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6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3月合约,以35100元/吨收盘,下跌40元,跌幅为0.1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427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3,高于上一交易日7.9,上海期铜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32460手,持仓量减少5758手至730836 手。主力合约成交414594手,持仓量减少15270手至278786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3月合约,以10725元/吨收盘,下跌60元,跌幅为0.5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476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27,高于上一交易日7.25,上海期铝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66574手,持仓量减少5540手至683842 手。主力合约成交84460手,持仓量减少8548手至203108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3月合约,以12795元/吨收盘,上涨20元,涨幅为0.16%。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151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45,与上一交易日8.45持平,上海期锌涨幅与伦敦市场相当。
全部合约成交354466手,持仓量减少4856手至342808 手。主力合约成交274738手,持仓量减少3736手至161396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5月合约,以1845元/吨收盘,上涨4元,涨幅为0.22%。
全部合约成交4501614手,持仓量减少16756手至4341224 手。主力合约成交4321346手,持仓量减少24052手至3622822手。
【股市行情】
1月26日消息,周二早盘,沪深两市低开低走,沪指迅速跌破2900点关口,盘中军工板块异动,沪指跌幅一度收窄至1%,然而其他板块跟进意愿不足,午前两市再度下探;午后开盘,两市低位震荡,沪指多次试探2850点。下午1点45分左右,沪指跌幅扩大并跌破2850点婴儿底,创13个月新低,并一举击穿2800点关口,盘中低见2743.84点,重挫逾6%,而创业板更是暴跌近8%。 截至收盘,沪指报2749.79点,跌188.73点,跌6.42%;深指报9483.55点,跌708.98点,跌6.96%;创业板报1994.05点,跌164.78点,跌7.63%。
二、国内焦点
2016年金属市场展望
一、黑色金属
1、钢材
对于2016年钢材市场仍将疲软,因供应过剩格局难于改变,而钢材下游市场或呈分化走势。其中,考虑到经济仍存下行压力,为保障经济增速目标,明年基建投资或继续发力,而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需配套大量的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对明年钢材需求将有所拉动。
首先,三大产业对gdp产生了拉动,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已经达到58.3%,第三产业多数是不消费钢材的企业。而消费钢材最多的第二产业增速趋缓,就导致了钢材生产缓慢。未来,可能国内钢材生产和消费会出现上下波动,但是整体来看进入了下降的通道。
其次,房地产市场受政策性利好止跌回暖,让低迷的钢材市场看到了一丝曙光,但利好效果传导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仍存风险、外贸情况低迷,出口订单数量不断下降,家电行业的出口形势也日趋严峻,高额的库存量在短期内难以消化。
综合以上分析,2016年全球经济在调整当中,经济增长预计要比2015年要好。考虑到当前疲弱的国际市场,贸易摩擦不断增大,将直接影响到明年钢材出口量,或很难达到多大的增长。从国内需求来看,建筑行业同比下降了4.2%,房屋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将会呈现负增长的水平,基础建设投资仍然保持增长的趋势。(瑞达期货(博客,微博))
2、铁矿石
2016年,由于主要矿山成本进低于目前市价,高成本非主流矿山受汇率原因影响成本下降明显,因此四大矿扩产计划不改。
据中联钢统计,2016年有增产计划的5家矿山共有约5500万吨增量,考虑到中国以外其他国家需求变化以及扩产量对退出量的替代,2016年预计中国进口铁矿石量较今年增加约3000万吨。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下行格局难改,基于我国长期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周期中,且投资回报率低、地方财政吃紧,2016年主要用钢行业整体预期仍然偏弱,全年用钢量6.66亿吨,同比下降4%。
