经进入上涨趋势的判断,但短期政策等风险累积,5月铝价或进入调整阶段。

货币趋松预期减弱

从3月底以来,国内经济数据逐步企稳甚至好转,央行继续降准或降息的必要性减小,最近央行多采用逆回购、MLF等工具来调整流动性。而3月以来国内大宗商品大幅上涨的主要依据是货币趋松,若该预期缓解,则商品市场做多热情或下降。

美元指数下行有限

虽然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但总体上美国经济仍在稳步向好阶段。虽然市场预期美联储4月加息的概率较低,美元指数保持振荡下行状态,但美国下半年加息的概率依然较大,美元指数下行空间有限。

从技术面而言,美元指数长期在93—100之间振荡,目前处于箱体下轨区域,较易引发反弹。

政策风险显现

3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部分商品连续涨停引起管理层的关注,交易所纷纷出台限制投机的措施,比如提高交易保证金、手续费、取消平今仓免手续费等优惠措施,这对最近商品连续上涨的势头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前期涨幅较大的黑色系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

由于黑色系是本轮上涨的龙头板块,它们一旦进入调整,对其他商品影响较大,铝也不能例外。

技术走势偏空

沪铝持仓持续增加,再度逼近前期峰值,显示市场多空分歧巨大。目前国内铝厂逐步进入盈利状态,预计未来保值抛盘将逐步增加。在连续上涨超过20周的背景下,沪铝技术上面临调整压力,短期较难站稳13000元/吨整数关口。

总结

本轮商品上涨行情的导火索是供给侧改革,因此“三高”类(高耗能、高污染、高过剩)品种涨幅较大。但商品基本面改善是长期和复杂的,并不能一蹴而就,铝也不例外,并且国内货币政策和美元上升等风险因素依然存在。短期,铝累计涨幅已经较大,技术已存在一定的回调需要。从实际操作而言,在中长期维持多头思路的同时,需提防即将到来的5月出现调整行情。沪铝短期阻力位为13000元/吨整数关口,下方支撑位为12000—12500元/吨一线。

伦敦金属交易所基本金属期货价格26日大部分下跌

伦敦4月26日专电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期货价格26日大部分以下跌报收。

美联储26日至2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投资者静待有关利率政策的决定,对投资保持谨慎态度,风险资产交投受到抑制。

收盘时,3个月期铜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494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4.5美元,跌幅为1.09%。3个月期铝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644.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75美元,跌幅为0.41%。3个月期铅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74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美元,跌幅为0.34%。3个月期锌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88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美元,涨幅为0.05%。3个月期镍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911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5美元,涨幅为0.28%。3个月期锡的非官方结算价为每吨17300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0美元,跌幅为0.29%。

沪钢短期见顶迹象明显

近日,沪钢疯狂赶顶后快速回落。随着供应端的快速恢复以及下游用户对高价的接受度下降,供需错配叠加低库存对产业链的正反馈效应减弱,成交持续萎缩令现货市场开始承压。目前厂商获利丰厚,落袋为安的意愿增强。我们预期,5月中下旬以后供需关系或发生逆转,中长期沪钢仍有回调空间。

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我国粗钢、生铁产量分别为7065万吨、60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9%、2.2%。其中,3月日均粗钢产量为227.9万吨,较1—2月大增12.9%。3月粗钢产量同比实现正增长令市场大感意外,也远高于各机构甚至钢协的预估。春节后已有60座大小高炉相继复产。此外,钢厂在超高的利润驱动下通过提高入炉品位、加大高炉利用系数,再加上缩短流程迅速复产。粗钢产量的显著提升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对于钢厂总体复产持相对乐观态度。

