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8
很简单,现在就是标准的囚笼困境,也就是说,有国家减产了,但是其他国家不一定更进,也就出现了谁先减产谁先失去市场份额。
国际油价连续下跌,沙特仍不减产肯定是为了保份额,保收入。沙特已经赤字了,已经开始赎回主权财富基金了。只有卖更多的石油才能确保足够的收入,沙特也在执行相应的紧缩政策:
沙特阿拉伯宣布将在2016年预算案中削减支出,对改革和私有化进行补贴,以遏制长期低油价导致的日渐增大的赤字。
这个海湾国家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的石油产量,试图排挤页岩油集团等成本更高的生产商,以维护自身的市场份额。但今年该国来自石油的财政收入下降23%至4445亿沙特里亚尔,其赤字激增至3670亿沙特里亚尔(合979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
为了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财政危机,沙特财政部昨日确认了广泛改革,包括“私有化一系列行业和经济活动”的计划。
沙特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软国力扩张支出就是援助遍布世界的瓦哈比清真寺。硬国力扩张支出就是在也门和叙利亚的战事,其中也门已经拖住了沙特的大量精锐(他们自己认为是精锐,别人未必这么看),叙利亚亲沙特的反对派又嗷嗷待哺。沙特又不能大幅度削减国内福利,近期的汽油提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沙特毕竟还有众多优厚的福利,如果这些福利打个折扣,其实沙特是可以填平赤字的。然而这些年来沙特家族能够在海湾地区甚至整个中东如鱼得水,靠的就是撒钱,国内矛盾也被撒钱掩盖。假设沙特减产,油价回升,便宜的也是俄罗斯,伊朗,伊拉克这些国家,对沙特不会有什么大的好处,反而因为份额减少,收入降低,滋生甚至引发新的矛盾,比如降低产能之后,停工的外籍劳工可能会引发相应的社会问题。对于沙特而言,不管油价跌倒多少,维持份额比一切都重要,产量不光不能缩减甚至还要扩张。
传统产油国的竞争
在伊朗同五常达成伊核协议之后,伊朗的制裁会逐步被取消,这将使伊朗原油重返国际市场,自2012年西方对伊朗制裁以来,伊朗压抑了大量产能。伊朗石油部长已经表示要提升原油日产量50万桶。过去,伊朗原油大量供应法国,意大利和希腊,现在伊朗打算拿回这些被其他OPEC成员国蚕食的市场份额。事实上,伊朗原油比起沙特来更加具有成本优势,伊朗原油成本大概只有5美元一桶,沙特则在20美元左右,主要原因是沙特劳动力成本较高,伊朗近些年游离在国家原油市场之外(中国,印度,日本属于协议购买,不少支付方式甚至是货物,技术换取石油以规避国际制裁)。国内油田开采设施还需要更新和技术升级,这都亟需大量美元。沙特很清楚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多么迫不及待开战新的价格战。
至于委内瑞拉,这种已经被国际油价拖垮的国家,根本原因在于成本高昂,且质量较差,属于重质含硫原油,对炼化设备的耗损不是一般的大。
俄罗斯旺盛的产能,饥渴的销售需求都将沙特绑到价格战的战车上来,要打赢中东的博弈之战,双方都需要真金白银,对他们二者包括伊朗,卖原油是唯一的选择。
页岩气革命造就的价格上限
页岩气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原油的供应结构,其储量巨大且前景广阔。
美国自上次石油危机之后大力研发储备页岩油开采技术,水平井压裂以及分段压裂技术成熟。终于在本世纪迎来页岩气革命,油气产量井喷。
这就为未来国际油价上涨构筑了一个顶部,越过100美元之后,页岩气投资会大幅走高。北美不少油气产业VC在2008年到2013年通过各种对接方式参与到页岩油气开采中,获利不菲。页岩油投资不同于一些长周期投资的传统油井,在前两年即可收回投资并获利,产量递减,非常适合油气VC的现金流运作。而且从技术创新的脚步来说,页岩油气开采技术的成本会不断下移,对国际油价构成潜在的利空压力。此外其他非传统油气资源的开采,也方兴未艾。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低渗透气层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机成因油气等都在上一轮国际原油牛市中激发活力。甚至连加拿大的油砂都已经被商业化开采。
油砂中石油的含量依开采和提炼技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阿尔伯塔的油砂中储藏有原油1800亿桶,少于沙特的2620亿桶,高于俄罗斯的1120亿桶。但随着油砂提炼技术的改进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到2020年现有的油砂资源可望多提炼出1300亿桶石油,使加拿大的石油总储量达到3100亿桶,成为世界第一石油资源大国。加拿大政府高度重视油砂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研究,联邦政府和阿尔伯塔省政府均设有多个油砂研究机构,如联邦政府的Devon研究部和阿尔伯塔省政府的阿尔伯塔研究理事会等。自1996年到2010年期间,加政府共投资340亿加元于60个大项目中,改进和计划改进油砂开采与提炼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据加拿大官方统计,到2010年其可进行商业开采的油砂储量约相当于1750亿桶石油,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
所以沙特石油其实面临众多的潜在竞争对手。而且21世纪史无前例的石油牛市催生了不少石油的工业替代行为。比如神华开展的煤制油探索,在油价80美元以上就可以获利。生物柴油,燃料乙醇以及新兴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都对石油的霸主地位构成挑战。假如沙特不趁机多卖点石油,也许不久的将来,石油就更卖不出去了。万一电池技术实现突破了怎么办?万一核聚变可控了怎么办?万一人类登上了火星,获得大量甲烷怎么办?同业的竞争不算危机,替代品的出现才是灭顶之灾!
永远不要把油价的视野停留在石油产业范围内。柯达胶片做的不错吧,可是竟然出现了数码相机。
索尼的随身听真心精妙,可是出现了MP3。OPPO的MP3红极一时,可是竟然出现了智能手机。诺基亚也算功能机大战笑到最后的王者,可是苹果来了!这些还是升级型的替代,当事人还有机会应对。最怕的是根本不搭界的替代。电池技术的发展注定让电动车大行其道,特斯拉注定要取代燃油汽车,如果汽车不烧油了,全世界那么大的产量,靠工业消耗,不知道去库存的周期是多久……
最后,伟大的国王决定还是不减产的好,不减产可以从成本上压制新兴技术,可以多苟延残喘些时日,甚至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呵呵)。减产了就什么都完了!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