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09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3月合约,以45730元/吨收盘,上涨300元,涨幅为0.6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5612.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15,高于上一交易日8.12,上海期铜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97674手,持仓量增加318手至482970 手。主力合约成交201880手,持仓量增加2112手至204444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3月合约,以12580元/吨收盘,下跌10元,跌幅为0.08%。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711.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35,低于上一交易日7.38,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86342手,持仓量增加4760手至707072 手。主力合约成交196060手,持仓量增加11790手至282886手。
上海期锌价格上涨。主力3月合约,以21775元/吨收盘,上涨400元,涨幅为1.87%。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638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25,高于上一交易日8.19,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749734手,持仓量增加26004手至424948 手。主力合约成交639640手,持仓量增加20894手至223050手。
上海期铅价格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18090元/吨收盘,上涨190元,涨幅为1.0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081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69,低于上一交易日8.78,上海期铅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11624手,持仓量减少10手至82682 手。主力合约成交76450手,持仓量减少1348手至38338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涨幅明显。主力5月合约,以3048元/吨收盘,上涨105元,涨幅为3.57%。
全部合约成交3821620手,持仓量减少13130手至2737000 手。主力合约成交3590906手,持仓量减少18030手至2486996手。
【股市行情】1月9日讯,今日沪深两市股指双双小幅低开,整体上全天维持震荡走势。盘中军工混改,电力改革,卫星导航等板块轮番发力,沪指一度站上30日线,但其他权重板块接力较弱,量能不足,午盘后震荡回落。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171.24点,涨0.54%;深证成指收报10331.79点,涨0.41%,创业板指数收报1961.62点,跌0.17% 。
二、国内焦点
需求回暖基本面支撑 锌价中期看涨
2017年,有色金属间各品种供需基本面的差异将使得品种涨跌幅度呈现较大的分化。中长期来看,锌价将继续在供应短缺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强势格局。
供给收缩有望进一步传导
回顾2016年锌价走势,我们可以看到,自年初以来锌价回升主要是受Lisheen 锌矿和Century锌矿等大型锌矿的关闭影响,锌价持续上行并不断刷新前高。国外锌矿资源枯竭和大幅减产使国际供给收缩,进口锌矿持续减少,同时国内锌矿受环保压力资金限制,复产不及预期,同比呈下滑趋势。而不断下降的进口锌精矿加工费可以从侧面印证了矿石供给的相对紧张。
自2015年四季度开始,多个大型矿山因寿命到期及成本原因减产或关停,影响最大的是Century和Lisheen的关闭,以及嘉能可约50万吨的锌精矿削减计划,导致全球供应减少接近102万吨,占总供给的8%。嘉能可减产更多考虑的是惜产,而不是矿山真的亏损。根据woodmac数据,嘉能可减产的一个矿山的现金成本约为每吨1263美元,在当前锌价下仍是盈利的但是公司决定减产来保护有限的资源。此外,2016年投产矿山带来新增产量约18万吨,难以弥补减产所带来的供给缺口。全球锌精矿供给不足影响了锌锭的产量。
国内锌产量受环保等因素影响,小型冶炼厂开工率整体下滑,但精矿短缺影响尚未充分体现,中型和大型冶炼厂开工积极性仍较强,后续有望继续传导。锌产量总体较为平稳,但同比增速下滑。在大矿关停、新矿增长乏力、锌矿供给收缩的情况下,预计短缺局面将持续存在并延续至2018年。同时,目前在产的十大锌矿,由于开发时间长、产量大,资源储量也不容乐观,或在未来一段时间开启更大范围的关闭潮。预计2017年锌价将维持强势。
整体需求回暖
锌的用途广泛,对于宏观经济较为敏感。从全球来看,建筑领域需求占比达50%,运输领域需求占比达21%,基础设施需求占比达16%。镀锌钢板广泛应用在基建、汽车以及家电行业。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锌需求量占到全球总量的47.5%。去年前十个月,中国精炼锌表观消费量同比小幅回升,主要是受益于汽车产销的回升与房地产行业小幅回升。锌在建筑领域主要是以镀锌板的方式体现,从中钢协的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9月,我国镀锌板累计销售2221.45万吨,同比增长1.66%,其中重点企业累计销售1431.9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51%,重点企业9月当月销售200.95 万吨,同比增长23.44%,为连续第二个月大幅回升,扭转了此前5—7月的下滑态势。
