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塑料行情 > 政策法规出台 但废塑料污染仍存
政策法规出台 但废塑料污染仍存

发布时间:2016-02-29

一次性塑制餐盒问题已基本退出热点,针对“白色污染”问题,我国出台了政策法规,各地相继采取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塑料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为解决一次性塑制餐盒,北京环保局确立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与工商局联合发布《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包括托盘、碗、杯等)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自己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或者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

社会关注的铁路两侧“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理得到显着改观。然而,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泡沫塑料,由于性价比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应用效果。

为减少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国家发改委下发了文件,各地也积极推行“禁塑令”,提倡使用“环保袋”、“菜篮子”。天津、宁波等地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换言之,成为关注焦点的“白色污染”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相关原材料消耗企业要使用一定比例的资源再生产品。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对复合包装物、电池、农膜等低值废弃物实行强制回收。落实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所有这些,将对规范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缺乏强制性规定。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措施,以约束餐饮、交通等行业从业人员及居民的行为;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对其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及其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塑料及其包装物的行为处罚力度偏轻。

缺少激励政策。为调动废塑料及包装物的回收、分拣、流通、利用企业积极性,需给予优惠政策。现有的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支撑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企业维持保本微利水平。对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生产企业,没有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应要求其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以支付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

管理工作滞后。一些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缺乏相应的执法权,任由顾客扔在地上或水中;一些工作人员甚至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再抛弃到地上或水中;配套设施还不全,商场、饭店、公园等地段的垃圾箱不够,废塑料的随意丢弃造成城市、风景旅游区、水域的“白色污染”。

环保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的工作没有摆到议事日程。塑料及其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缺乏回收的责任感。环卫部门虽规定禁止乱扔废塑料,但执法、检查人员少,有法不依、禁而不止的现象普遍。公众意识不强,随手乱倒、乱扔、乱堆废塑料的行为随处可见。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