不过,考虑到1—2月产量数据较低,我们推测国家统计局有可能适当调高3月的产量来调整整个季度产量数据。但是,目前钢厂螺纹钢毛利已达600—900元/吨,板材毛利更是高达800—1200元/吨,已创下有史以来吨钢利润率最高水平。尽管尚有少数钢厂受到资金等制约仍未完全复产,但20%—30%毛利水平近于“暴利”的情况下,钢厂的复产也仅是时间问题。我们了解到,目前开工相对偏低的西部和北方地区钢厂仍在继续复产,未来日均粗钢产量突破230.98万吨的历史峰值概率极大。

高需求持续性有待观察

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更是高达6.5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93万亿元。其中,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从资金流向上我们发现,大量资金定向进入基建和房地产这两个最主要的用钢行业,对提振钢材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分项来看,1—3月基建投资增长达到19.25%,比1—2月显著回升3.54个百分点。同时,在房地产销售大幅回升的带动下,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7677亿元,同比增长6.2%。1—3月房屋新开工面积28281万平方米,更是同比增长19.2%,增速提高5.5个百分点。部分去库存较好的城市加大新开工。

得益于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阶段性超常规的宽松,钢材需求集中释放,“金三银四”的需求甚至好于去年。但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和通胀的双重压力下,政府或难长期维持略偏宽松措施,已有传言开始限制信贷规模。随着一线和部分强二线城市限购力度加大,房地产销售火爆局面能否继续引向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仍未可知。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和基建发力仍需超常规宽松的政策面支持,但这种宽松的持续性有待观察。另外,5月之后钢材需求强度也将面临季节性回落。

重点关注库存变化

由于1—2月钢厂开工不足,加上一季度钢材出口增长,使得国内钢材资源供应量同比显著下降。同时,去年下半年行业预期普遍悲观,导致整个钢铁产业链过度去库存。今年3月以后,随着下游集中补库,使得本就不高的库存下降迅速,部分市场甚至早早出现资源紧张的局面。我们测算,目前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合计同比减少700万吨左右,低库存一定程度上成了做多的“安全垫”。但是这种“涨价去库存”往往会伴随放大供需矛盾,造成下游恐慌性的过度补库。

随着中长期供需结构的此消彼长,尤其近期成交有所放缓,库存变化应重点关注。一旦库存降幅显著放缓甚至回升,意味着供需出现逆转,届时高价套现极容易导致市场“踩踏”。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连续第四日走低,其中3个月LME铜于沪铜收市时下跌0.46%至4909美元/吨,但铜价仍有效运行于M200之上,且整体回调幅度有限,短期反弹格局维持良好,日内下方技术支撑关注4900美元/吨。此外,4月26日,伦铜持仓量为33.7万手,较25日增加1281手,本周伦铜持仓时增时减,显示多空交投反复。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今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贴水150-贴水10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36980-37100元/吨。现铜继续贴水收窄。尽管供应较昨日增多,但贴水的收窄反映出持货商对于下游的节前备库仍有期待。但受限于月底资金面趋紧,实际成交也较为有限。预计明日现铜贴水有望继续收窄。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607围绕37300元/吨附近弱势波动,尾盘收于3728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下滑0.93%,为连跌三日,且跌幅明显扩大。但目前沪铜仍企稳于M60之上,短期走势不宜太过悲观。期限结构方面,铜市呈现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铜1606合约和1607合约正价差扩至3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反弹意愿走强。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1607承压下滑至37280元/吨,表现继续抗跌于黑色系金属,属于正常的技术回调行情。鉴于期铜反弹格局犹存,且美元指数维持相对弱势,短期不宜太过看空,反而可以尝试对冲操作,即买有色抛黑色。此外,就沪铜本身而言,建议CU1607合约背靠37000元之上谨慎持多,第一阻力关注38000元。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延续高位窄幅波动,表现稍抗跌于其他基本金属,其中沪铝收市时伦铝微跌0.24%至1642美元/吨,日收盘价仍接近于去年9月11日来的新高。短期RSI指标持续发出超买信号,需警惕技术回调需求,下方回调支撑关注16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4月28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2530-12550元/吨,贴水10元/吨至平水,持货商急于换现,出货态度积极,后期随着期铝企稳,持货商出货力度有所控制,现货价格基本跌回上周五现货价格水平,中间商低位补货积极,下游接货意愿积极,整体成交活跃。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07合约承压重挫,跌幅明显扩大,尾盘收于12480元/吨,日内跌停板为12305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下滑2.42%,主要受技术回调需求打压。目前铝市期限结构转为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06和1607合约呈负价差,价差为5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下跌意愿加强。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1607合约冲高回落至12485元/吨,显示上方存在一定抛压,为连跌四日,表现远弱于其他基本金属和伦铝,因短期铝价持续走高后面临回调需求,建议沪铝1606合约可背靠12700元之下逢高空,入场参考12600元附近,目标关注12300元。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震荡走低,收报1733.5美元/吨,跌1.03%。今日亚市伦铅小幅震荡,沪市收盘时报1735美元/吨,涨0.09%。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报收130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34%,持仓量17044手,成交量8052手。