2016年,虽然市场普遍认为需求端依旧不佳,但出于成本较低的国外几大矿山计划产量依旧不降反增。据市场预计,2016年有增产计划的5家矿山共有约5500万吨增量,考虑到中国以外其他国家需求变化以及扩产量对退出量的替代,2016年预计中国进口铁矿石量较今年增加约3000万吨。因此,可以看到在2016年不出现极端的情况下,中国市场矿石供应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过剩的,所以,铁矿石期现货价格下跌仍为主要趋势,只是在阶段性过分抛压后的基差回归将起到支撑作用并出现上涨行情,即应该注意把握好操作节奏,预计全年铁矿石期价运行区间在250-450元/吨。
二、贵金属
1、美国正式进入加息周期,稳步复苏的经济基础料将有利于加息以更快和更大的步伐推进,贵金属整体上仍将承压。
2、美国加息冲击新兴经济体,资金以避险的目的转而购入黄金,对于贵金属构成一定的支撑。
3、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黄金储备需求增加,有利于支撑实物需求。
4、中国民间黄金实物需求缓慢复苏,印度政府仍寻求控制进口。
5、黄金etf资金持续流出,空头情绪不减。
6、技术上看,黄金白银整体向下的格局依然保持良好,中长期向下的趋势没有改变。
综上所述,贵金属市场2016年面临着比之前几年都更为复杂的环境,多空因素交织,博弈将更为激烈。我们认为,影响贵金属在2016年走势的还将是美联储加息进程的推进。尽管加息预示着通胀水平的回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贵金属发挥抗通胀作用,但在全球通胀水平整体较低迷的背景下,加息对于贵金属价格的影响还将是弊大于利。操作主思路为逢高抛空策略,沪金主力合约全年运行区间预计在200-240元/克,沪银主力合约全年运行区间为3000-3550元/千克,建议投资者可择机在波动区间顶部进行抛空操作。
三、有色金属
1、铜
首先考虑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好于2015年,但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增长差异将扩大,尤其是中国经济结构化调整进入关键期,经济增速或进一步放缓,国内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滑,使得工业品的需求堪忧。此外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风险将进一步拖累其经济表现。此外,明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前后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至于铜本身的基本面,因为铜价低迷已引发部分铜矿山减产,且中国加大工业品市场过剩产能的淘汰,使得供应端压力有所下滑,有望促进明年全球铜市整体供需由过剩转为短缺,但鉴于需求端增速面临下滑压力,即便明年出现短缺,其短缺量仍较低。需求方面,中国电网投资完成额不及预期,空调产销同比持续放缓,新能源汽车虽大幅攀升,但占比仍较低,同时国内房地产市场仅温和复苏,还未能有效拉动铜市消费需求。受此打压,期铜或易跌难涨。在此背景下,美铜cftc投机基金维持29周的净空状态,显示基金对铜价中期坚定持空。
综述,2016年铜价或将延续长期下跌趋势,但其跌幅将明显小于2015年,因来自供应端压力下滑及国外铜市需求有所改善将部分抵消掉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需求端增速的下滑。2016年铜价的高点将不及2015年,而低点低于2015年,全年沪铜的运行区间关注42000-29500元/吨,相应的伦铜则交投于5700-3950美元/吨。投机操作方面,全年铜价面临较强的下跌压力,或仍呈现易跌难涨格局,整体操作思路上需维持反弹抛空,反弹点可关注39000-40000元附近,而若铜价下方跌破3万整数关口,可建立战略做多思路。跨品种套利方面,从供需基本面来看,铜市的表现仍将有望超过期镍,而稍弱于期锌,因此明年可关注买铜抛镍,或抛铜买锌的套利操作。
2、铝
明年全球铝市仍维持内剩外缺状态,但中国政府加大对铝过剩产能的淘汰力度,有望使得明年中国铝市的供应过剩规模缩窄。不过由于全球铝土矿供应充足,国内铝企已找到可替代印尼矿的来源,同时还在印尼积极投资建氧化铝厂,这将加大原铝上游原料的供给,因此政府对电解铝的供给侧改革之路将显得任重道远,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铝价也因此很难就从此走上了持续上涨之路。向外出口方面,人民币贬值虽有利于铝材出口,但欧美市场将加大对中国铝材出口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不利于铝材出口量的大幅增加,缺乏需求端的有力改善,铝价长期跌势难以转变。
2016年铝价的走势将陷入低位宽幅振荡,波动率较今年将明显缩窄。明年铝价高点将难超过2015年,而低点有望继续下移,以进一步寻求底部支撑,沪铝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关注12200-9100元/吨,相应的伦铝关注1850-1300美元/吨,若年内铝价能跌至9000元附近,则可尝试逢低建立长期战略多单的机会,因更接近较低成本生产商的底线。套利操作方面,鉴于美元指数或维持高位振荡偏强运行,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且lme铝库存将继续释放,预计明年沪铝表现或强于伦铝,建议可逢低建立买沪铝抛伦铝的套利。跨商品操作方面,鉴于铝市供需面明显弱于期锌,建议可尝试买锌抛铝操作。
3、锌