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与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的最新数据,我们认为全球锌市供需过剩形势已由此前的过剩转为短缺。在不计入期初商业库存的情况下,2016年全球锌预计由2015年的供需过剩10.0135万吨缩减为过剩1.687万吨,而2017年则将转变为供需短缺10.52万吨。
综上所述,预计今年一季度基本金属整体仍继续强势,LME锌价将在2600—2900美元/吨区间内呈宽幅横盘整理态势,而沪锌则将在22000—24000元/吨波动。
钢矿仍呈现升贴水 供需两弱格局未变
上周黑色金属板块整体止跌转为横盘整理行情,以主力1705合约为例,周度涨跌幅普遍在2%以内,其中螺纹钢1705合约周涨1.57%、铁矿石周跌1.73%,对比相对明显。我们认为,上周期价止跌盘整得益于基本面供需两弱,期货深度贴水制约了价格的进一步下行。此外,周内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自2017年1月1日起,对钢铁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和基于工序能耗的阶梯电价政策,次日钢材期货均以小阳线收尾,但由于差别电价对钢材成本影响有限,因此未能促成钢价反弹的延续。成交持仓方面,由于上周仅有4个交易日,成交环比呈现回落,持仓同样变化不显著。周内螺纹钢仓单陆续注销3267吨,目前仅余2421吨。
钢矿市场仍呈现升贴水
上周基差环比变动整体并不明显,其中螺纹钢以及焦炭基差有一定修复。现货市场,成品材价格同样以振荡为主,华东华北三级螺纹钢现货价格周变动在±20元/吨,全国范围内热轧现货则表现为南强北弱,其中武汉地区上调报价10元/吨,北方城市仍以下调报价为主。原料端方面,外矿指数再跌2美元至77.55美元/吨,国内港口现货价格亦跟随回调10元/湿吨,目前报价欲跌破600元关口。此外天津港(600717,股吧)准一级冶金焦炭报价再度下跌40元/吨。
利润止步难改开工下滑
综合来看,上周期现价格均以窄幅振荡为主,同时炼钢利润同样无明显变动。远月主力合约盘面利润周内环比增加40—50元/吨,受煤焦矿远月贴水明显影响,目前远月盘面利润仍有360—460元/吨,但现货利润则远不及此,目前华北地区多为盈亏平衡,华东地区略好,但利润空间也大致在60—120元/吨。上周,样本钢企盈利面亦再次小幅反弹至70%上方,但就目前钢企盈利情况来看,钢企开工下滑趋势难改,上周全国高炉开工率仅有72%,为近3年来最低开工水平。
随着春节临近,钢企开工下滑,导致钢企库存积极性亦不高。上周钢企日均矿石疏港量在249.9万吨,较前一周降11.2万吨/天,虽然此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但与10—12月的整体补库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不利于铁矿石需求。而铁矿石供给端扩张仍在延续,前一周海外矿石发货量和到货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此供需作用下,港口铁矿石库存再度攀升至1.17亿吨,为近5年最高水平。
库存累增,轻仓为宜
行业下游需求从贸易商日度成交来看,前3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量在14.8万手,相比此前三个月的日均成交水平,处于较低位置。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差距并不明显,继续反映出目前的淡季需求,进而反映为库存持续增加,上周钢材社会库存环比再增37.5万吨至983万吨。预计节前此增长趋势难以衰退。
综上所述,黑色金属板块供需两弱的格局未有改变,并且我们认为此格局有望维持至春节前后,因此短期维持振荡思路,仓位保持轻仓为宜。阶段性空头操作需关注基差修复的风险。
铁矿石期价料延续震荡态势
铁矿石期价近期处于震荡态势。截至1月6日收盘,铁矿石1705合约报538.5元/吨,下跌12元/吨或2.18%,成交量增加12.3万手至128.3万手,持仓量增加81412手至106.7万手。
现货市场方面,方正中期期货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5日唐山66%干基含税现金出厂710-720元/吨,降10元/吨;迁安66%干基含税现金出715-725元/吨,降10元/吨;遵化66%干基含税现金出厂700-710元/吨,降10元/吨;迁西66%干基含税现金出厂695-705元/吨,降10元/吨。
回顾2016年,铁矿石市场跌宕起伏,矿价一改2013至2015年震荡下跌的疲态,重心逐步上移。瑞达期货(博客,微博)指出,由于钢厂在2015年年末的过度减产降低对矿石的需求,进入2016年受政策性刺激利好需求预期,并将需求预期逐渐落实,加之产业链较低的流通库存放大市场需求,这些因素为市场宽幅波动创造条件。
产量方面,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介绍,仅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铁矿石企业已退出市场780家,占铁矿石企业总数的1/3。2012年以来,国内铁矿石产量下降达47%。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117691.2万吨,同比下降6.2%。而2015年以来,国际铁矿石巨头形成默契,实施铁矿石扩产计划。据悉前三季度,淡水河谷产量为25646万吨,同比增加3.3%;力拓产量为20557万吨,同比增加6.7%;必和必拓产量为16627万吨,同比减少7.8%;FMG产量为14070万吨,同比增加14.6%。四大矿山前三季度总产量为76900万吨,去年同期为74373万吨,同比增加3.4%。
