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固态电池VS钠电池:谁能驰骋或是能双翼齐飞?
固态电池VS钠电池:谁能驰骋或是能双翼齐飞?

发布时间:2024-11-18

在第11届中国(广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电池“达沃斯”)上,业内专家和分析师对锂电池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指出,尽管锂电池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但固态电池和钠电池被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将结合会议内容,分析固态电池与钠电池的前景与挑战。

锂电池行业的现状与趋势

中信证券分析师在会上指出,结合锂电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当前锂电池行业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同比增速处于历史低位,新增产能占现有产能的比例也较低。然而,明年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产能出清与结构优化:近年来,锂电池行业经历了大规模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内卷。然而,随着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新增产能的合理布局,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市场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到60%,动力电池的年产量也将迈入1TWh时代。此外,储能市场的崛起也为锂电池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固态电池的前景与挑战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的突破口,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等优势。然而,其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多重挑战:

导电性与界面稳定性: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导电性和界面稳定性是当前的主要技术瓶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材料科学和电池制造技术的突破。

生产设备与成本:固态电池的生产需要对现有锂电池生产线进行大幅度改造,同时还需要解决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界面的兼容性问题。这些都会增加生产成本和制造难度。

原材料供应链:固态电池所需的电极材料多是高科技新材料,尚未实现量产,导致供应链不完善和成本高昂。

尽管如此,一些公司已经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公司已经启动了全固态锂电池的首条量产线;奇瑞汽车计划在2026年进行全固态电池的上车测试,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钠电池的成本与产业化

钠电池作为一种低成本、高安全性的储能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其产业化进程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锂价暴跌:随着锂价的暴跌,钠电池相对于锂电池的成本优势迅速萎缩。这导致钠电池的产业化速度放缓,车企和储能企业短期内难以选择适配钠离子电池。

供应链与技术成熟度:钠离子电池的供应链尚不完善,技术路线存在争议,导致量产困难。此外,钠离子电池负极的涂布干燥等工艺也存在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优化。

降本增效:未来,钠电池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以在新一轮储能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

结论

综合来看,固态电池和钠电池都是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优势,但导电性、生产设备与成本等瓶颈仍需解决。钠电池则具有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的优势,但受锂价暴跌和供应链不完善的影响,其产业化进程放缓。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固态电池和钠电池都有望在储能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这一过程需要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和市场培育等多方面的努力。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