锌市供应继续保持稳定的增加,国内产量平稳上升,进口锌充斥市场。需求端,终端消费市场车市出现回暖,但增长前景尚不明朗;房地产市场在政府维稳措施中占据重要地位,2016年或将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需要重点聚焦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对于锌的全产业链都将有深远影响,首先在供应结构上,压缩过剩产能,去库存,供应总量或将收缩,对于锌价意味着利好;但对于需求端,特别是初级消费市场,同样是压缩产能调整结构,可能导致需求在短期内进一步恶化,而这对锌价则意味着利空。
总之,转型、改革必将产生阵痛,2016年将是影响锌价未来几年走势的关键一年。转型阵痛或将导致锌价承压,周期性反转难以一蹴而就,但长期仍有理由看好。预计2016年锌价将继续在低位盘整,并择机寻求反转,年内或将反复测试12000-12500元/吨附近的支撑,2016年波动区间料为12000-15000元/吨,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可在震荡区间的底部区域逢低买入。
4、镍
全球镍矿储量丰富,镍市下游需求仍疲软,使得2016年全球镍市仍呈现供应过剩状态,但由于低价镍导致部分镍矿减产,镍市供应过剩规模将有所缩窄。尤其是中国方面,由于菲律宾镍矿仍无法取代印尼镍矿的缺口,同时国内港口镍矿库存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后期镍矿供应将逐步趋紧。同时精炼镍方面,中国政府加大对电解镍过剩产能的淘汰,将使得镍产量增速趋缓,部分对冲掉进口镍生铁的冲击。同时最为关键的是,下游不锈钢需求仍相对疲软,出口方面将遭到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力度的加大,这将限制镍价反弹高度。
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2016年镍价的高点将难超过2015年,而低点有望继续下移,但其下跌空间或有限,全年有望较今年实现振荡微涨,沪镍主力合约运行区间关注60000-10000元/吨,相应的伦镍关注7500-13500美元/吨,若年内沪镍能跌至63000元附近,则可尝试逢低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多单。
国际钢铁协会: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下降2.8%
国际钢铁协会(wsa)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较2014年下降2.8%至16.23亿吨。
2015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下降2.3%至8.038亿吨,为三十多年来首次下滑,因经济成长放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欧盟粗钢产量下降1.8%至1.662亿吨,北美粗钢产量减少8.6%至1.107亿吨。
全球钢铁产量创六年来最大跌幅 中国首当其冲
中国正在从以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钢铁产量的变化就是其中的证据之一。
世界钢铁协会(worldsteelassociation)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钢铁产量下降2.8%,至16.2亿公吨,创下过去六年来最大降幅,其中中国钢铁产量的降幅最大。政策制定者表示,计划进一步削减钢铁产量,并将帮助公司减少劳动力和出售不良资产。钢筋期货价格已经反弹至三个月以来高点。
周一,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若要钢价持续复苏,市场的供应过剩的情况需要立即减少。”
全球钢铁行业在经历过去十年的繁荣之后,正逐步萎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钢铁需求在过去十年来首次下降,促使钢铁出口创下历史纪录。
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钢铁产量8.04亿吨,较2014年下降2.3%,尽管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例由2014年的49.3%升至49.5%。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表示,2015年中国钢材消费量和粗钢产量双双出现20年以来首次下滑,大批钢厂甚至可能在2016年面临倒闭。
与此同时,金属行业普遍的供应过剩,也令其他国家的生产商不得不削减产量。美国钢铁产量在2015年下滑11%,至7890万吨,欧洲钢铁产量亦下滑了3.2%。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连续第三日围绕4430美元/吨附近窄幅波动,其中沪铜收市时3个月LME铜较昨日基本持平于4427美元/吨,其表现稍抗跌于其他基本金属,但上方仍面临多条均线压制。持仓方面,1月22日伦铜持仓量为29.5万手,较21日增加1970手,为四日来首次增加,显示铜价下跌后吸引部分多头入场。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今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180-贴水10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4780-34840元/吨,持货商维稳出货,市场品牌较为单一,中间商在昨日大幅入市接货后,今日活跃度明显下降,但部分下游逢低入市量增加,令现铜贴水有所收窄,市场整体主动性较昨日略下降,普遍预计下周现铜市场挺价意愿将明显下降,将逐步开启春节模式。