进口方面,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352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2%。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然而受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钢铁行业也由于产能过剩和盈利能力低下而运行缓慢,从而对铁矿石的需求增量也将为有限。但是由于国内铁矿石资源相对匮乏,以及进口矿在价格上又占优势,国产铁矿石资源在钢铁生产中所占的份额较低,所以钢铁生产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依旧维持高位。
库存方面,据Mysteel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41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进入4月下旬后便维持在1亿吨之上,至12月底港口库存量达到11165万吨较年初9906万吨增加12.7%。由于进入2016年,国内钢价反弹带动矿价走高,钢厂开工率提升增加铁矿石需求量,而国际四大矿山纷纷释放产能,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也随之上升。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认为,现货方面,进口矿成交一般,价格拉涨,高品粉与混合粉相应短缺,价差未见回落;不过受雾霾影响,部分区域烧结机限产,下游成材销量偏淡,钢厂按需补库,故期现价差拉大下铁矿涨跌两难,短期延续盘整走势。
瑞达期货认为,2017年铁矿石价格宽幅震荡在所难免。供应方面,作为新兴矿山澳大利亚最大的单一铁矿石矿Roy Hill自2015年12月份出货以来,2016年已提高了产量,并透露预计会在2017年年初实现5500万吨的年度产量目标。而S11D项目2016年底投产运营后,若2017年的达产率能够达到70%,新增产量则在6300万吨。因此,从铁矿石新增产能及全球和中国铁矿石供需情况进行分析,预计2017年全球铁矿石市场供应依旧是偏宽松的局面,但考虑到铁矿石供应量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矿山议价能力的增强,加之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在全球钢材需求预期增加、粗钢产量增长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中枢有望上移,全年可能运行在350-850美元/吨的区间。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围绕5610美元/吨附近窄幅波动,交投清淡,其中3个月伦铜微涨0.29%至5610美元/吨,目前还未跌破一周多来的振荡整理平台。持仓方面,1月5日,伦铜持仓量为35.5万手,日减259手,上周伦铜增仓运行,显示铜价下跌吸引资金入场。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月9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水20-升水5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45330-45450元/吨,投机商继续逢低吸货,现铜报价在开盘即被推升至升水状态,但好铜主流成交维持在升水30元/吨附近,报价至升水50元/吨成交受抑,品牌间价差较大,下游按需为主,仍未见大量节前备货迹象,成交以中间商为主,先扬后抑。本周进入交割周期,隔月价差在100元/吨左右,现货升水周内将根据价差波动而变动。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703振荡反弹,表现强于伦铜,日内运行区间为45770-45090元/吨,日涨0.84%至45720元/吨,目前沪铜还未有效突破上方均线压制,反弹阻力关注46500元/吨。期限结构方面,铜市维持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702合约和1703合约正价差跌至14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抗跌意愿下滑。
行情研判:1月9日沪铜1703合约振荡微涨至45730元/吨,为连续一周多维持振荡整理,显示其下方技术支撑仍有效,因伦铜库存持续减少,但美元指数维持强势,使得铜价未能有效突破,操作需谨慎。建议沪铜1703合约可于45000-46500元间高抛低吸,止损各5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围绕1710美元/吨附近窄幅波动,其中3个月伦铝微跌0.38%至1711美元/吨,铝价运行于均线交织处,短期运行方向还不明朗,其上方反弹阻力关注175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1月9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2600-12620元/吨,对当月平水至升水10元/吨。上海库存预计小增,持货商出货积极性提高,流通货源增多,无锡库存压力较上海小,持货商稳定出货,杭州持货商稳定出货,供应过剩格局下,华东三地现货价格趋于相同,未到下游年前备货时期,中间商备货意愿较谨慎,下游消费需求有限,整体成交维持冷淡。本周进入期铝换月周期,隔月当月几无价差,现货升水预计在平水附近挣扎。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703再度冲高回落,显示上方抛压较重,日内交投区间为12710-12535元/吨,尾盘收于12580元/吨,日微涨0.56%,下方技术支撑关注12450元/吨。同时,沪铝1702和1703合约正价差为55元/吨,显示现货紧张程度明显放缓。