现货方面:4月28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3100-13250元/吨,均价跌25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恒帮厂出货,上海货源仍旧不多,不过因为厂出货贴水较大,因此上海货源没有优势,成交惨淡。

行情研判:市场投资热情受到打压,不过万三整数关口和前低因素仍然支撑沪铅主力合约不至于向下突破。短线操作上仍建议不要过分参与,观察关键点位附近的市场表现。沪铅1606合约暂时观望。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震荡走低,收报1885.5美元/吨,跌0.58%。今日亚市伦锌探底回升,沪市收盘时报1884美元/吨,微跌0.08%。

现货方面:4月28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4800-14900元/吨,均价跌80元/吨。据SMM报道,炼厂惜售,市场流通货源稍显紧张,贸易商有意挺价;下游开展节前备货,因进口锌品牌有限,价格偏高,1#锌市场稀少,故成交以国产锌为主,整体成交略有改善。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探底回升,报收149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17%,持仓量123066手,成交量275844手。

行情研判:短期市场还是受到交易所抑制投机过热的影响,反弹动能削弱。但中长期利好因素仍然起到作用,维持向上预期。短期操作上建议沪锌1606合约离场观望,调整到20日线附近介入少量多单,止损控制在1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黄金冲高回落,收报1245.82美元/盎司,涨0.2%。隔夜伦敦白银冲高回落,收报17.228美元/盎司,涨0.37%。今日亚洲盘伦敦黄金震荡走高,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255.21美元/盎司,涨0.75%;伦敦白银震荡走高,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7.354美元/盎司,反弹0.73%。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61.9元/克,盘中探底回升,报收262.2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36%,成交量342874手,持仓量177568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3778元/千克,盘中低位震荡,报收3757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45%,成交量916786手,持仓量515250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4月27日黄金ETF持仓量为802.65吨,日增0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0437.72吨,日增26.63吨。

行情研判:昨夜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几乎毫无悬念,市场反应十分平淡。市场未来的关注焦点将转向预测是否六月加息。短期操作上建议日内区间交易,沪金1606合约261-263元/克高抛低吸,止损各1.5元/克;沪银1606合约3730-3790元/千克区间交易,止损各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四螺纹钢期货震荡上行,RB1610合约终盘报收2539元/吨,涨20元/吨,持仓量2901482,日增仓9146。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810元/吨,跌20元/吨;广州报价3040元/吨,跌20元/吨;北京报价302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293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4月28日四川德胜对成都建筑钢材指导价格进行调整,本次调整是以“4月27日四川德胜对成都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为基准,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对螺纹钢执行价格下调50元/吨;现Φ18-25mm螺纹钢执行价格为3120元/吨,Φ28-32mm螺纹钢执行价格为3280元/吨。 以上调整均为含税,执行日期自2016年4月28日起。

