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8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增长,绿色铝消费前景广阔
8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增长,绿色铝消费前景广阔

发布时间:2024-09-10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对绿色铝消费具有积极的影响,将促进绿色铝材需求的增长、推动绿色铝生产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加速政策推动和国际市场的拓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8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分别达到109.2万辆和110万辆,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9.6%和30%,并且环比均实现了11%的增长。这一强劲表现使得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当月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例高达44.8%。

在累计数据方面,1至8月期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到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在这一时间段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例也提升至37.5%。

值得注意的是,自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来,汽车报废补贴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一政策调整极大地激发了新能源车市场的消费热情,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

另外,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8月公共充电桩较上月增5.4万台,同比增长43.6%。截至8月底,联盟成员上报总量达326.3万台,含直流桩146.1万台、交流桩180.1万台。过去一年间(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3万台。

鉴于当前的积极市场趋势与利好前景,铝市的消费潜力显著,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动汽车产销量的激增,对电池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铝作为一种重要的轻量化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底盘、电池包等部件中,以减少整车重量,提高能效。因此,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加将直接带动对绿色铝材的需求增长。

促进绿色铝生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对绿色、环保、可持续的铝材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将促使铝材生产企业加大在绿色生产、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推动铝工业向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例如,采用更高效的冶炼技术、加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产业链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铝材等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增长,也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到铝材加工、零部件制造等各个环节都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这种协同发展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铝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推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政策措施不仅直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增长,也为绿色铝材等上游原材料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环保、节能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推动铝材生产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绿色生产水平。

国际市场拓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国内市场的繁荣,也为国际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全球对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铝材等环保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中国铝材生产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特别是产销量的显著提升和市占率的扩大,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增加,对绿色铝消费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增加,进而推动了对绿色铝材的需求增长。同时,政策对汽车报废补贴的加码也激发了新能源车市场的消费热情,进一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间接带动了绿色铝消费的增长。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