行情研判:1月9日沪铝1703合约冲高回落至12580元/吨,重新跌回均线交织处运行,因短期沪铝仍缺乏关键上涨动力。但目前铝价未跌破关键技术点位前,操作需谨慎,沪铝1703合约可于12450-12650元/吨间高抛低吸,止损各1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 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640.5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48%
现货方面:1月9日SMM现货报价0#锌主流成交价21600-21780元/吨,均价涨20元/吨;对沪锌1702合约升水100-180元/吨较上周五收窄20-40元/吨左右。现货市场,炼厂正常出货,加之广东等地货源陆续进入沪市,货源增多,市场涌现多种品牌,贸易商出货积极,但下游畏高观望加剧,拿货不佳,市场成交较差,不及上周五。
内盘走势:沪锌1703合约继续强势上行,报收2177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1.87%,持仓量223050手,成交量639640手。
行情研判:全球锌市基本面良好,伦锌、沪锌走势较其他金属更为强劲。技术面上,MACD在连续几日上涨后形成金叉,能量柱有翻红迹象;KDJ三线开口向上,表明上涨动能强劲,走势偏强。操作上建议沪锌1703合约21500元/吨附近做多,止损21300元/吨。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一螺纹钢期货大幅走高,RB1705合约终盘报收3048元/吨,涨105元/吨,持仓量2486996,日减仓18030。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321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3550元/吨,跌30元/吨;北京报价2910元/吨,涨20元/吨;福州报价3370元/吨,跌10元/吨。
(2)钢厂调价:1月9日,黑龙江建龙对哈尔滨市场建筑钢材产品价格调整如下:螺纹价格下调20元/吨,调整后HRB400EΦ18-25mm螺纹执行价格为3085元/吨,12-14mm在基准规格上加价70元/吨,28-32mm加价70元/吨。 以上均为理计含税现款价,执行日期自1月9日起。
(3)消息面:日前召开的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流动性闸门,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金融机构审慎经营。发挥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作用,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周一RB1705合约大幅走高。现货市场成交清淡,但迫于成本支撑,期价陷入区间整理。操作上建议,2900附近多单仍可持有,跌破3000止盈。
五、宏观经济
北京到2020年煤矿全部退出 近800年采煤史将终结
北京长沟峪煤矿,这座以前年产100万吨优质煤的矿山已经看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影,井口已经被水泥和铁栏杆筑起的墙封死,只有地上一条条钢轨和井口黑色的灰泥,还在默默诉说着往日的喧嚣。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北京市关停了长沟峪、王平村两座煤矿,圆满完成削减产能180万吨的任务,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煤炭去产能抽查验收的省份。未来几年,北京还将相继关停木城涧、大安山、大台煤矿等三座煤矿。到2020年,北京将不再有采煤生产,始于元代的近800年采煤史行将彻底结束。
史载从元代开始,北京的宫廷和民间生活中就已经大量使用煤炭,大都之内还专门设立了煤市和煤场。明清以后,北京的西山地区发展为中国著名的煤炭矿区。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指出,自辽金以来,北京之所以能成为帝国首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西山的煤炭资源丰富。然而,几个世纪以来的煤炭开采和大量使用,也使得北京成为污染严重的城市之一。
为减少煤炭开采和使用,北京市根据新的首都功能定位,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主动引导煤炭产能全部退出北京的目标,将按照“产量逐年递减,矿井逐步停产,分步疏解退出”的原则,实现煤矿全部退出目标,分流安置职工1.1万多人。
据统计,2012年北京市燃煤消耗总量高达2300万吨,到2015年已下降到约1200万吨。“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北京首都核心功能建设,退出煤炭产业是大势所趋。”长沟峪煤矿党委书记佟养贞说。
“化解煤炭产能不是‘一关了之’,对煤矿关停地区替代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固定资产投资部门给予90%的资金支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北京市发改委煤炭管理处副处长李彬介绍。