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1603合约探底回升,显示其下跌意愿偏弱,日内交投于34840-35190元/吨,尾盘收于3513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上涨0.31%。目前沪铜勉强运行于多条均线交织处,下方支撑关注前低34350元/吨。期限结构方面,铜市维持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但沪铜1602合约和1603合约正价差略扩至7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反弹意愿较强。
市场因素分析:亚市国内A股再度承压重挫逾6.4%至2749点,创下2014年12月1日来的新低,令市场恐慌情绪攀升,大宗商品大多承压下滑。此外,为缓解年底资金压力,今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4400亿元逆回购,其规模占近三年最大,令降准预期再度下滑。今晚需关注外盘对国内股市暴跌的解读及周三凌晨的美联储会议纪要。行业资讯方面,中国12月精炼铜进口量为423181吨,同比剧增34.35%,1-12月精铜累计进口367.8万吨,同比增加2.46%,显示国内铜进口需求仍较高。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1603合约振荡微升至35100元,同时伴随着沪铜大幅减仓运行,因短期铜市所处基本面和宏观面偏空,从而使得资金纷纷减仓离场。同时技术上,铜价仍接近于近一个月低点,短期跌势未扭转。建议沪铜1603合约背靠35500元之下谨慎持空,下方第一支撑关注34500元。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震荡走低,收报1638美元/吨,跌0.3%。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1633.5美元/吨,跌0.27%。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报收1281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0.12%,持仓量13404手,成交量5586手。
现货方面:1月25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3100-13200元/吨,均价涨0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市场货源较少,下游略有备货,成交难以明显提升。
消息面:2015年1-12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合计5090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铅386万吨,锌615万吨,精矿产量为铅精矿234万吨、锌精矿475万吨。
行情研判:市场交投低迷,波动有限。消息方面多空因素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期铅运行方向模糊。操作上建议沪铅1603合约暂时观望,回落到前低附近再考虑介入多单。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冲高回落,收报1511美元/吨,涨0.13%。今日亚市伦锌探底回升,沪市收盘时报1509美元/吨,跌0.13%。
现货方面:1月25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2680-12780元/吨,均价跌30元/吨。据SMM报道,个别炼厂出货,贸易商出货积极,市场成交长单交付为主;进口锌品牌偏少,下游按需采购,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报收127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2%,持仓量165132手,成交量273002手。
消息面:2015年1-12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合计5090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铅386万吨,锌615万吨,精矿产量为铅精矿234万吨、锌精矿475万吨。
行情研判: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持续影响,使得锌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不过需求短期内改善并不现实。供需两弱继续维持,后市操作建议沪锌1603合约回落12600元/吨附近介入多单,止损1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金震荡走高,收涨0.93%,报收1107.82美金/盎司;隔夜伦敦银震荡走高,涨幅1.51%,报收14.238美金/盎司。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收涨0.64%,报于1114.97美金/盎司;伦敦银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涨幅0.49%,报14.307美金/盎司。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36.25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238.9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31%,成交量248890手,持仓量289828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3331元/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3360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11%,成交量518926手,持仓量506304手。
