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2
塑料不是环境的大敌!塑料是一种节能材料,可代替其他产品实现节能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不使用塑料,世界的能源资源会更加紧张,大气污染会更加严重。这一观点逐渐成为参会各国塑料行业的共识。不过,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尽管塑料行业发展前景光明,但也必须正视目前由于塑料袋、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塑料协会均认为,鼓励重复使用塑料制品和更好地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是塑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是变废为宝和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亚洲废塑料市场发展现状。
日本的废塑料回收利用工作也做得较好。据日本塑料工业联合会介绍,2008年日本废塑料排放总量为998万吨,包括市政排放502万吨,工业排放496万吨。回收利用废塑料758万吨,占排放总量的76%。其中,机械回收214万吨,占21%;液化/鼓风炉25万吨,占3%;固体燃料41万吨,占4%;焚烧发电353万吨,占35%;焚烧供热124万吨,占12%。此外,只进行焚烧处理的量为118万吨,占12%;垃圾填埋122万吨,占12%。
近年来,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废塑料的回收和利用,都认为,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禁止使用塑料袋等简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如马来西亚塑料制造商协会近年来一直加强与联邦政府机构、贸易协会、非政府组织、学术界以及相关利益方的对话,对公众进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等教育。在马来西亚塑料制造商协会的积极推动下,其国内最先推行“无塑料袋日”活动的州政府也开始与协会一起对公众进行回收教育。
菲律宾塑料行业协会也很重视对公众的教育,同时注重关于固体废物管理方面的立法,与政府、有关产业协会以及相关利益集团协商,推广移动式塑料收集和回收试点项目以及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如塑料废物转化能源的技术及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等。
新加坡从2007年4月发起“自备购物袋日”活动以来,通过公众教育劝阻对塑料袋的大量使用,培养公众节约观念,现在新加坡许多家庭都会重复使用塑料袋来装家庭垃圾。同时,为从根源上减少塑料废弃物,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在2007年7月与餐饮业签署了“自愿包装协议”,协议主张环保惯例有积极的商业意义。过去两年里,参与该协议的公司共减少2500吨塑料包装废弃物,节约440万新元。据了解,新加坡塑料的总体回收率已从2000年的40%增长至2009年的57%,预计到2012年可达60%。未来,新加坡将更多地把废弃塑料袋用于废物焚化发电,而不是将其填埋处理,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