位于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区的京煤集团,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每一个矿井都约有700至800亩工业广场。随着京西煤矿逐步退出,这一片矿区将综合规划土地、房产资源,进行产业转型和资源再利用。“历史上,京煤集团数代矿工在开采煤炭的同时,还培育了17.4万亩生态林。”京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煤矿逐步关停,这一绿色生态屏障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据介绍,未来京煤集团将本着生态守护、生态修复、提质增效等原则,导入健康产业、休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科创文旅产业、养老产业等,进行自主开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落实人员安置,助力京西地区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高端集约、文化特色彰显、城市和谐宜居的现代化生态新区。
2017年货币政策前瞻:既要稳增长 又要挤泡沫
政策力度是决定宏观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需要政策力度达到一定的水平。根据人民大学“大宏观”团队的测算结果,2016年中国经济存在0.7个百分点左右的产出缺口,如果扣除房地产的“超常”拉动效应,经济增速会降至6.35%。
从2016年的宏观政策执行情况来看,财政赤字率达到近20年来的高位,再加上PPP和专项建设基金等多项“准财政政策”共同发力,因此财政政策的力度相对较大。相比之下,无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政策力度都相对“稳健”。
货币政策力度不足的第一个表现在于,就数量型货币政策而言,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实际力度均没有达到目标值。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了两类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目标值,即“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截至2016年11月末,M2同比增速只有11.4%,明显低于“13%左右”的目标值。同期,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速为13.3%,虽然达到了“13%左右”的目标值,但是5—10月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速一直低于13%,11月才达到了13%的目标。考虑到货币政策从出台到发挥效果存在时滞,因此货币政策在2016年的实际力度将大打折扣。
M2增速没有达到目标主要是因为基础货币增速偏低。M2由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决定,2016年以来货币乘数持续升高,已经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基础货币增速在2016年前两个季度处于负增长局面,虽然在第三季度开始由负转正,但是增速仍然明显偏低。2012—2015年基础货币增速平均为8.4%,而2016年前三季度只有2.4%。当前基础货币增速偏低主要是外汇占款大幅下降所致,从“811汇改”到2016年10月,外汇占款降幅多达14.3%,其中2016年1—10份外汇占款减少了2.2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速不及目标值是银行贷款增速下降、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外币贷款持续负增长等因素共同导致的。考虑到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人民币贷款走势是货币政策操作的直接反映,因此可以重点关注人民币贷款的走势。央行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在2016年第一季度发力之后明显回落,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比1月降低了1.4个百分点,2015年降低了0.4个百分点。考虑到2016年全年只有一次降准操作,可知货币政策并没有为提高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速做出足够的努力。
货币政策力度不足的第二个表现在于,就价格型货币政策而言,实际利率不降反升。尽管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给出明确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指标及其目标值,不过理论和国际经验都表明,利率是最重要的价格型指标,因此本文使用利率来判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力度大小。而且,判断价格型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应该使用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因为,影响企业投资和家庭消费决策的是实际利率。尤其是,经济下行时期价格水平通常较低甚至出现通缩,即使名义利率很低,实际利率也可能处于较高水平。美国大萧条和日本大衰退的历史教训都充分表明,如果用名义利率走势来判断货币政策松紧,很有可能出现误判。
