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2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涨幅明显。主力1月合约,以46210元/吨收盘,上涨1710元,涨幅为3.84%。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5669.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15,高于上一交易日8.12,上海期铜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45616手,持仓量增加11130手至555764 手。主力合约成交405740手,持仓量减少9306手至228864手。
上海期铝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2月合约,以13935元/吨收盘,上涨350元,涨幅为2.58%。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734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04,低于上一交易日8.24,上海期铝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568968手,持仓量减少3032手至703040 手。主力合约成交107838手,持仓量增加8448手至194690手。
上海期锌价格涨幅明显。主力1月合约,以21800元/吨收盘,上涨690元,涨幅为3.27%。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626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30,高于上一交易日8.24,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721712手,持仓量增加4376手至471644 手。主力合约成交575752手,持仓量增加340手至255266手。
上海期铅价格涨幅明显。主力1月合约,以19095元/吨收盘,上涨1075元,涨幅为5.9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214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62,高于上一交易日8.43,上海期铅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84118手,持仓量增加8154手至65682 手。主力合约成交68886手,持仓量增加4312手至3605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涨幅较大。主力1月合约,以2900元/吨收盘,上涨164元,涨幅为5.99%。
全部合约成交5372472手,持仓量减少64166手至2384554 手。主力合约成交3723944手,持仓量减少71526手至1300110手。
【股市行情】11月22日消息,两市今日整体呈现震荡市,沪指较强,创业板低迷。权重股依旧为盘面上的主角之一,沪指盘中受其带动不断刷新高点。午后,两市震荡趋势更为突出。临近尾盘,迎来一轮跳水,整日低迷的创业板权重集体拉升,创业板指快速走强,两市翘翘板效应十分明显。两市尾盘涨幅进一步扩大。截至收盘,沪指报3248.35点,涨0.94%,创业板报2177.65点,涨1.16%。
二、国内焦点
全球采矿业显复苏迹象
提高矿业生产率是扭转该行业命运的关键,能让矿企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
经过了三年寒冬后,全球采矿业似乎迎来了复苏迹象。若干商品的价格和股权估值开始上涨,如铜、金、铁矿石和锌。但是短期内采矿业基本面仍不容乐观,因为需求增长缓慢,某些商品甚至供过于求。随着采矿龙头企业恢复盈利能力,提高生产率已被提上议程。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生产率?因为生产率是复兴的基础,“事半功倍”是提高采矿业业绩的根本,这有助于直接提升股东回报率。
生产率的记分卡
对采矿业而言,日益明朗的趋势无疑是个好消息——行业生产率在2012—2014年间已经大幅提升(见图1),但当我们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分析思维恐怕就要有所转变了。有的矿井的确重焕生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矿产品;但有的矿井已处于夕阳阶段,走着下坡路。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不仅扩大了采矿业研究的范围,也加深了研究深度。因此,我们增加了矿井样本量,而且把观测期拓展至2014年年末。接下来的分析将围绕MineLens生产指数(又称MPI)展开,MPI是关于矿井生产率趋势的数据。最新的MPI数据显示,总体而言,行业生产率在2009年后保持稳定,但是绝对值只有10年前的30%。
而从企业个体角度出发,我们却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故事:许多矿企早已错失恢复生产率的良机。对矿企的深度研究表明,只有不到一半的样本企业能够在2010—2014年成功提高生产率。我们把样本分成了两组子样本:MPI大于零的为一组;MPI小于零的为另一组。图2显示了不同子样本的MPI,根据矿井在2010—2014年期间的MPI情况,我们把它们进行了排序,排名以字母显示。矿井A至矿井L的MPI分值大于零,而矿井M至矿井Z的MPI分值则小于零。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矿井A—L的正向收益已被M—L的负向收益所抵消。
选择正确的方向:观察单个矿企的业绩表现
追求高生产的目标让采矿业的龙头企业陷入了选择困境。若要实现高生产,一家矿企将面临若干棘手的问题:一个矿井应该减少劳动力吗?它应该增加资本支出,即采购设备吗?它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产量吗?上述措施会相互影响吗?例如,减少劳动力将怎样影响产量,而对于这部分产量损失,我们要进行多少资本支出才能弥补呢?