消息面:美联储称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计划如期在1月26-27日开会。衡量投资者预期的美国隔夜指数互换已不再完全计入今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个基点的上调。目前它们显示,因人民币贬值和油价持续下跌引发的全球性市场动荡降低了美国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1月25日黄金ETF持仓量为664.17吨,日增0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9662.41吨,日增29.63吨。
行情研判:中国A股暴跌,全球权益市场风险再度袭来。加之对于美联储本月难以再度加息的预期强烈,短期贵金属可以做多。建议沪金1606合约237元/克做多,止损下看1.5元/克;沪银1606合约3350元/千克做多,止损下看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二螺纹钢期货震荡偏强,RB1605合约终盘报收1845元/吨,涨4元/吨,持仓量3622822,日减仓24052。
基本面: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188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2150元/吨,持平;北京报价1750元/吨,跌40元/吨;福州报价2000元/吨,跌30元/吨。
(2)螺纹主要钢厂调价信息:1月26日,福建三宝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以“1月21日福建三宝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为基准,具体调整情况如下:高线HPB300(Φ8-10mm)出厂价格平稳,现
高线出厂价格为2210元/吨,6.5mm加价50元/吨。三级螺纹钢价格平稳,现Φ16-25mmHRB400E出厂价格为2210元/吨。以上均为出厂含税价格,本价格自2016年1月26日起执行。
(3)消息面: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6.23亿吨,同比下降2.8%,创下过去六年来最大降幅。除大洋洲外,其他所有地区产量均下降。2015年亚洲粗钢产量达到11.14亿吨,同比下降2.3%。
五、宏观经济
上海自贸区打好四张牌确保先发优势 补短板成一号课题
上海:“四张牌”确保自贸区先发优势
作为改革开放一大窗口,作为自贸区战略最先落地的城市,2016年,上海在这个“十三五”开局之年怎么走?
1月24日,上海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市长杨雄作政府工作报告。杨雄提出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7%。与长三角其他省份相比,上海的预期增速仍不算高。
在这一增速之下,上海将继续推动自贸区、科创中心等国家改革战略的落地。除此之外,“补短板”成为上海两会备受关注的话题。
上海的短板是什么?怎么补?对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时,上海市市长韩正提出了一个让他“揪心”的问题——儿科医院人满为患,他要求“十三五”期间上海必须解决儿科就医难的问题。
上海在推动经济稳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时,将补短板放在了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同等的地位上。在分析人士看来,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短板将长期存在,关键是符合目前发展实际,采取精准的措施,解决实际中迫切的问题。
上海自贸区:打好“四张牌”
在杨雄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以自贸区建设为重点的改革开放仍是上海2016年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根据此前公布的消息,正在制定的覆盖内外资的大负面清单,将会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出台。
2016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运行将满三周年。面对第三批自贸区申请热潮,上海自贸区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如何能够在自贸区试验中保证先发优势?