笔者通过计算发现,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实际利率(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下同)为3.37%,而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则分别升高到了3.68%和3.74%。在通胀压力较小、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大幅下滑的背景下,2016年央行始终没有采取降息操作,反映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力度明显偏小。
此外,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应该正相关。因为经济增长率越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越低,那么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就越少,从而使得实际贷款利率降低,反之亦然。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从2011年的9%降到了2016年的6.7%左右,然而实际利率却仍然处于2011年以来的相对较高水平,这同样表明当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力度有所欠缺。
2016年中国货币政策力度不足主要是因为缺少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导致货币政策在面临“衰退式泡沫”时受到掣肘。在经济下行时期,虽然宽松货币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在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较低的情况下,宽松货币政策很容易导致“衰退式泡沫”的发生。
为了避免“衰退式泡沫”,应该使用宏观审慎政策配合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通过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等方面进行调节,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从而有效抑制泡沫的形成。2016年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泡沫化趋势明显,这是典型的“衰退式泡沫”,7月和10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均提及要“抑制资产泡沫”(主要是指房价泡沫)。由于中国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尚不健全,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防范泡沫的职责,2016年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由此可以推知,央行为了“抑制资产泡沫”而有意识地控制了货币政策的力度。
2017年中国经济仍然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要想使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地“稳增长”,需要调整货币政策的整体思路。人民大学“大宏观”团队测算发现,中国经济仍将面临0.2个百分点左右的产出缺口,因此有必要继续使用积极的宏观政策“稳增长”。
笔者认为,如果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可以考虑将“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机调整为“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加大“衰退式泡沫”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是2015年股市泡沫和2016年房价泡沫之外其他形式的“衰退式泡沫”),因此需要采用“偏紧的宏观审慎政策”予以配合,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从而更顺利地实现“稳增长”的政策目标。
六、全球观察
东亚方坯进口市场看跌
东亚方坯进口市场仍处在下跌中,120/130mm方坯成交约405-410美元/吨(CFR),买者不急于订货,仍以观望为主。
目前到马尼拉的Q275120mm方坯报价普遍415-420美元/吨(CFR),而近期峰值430-435美元/吨(CFR),价格还有下跌空间。到印度尼西亚150mm价格在430美元/吨(CFR)。
随着中国螺纹钢期货的下跌,方坯出口报价也有下跌,以吸引买家,Q275150mm方坯普遍报400-405美元/吨(FOB),而唐山当地市场价相当403美元/吨。
新日铁住金一中厚板厂因火灾生产暂停
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NSSMC)仍在调查位于九州大分厂中厚板轧机的起火原因。事故是在上周四发生的,生产因此被迫暂停,但无人员受伤。
大分厂的中厚板年产能约280万吨,2015-16财政年度中厚板产量为240万吨。该厂何时恢复生产以及是否请其它中厚板厂支援,目前尚不清楚。NSSMC在鹿岛厂、君津厂和名古屋厂还生产中厚板,年产能总计约800万吨。
大分中厚板轧机主要向九州和其它地区的造船厂供应船板,如果停产继续,交货肯定受影响。而上面提到的3家钢厂的中厚板轧机,产能利用率都处在高水平,但仍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或调整交货时间表来支持大分厂。
2016年1-11月,日本中厚板产量总计689万吨,同比增2.3%。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