(3)消息面: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7.91亿吨,同比下降9%;3月份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2.74亿吨,同比下降6.4%。

周四RB1610合约震荡上行。现货市场整体成交情况并不理想,下游终端观望情绪浓厚,采购量明显萎缩。操作上建议,突破2580空单止盈出场。

 

五、宏观经济

楼市新政后房贷业务猛降:央行准备帮银行减压

楼市新政后房贷业务猛降五成:央行上海总部准备帮银行减压

上海楼市降温,进入4月份各家银行的房贷业务也跟着大缩水。不过,监管部门已经着手了解沪上商业银行的房贷指标和完成情况,摸清情况后帮上海地区的各家分行申请“减负”。

澎湃新闻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4月28日下发通知,要求辖内各商业银行上报各行年初下达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指标,以便在摸清情况后向各商业银行总行提出调减分行房贷年度规模指标等的相关建议。

一般情况下,各家商业银行总行会在年初将贷款、存款等指标下达到一级(省级)分行,分行随后会将指标分配给所辖各家支行。

据了解,央行上海总部摸底的内容包括个贷新增额、个贷利润额、以及发放金额三部分,除了年初总行向分行下达的年度指标外,各家银行还需要上报今年前四个月的完成情况,以及自己预计全年能完成的金额。

监管部门此次摸底的背景是,3月25日上海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后,各家银行的房贷业务量缩水明显。

4月26日,央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沪九条”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一个月以来,各商业银行房贷受理量较今年1-3月平均水平回落超过50%。同时,新政后,各商业银行已经自觉抵制房贷利率恶性竞争,首套房贷最低利率已按基准利率9折执行。

进入2016年,上海房价形成了加速上涨的趋势,3月25日,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提高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的年限,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随着上海楼市降温,各家银行的难处也来了。

沪上某银行的一级支行个贷部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年初给自己所在的支行下达的房贷目标是3亿,目前已经完成了约三分之一。

“目前压力还不是很大,不过新政实施以来,房贷业务确实减少了,而且监管也抓得紧,现在完成的基本也都是一季度做的。”上述人士表示。

此前,上海银监局曾对辖内部分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进行稽查,随后要求辖内商业银行25日起暂停与上海链家等6家房地产中介的业务合作1个月,并对违反个贷业务受托支付要求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上海市临沂路支行7家商业银行营业机构,暂停个人住房贷款业务2个月。

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全面推开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完善补贴政策,改进补贴办法,提高补贴效能”的要求,在全面总结2015年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26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2016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即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提高补贴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通知》强调,将农业“三项补贴”中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明确撂荒地、改变用途等耕地不纳入补贴范围,鼓励农民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主动保护耕地地力,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实现“藏粮于地”,使政策目标指向更加精准。

《通知》提出,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中统筹部分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近几年重点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强化银担合作机制,着力解决普通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政策性、独立性、专注于农业、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各地也可以采取贷款贴息、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通知》要求,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由省级人民政府总负责,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注重宣传引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省级财政、农业部门要做好资金拨付和监管工作,对农民的补贴要力争6月30日前发到位,对于骗取、套取、贪污、挤占、挪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的,或违规发放补贴资金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六、全球观察

日本央行出乎意料不“放水” 日元走强日股掉头暴跌

日本央行今早公布议息会议结果,宣布维持政策利率于-0.1%及货币基础每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规模不变,这一决定出乎市场预料,导致日元汇价及日本股市出现大幅波动。

市场原先预期日本央行本次议息结果是将负利率延伸至借贷领域,并进一步减息以刺激日本经济。不过,日本央行今日发布的议息会议后声明称,本次会议委员以7:2的投票结果决定维持负利率不变,只有佐藤健裕、木内登英投反对票;8:1的投票结果维持基础货币目标不变。但日本央行重申,在必要时会加码推行宽松措施。