浦东新区副区长简大年认为,上海自贸区要打造最优自贸区,应该打好“四张牌”。
第一张牌就是以保税区为先导。在国际业务、国际市场、跨境业务、离岸业务上,上海是不是国际领先。另外,在贸易便利化上对标新加坡、迪拜等世界先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是否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张牌就是金融创新。简大年认为,上海在金融创新的问题上,最关键的还是落地、落实。利用自贸区前两年自由贸易帐户、资金池、对外投资备案等政策工具,在投资产品、监管流程、一体化服务的机制上,形成了上海的优势。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在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以外,还将适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简大年认为,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如果能在上海率先实现,也将是上海的优势所在。
第三张牌是“双自联动”。简大年表示,把自贸区的监管创新、金融创新、开放创新与科技创新很好地联动起来,使得资本、技术、人才在跨境流动上实现“双自”的特点。
第四张牌是浦东新区一级地区政府的政府职能转变,关键词是“系统性”。简大年认为,上海在过程监管的总结上,能够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建立在信息平台和信用体系基础上的,政府过程监管的体制机制系统框架,这样和其他自贸区比较起来会更加完整、系统、立体。
一号课题:“补短板”
除了对各项改革和重大战略进行推进外,上海今年还希望在“补短板”方面有所进展。目前,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补短板已经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并列,成为重点要抓好的领域之一。
补短板,被列为上海市今年重点调研的一号课题。在上海市市长韩正看来,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短板绕不过去,越拖越难解决,制约了整个城市整体效益提升,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
从结构调整而言,上海的一大短板无疑是制造业的占比。在上海服务业发展高歌猛进,占GDP比重不断提升的同时,制造业占比却已经低于30%。而制造业保持相当的比重能够对四个中心的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起支撑作用,也能够避免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杨雄表示,当前上海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制造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
上海市政协委员江世亮认为,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企业作用的发挥,尤其是掌握大量资源具有创新能力的国有企业作用的发挥,是必须补上的短板。
而在公共服务方面,同时引起韩正和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关注的儿童医疗问题,也成为此次上海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短板。由于出生周期的变化,以及儿科病房的减少,上海目前儿科医疗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对此,韩正在浦东小组审议现场就当场表示,这一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必须解决。
此外,在城市安全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教育等方面,上海仍然存在短板。杨雄表示,上海将直面问题,努力在破除瓶颈、补齐短板上取得明显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还将这一思路用在了政府自身的改革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则指出,如果政府的职能转变基础不实,政府作风不实,可能政府本身就会成为制约下一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政府职能转变是非常艰巨的工作,但不能走回头路。
中央高调示警 地方驱逐高风险互联网金融公司
一度是各地金融发展亮点的互联网金融,在各类跑路和被查事件发生后,俨然成了烫手山芋。
某地即在暂停引入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同时,对现存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进行排查,甚至对部分高风险机构进行劝退或驱逐。
一地方金融办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位于该区的一个网贷企业目前成了调查目标:该金融公司团队来自省外,注册在别的市,运营在他们区,股权结构错综复杂,因而成了区政府的“重点驱逐对象”。
眼下,中央各部门合力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正在进行中,而在地方,除了暂停互联网金融类公司注册外,对高风险公司的摸排在进行中。
中央密集发声警示互联网金融风险
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在去年底的e租宝等风险事件发生后,规范发展成了主题,有多部委掀起的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也在进行中。
2015年12月21日晚公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提到,“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随后,2015年12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也提到,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坚决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行为”。