日本央行同时表示,将设立3000亿日元新借贷计划,帮助熊本地灾区经济复苏。日本央行强调,目前日本物价下行风险较高,但估计长远物价将稳定上升,国内经济可能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预期明年通胀率可达到2%的目标。

日本央行此举将推迟日本实现2%通胀目标时间至2017财年,并将2016财年及2017年财年核心通胀率分别下调0.3及0.1个百分点,至分别升0.5%及1.7%,该预测已排除消费税上调带来的影响;同时,将今明两年日本的GDP预测下调0.3个及0.2百分点,至分别仅增长1.2%及0.1%,但预期后年GDP增长将再度加快至1%。

由于市场憧憬日央行扩大负利率政策至借贷或再减息的预期落空,引发日元汇价飙升,美元兑日元今早急挫逾2%,低见1:108.87;另外,日本股市中午后重开跟随期货扭转今早的反弹1.4%的走势,由最高位17572点掉头急降至16748点,最新报16771点,急挫跌幅3%。

日本券商SBI证券分析师表示,之前市场对日本央行再次“放水”的预期非常强烈,因此这一结果将对美元兑日元下行压力十分大,预期日元汇价将见早前17个月的高点,即107.63:1美元水平;另外,市场预期在即将展开的日本黄金周期间,日本流动性将会抽紧,日元将可突破106:1美元的水平。

制造业强国 强在哪里?

全球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变化中。哪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具有全球竞争力?未来5年全球竞争力排名又有何变化?

对于制造业强国,各驱动因素——人才、劳动力成本、生产效率等指标的得分又如何?

德勤旗下的全球消费者及工业产品行业小组联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布《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描绘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版图。

今年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前15的国家和地区呈现“抱团”出现的特点,以北美和亚太地区最为显著。其中,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均跻身前十,且未来五年仍有望保持世界前10的领先优势;在亚太地区,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领跑下,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亦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并全部有望在2020年冲刺全球前15。欧洲国家的整体表现弱于亚太和北美,主要以德国和英国为中心,周围聚集着瑞士、瑞典、荷兰。

金砖四国中,仅有中国仍是全球十大制造业竞争力强国,其他三国竞争力排名均大幅下滑,其中巴西退步最明显,从2010年的第五名和2013年的第八名跌落至今年的第29名。俄罗斯从2010年的第20名和2013年的第28名下滑至今年的第32名。不过,今年排名第11的印度有望在2020年上升至第5名。

2016年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力领域排名第一,美国位居第二。德勤曾在2010年和2013年两次发布《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两次均排名第一;但据该报告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的竞争力将有所下降,到2020年排名将下滑至第二位。美国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国家,德国仍将占据第三的位置。

基础设施方面最具竞争力优势的是德国、美国和日本。此外,中国和印度在劳动力成本和材料方面仍有较大优势,印度较为糟糕的实体基础设施也使其在竞争力方面面临挑战。

人才方面,德国、日本和美国是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国和印度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毕业生绝对数量较大,增长速度(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间分别增长了2.5倍和2.1倍)也领先于发达国家,但毕业生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劳动力成本方面,新兴经济体仍然拥有最大的优势,主要是劳动力的平均薪资较低,印度和中国2015年劳动力平均时薪仅为1.7美元和3.3美元,相较于美国的38美元和德国的45.5美元仍有差距。不过,从增长幅度角度而言,中国的薪酬涨幅领先。
在劳动力生产效率上,发达经济体更胜一筹。美国遥遥领先,其次是德国、日本和韩国。未来发展趋势上,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加速度快于其他国家,而日本和德国将受到劳动力人口日益减少及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实体基础设施方面,德国、日本和美国拥有领先优势,德国在物流性能指数上拔得头筹,日本则在互联网渗透率上高居榜首,每100人中就有91人接入互联网;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经济体正在快速赶上,比如,中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渗透率展现出了强劲增长的势头,尤其是互联网普及率从2004年的7%大幅增长至2014年的49%,增幅高达600%。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