1月22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表示,当前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存在较大风险。政法部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对民间融资借贷活动的规范和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月23日,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表示,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证券期货、地下钱庄、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活动,继续深化“猎狐”行动,专项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
在整治的同时,规范也正在扎实推进。银监会正式发布了《网络借贷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央行则牵头抓紧成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人士认为洗牌契机来临
监管层的整治风暴,让不少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感到了寒意。
但部分强调自身正规经营的公司,则认为这是行业洗牌的契机:目前有3000多家网络借贷(银监会数据:截至2015年11月底正规经营的有2612家),洗牌后应该是在100家,甚至几十家。
中央的此番表态是重大利好,目前互联网金融“摊子太大”,违规现象频发,经常“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但客观地说,成交额占行业80%的领跑的二三十家公司之中,除了e租宝之外,目前都运营良好。翼龙贷之前也被监管部门约谈过多次,估计其他P2P也见惯了此类“摸底”。王思聪认为,小额信贷仍是刚需,中央也在推广“普惠金融”,加强监管可以促进行业洗牌,估计一年内违规P2P会基本消失,5年内行业内淘汰到30到50家,十年后只会剩下10家竞争者。
监管意见也是在不断吸收民意的过程中。比如此前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近来出现了一定的松动,此前要求禁止网贷平台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现在的说法是“网贷平台代销金融产品须获得相应监管牌照”。
一位拍拍贷和新新贷的前员工告诉记者,虽然P2P在一般人眼中是高风险行业,在行业内部不同公司也可以划分为三六九等,所处的“圈子”也不尽相同。比如北京上海杭州是一个圈子,而二级城市以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可能面临更大的政策风险。最近执法趋严对合法经营的大公司并无太大影响,只会对不合规的小公司产生威慑力。
六、全球观察
长期趋势的线索
汇市的关键一周
本周,美联储及日本央行将先后公布各自的政策决定。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两大央行将维持现有政策不变,关注重点在于政策声明中关于长期趋势的线索。不过,即将迎来政策会议的汇市开始出现变化。传统避险工具日元从2013年中期以来最大的两周涨幅中回落,美元则连续第四周走强。
由于担心全球需求与通胀水平双双下降,日交易额高达5.3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以避险姿态进入了2016年。即便在国际油价与全球股市临近周末展现反弹之后,日元仍占据本月表现最佳的货币宝座。对在市场波动加剧中备受打击的外汇交易员而言,本周或将成为关键的一周。汇市震荡可能暂缓,但美景恐难持久。
阻止“失血”的行动
一些新兴市场正在采取行动阻止资金外流。阿塞拜疆上周宣布,将对任何把资金带出该国的交易征收20%的税款。沙特阿拉伯要求在该国拥有分支机构的银行禁止交易员押注该国货币里亚尔贬值。尼日利亚最近停止进口食品和家具等商品,并对以外国货币计价的信用卡和借记卡规定了支出限额。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些资本管制措施是为了阻止或者放慢资本流出的速度,同时缓解这些国家货币的下行压力,交易员目前正在押注这些货币将进一步下跌。但这些措施也存在令局面恶化的风险,它们会赶走那些对限制资本流动措施感到恼火的投资者,同时对那些需要对冲风险的公司造成打击。
“增长力”的筛选根据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最新发布的数据,在截至20日的当周,全球股票基金遭遇34亿美元资金赎回,单周“失血量”为年内最小。数据显示,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连续第12周遭遇资金撤离。另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自2015年7月以来,资金连续6个月流出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和债券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资金的外流正使得在经济繁荣时被掩盖的各国脆弱的经济结构问题日益突显。中美两国支撑的过剩流动性和过剩需求将减弱,新兴市场国家并肩保持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和市场已开始展开基于“增长力”的筛选。
伊朗将携多少石油重返国际市场
当国际原油价格跌到30美元/桶以下之际,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之一的伊朗被解除制裁。这意味着伊朗重返国际原油市场。
“随着伊朗石油供给进入,原油价格低于25美元/桶,甚至10美元/桶的历史低谷都不一定是天方夜谭。”油价资讯服务(OPIS)全球能源分析总监汤姆·克罗萨(TomKloza)称。
伊朗的石油供给将带来两方面冲击:石油储备和未来的石油生产能力。
根据美国能源署(EIA)的数据,除了陆上设施所储藏的原油之外,伊朗的海上油轮中也储存了规模庞大的凝析油。制裁解除后,伊朗的出口增长预计将首先来自这部分储备,直至储备出清产生实质性的生产增长。
情报服务机构Windward对所有波斯湾海面上储油船只的大数据分析发现,目前伊朗所储藏的石油达4600万桶,几乎是2014年4月水平的3倍。“这些石油将何时离开伊朗?它们会驶向哪里?以什么样的速度?这将是解决全球石油之谜的三大核心问题。”Windward的CEO艾米·丹尼尔表示。
在储备之外,伊朗的石油生产预计也将出现增长。美国能源署预计,2016年伊朗的年均原油生产将为310万桶/天(OPEC生产总量的10%),2017年将达到360万桶/天。
最终实际产出量如何,将取决于伊朗是否解决技术上的挑战,并将新的油田投入使用。目前,伊朗既拥有早先就已经存在但暂时处于关闭状态的原油生产能力,也拥有新近开发的油田。
由于伊朗对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的国内消费预计将维持在平稳状态,油气资源将流向出口市场。不过,伊朗何时、以何种节奏增加出口尚存在不确定性。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