矿井怎样提高生产率
良好的产出主要归功于生产率的提升,但这一过程必须管理得当。分析显示,那些MPI表现出色的公司都加大了生产。这一相关关系并不奇怪,毕竟一开始我们就把“生产率提升”定义为“事半功倍”。接下来我们将分析有哪些方法能够改善生产率。
大项目策略。改善生产率的第一个选择是典型的投资导向策略。进行资本投资来大规模提高生产量,最终也能提高生产率。关于这一方法,矿企D是绝佳的实例。D是一家显著提高产量的铁矿石生产商,它的MPI升幅评分遥遥领先。
坚定步伐策略。有的企业虽然几乎没有进行资本投资,但是仍然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矿企B,一家来自非洲的铜矿生产商,虽然它的资本投资是最少的,但产量却提高了50%,相应的MPI提高了30%。除了B,还有不少的矿企同样表现出色,如来自西亚的铜矿企业I,它同样没有走加大资本支出的道路,但这并不妨碍其增加产出,取得良好的MPI分值。
紧握拳头策略。第三个方法既不是增大投资,也不是提高产量。选择这一路线的公司的目标是控制成本,关注生产效率。这样它们能够基于现有资源或是以最少的资产来生产尽量多的产品。若一家公司在“削减”资产,那它有可能是选择了这一方案。原因非常简单,如果一家公司没有新增设备,则折旧会导致其资产净值不断下降。美国的铜矿企业C就采取了这一策略,尽管它的资产价值下降了15%,它的产量仍增加了12%。因此,C的MPI增幅超过了15%。而非洲的PGM生产商G、美国的银矿企业H也是这一策略的拥趸,它们都赢得了超过10%的MPI升幅。
紧握拳头策略有两个特殊案例值得注意。第一个案例是亚太地区的煤炭生产商F。它一方面降低运营成本和人工费用(见图3,F的泡沫面积变小),另一方面产量提高了15%。它的资本支出/资产价值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通过实施者一政策,F的MPI增速亮眼,大约在10%。第二个案例在支出方面采取了更严格的政策。它削减投资,通过提高生产率来维持产量。矿井A(图2中取得最大生产率增幅的矿井),同样对紧握拳头政策情有独钟。这家美国生产铜铅锌的龙头企业把产量维持在相当稳定的水平,而它的资产净值在显著下降,因此,凭借超过30%的MPI增幅夺得桂冠。
MPI下跌的矿企发生了什么
在繁荣年代,采矿业生产率的下滑主要归因于两个因素:一是高资本支出,二是高营运成本。行业的鼎盛时期过后,高额的资本支出仍困扰着大量采矿企业。
资本支出大出血。通过分析MPI下降的企业,我们发现错误运用的资本支出是导致生产率下降的罪魁祸首。除了一个特例企业,其余所有企业都曾购置资产。2003—2012年是采矿业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因此资本急速膨胀已司空见惯。不幸的是,这沉重的资产包袱并没有为企业带来应有的产出,即没有提高生产率。以美国的铁矿Y、非洲的PGM产商X为例,它们在加大投资方面不惜血本,而产量的确有所提高,但增幅不及预期,不足以弥补巨大的资本支出。因此,Y和X的MPI分别下滑了35%和25%。
产量下降。在生产率下滑的分析中,产量下降也难逃其咎(见图3)。矿井V是一家位于美国的金矿,它面临着地理条件的巨大挑战。V虽然保持资产价值不变,但产量下降了20%。而图2中业绩最糟糕的矿井Z,正处于采矿政策变革时期。它已经进行了大量资本投资,也增加了劳动力,但仍然无法阻挡产量的下滑趋势。因此,Z的MPI降幅将近50%。
未知之路
除了上文分析的三种策略,矿井或许还会选择其他方法。理论上,若产量下降,矿企能够控制成本,削减劳动力,并把资本调整至一个较低的合理水平,在这一水平上,其生产率仍有上升空间。不过,我们还没有见到这样的案例。采矿业的固定成本相当高,这意味着矿井的成本削减幅度必须足够大,才能实现生产率的提升。在供过于求和价格低迷的大环境下,许多矿井需要好好斟酌这一方案。
不要说同时进行四方面改进,哪怕是成功做到其中一种,也是不容易的。回顾生产率提高路径,矿井需要权衡多方面因素,例如,继续使用旧设备而拒绝购买新设备,这一方案看似能节省资本支出,却加大了维护费用。同样,安装自动化设备虽然能降低劳动成本,但运营成本却提高了。
怎样提升生产率
提高生产率是极富挑战性的任务,但并非不可能。矿企可以逐步调整,先实现短期盈利目标,再逐步调整经营策略,提升生产率。
矿井应该降低运营成本。紧握拳头和坚定步伐策略意味着深入、精准的资本削减。矿井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例如调整采购政策、简化支持性能。一家美国的稀有金属生产商在繁荣时期对总部进行扩招,但在考虑了效率之后,它对总部进行了适当裁员,这样既能把资源分配给更重要的经营活动,也能保证支持性工作的水准。
至于采取了大项目政策的矿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压低资本扩张成本,并尽量避免延迟生产新产品。因此,它们首先应当优化重要项目的设计管理,尤其要加强项目审查,避免浪费。另外,它们还要采取严格的执行政策。企业应当重视组织结构,减少项目团队的冲突,并建立有序的监控系统。
解决生产率下降的措施
提高矿井资产的生产率是必要的。这意味着每一铲都要挖掘更多的矿土,每一车厢都要装载更多的矿产品,下游供应链的瓶颈也亟待打破。例如,一家澳大利亚公司通过优化项目规划布局、加快港口装卸速度,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从而从总体上提高了设备的运作效率。
同时,正如前文所述,矿企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解决生产率下降问题:
一是优化矿井的运作系统,实现高效管理。建立有效的运作系统有助于让运作流程透明化,并及时发现亟待改进的地方。另外,采用运作系统可以解放部分人力物力,优化资源配置。这一方法或许能解决一个长期困扰着采矿业的问题:如何做到生产率(及其测量)优先。运营商往往只考虑改善一两个因素,如降低成本、控制资本密集度或增加吞吐量,却没有从全局出发,解决根本问题。
二是优先关注运营情况与能力发展。出色的运营情况意味着持续降低成本、增加吞吐量。这要求采矿企业转变思维模式,不再用传统的间歇性增加资本密集度方法来提升业绩,而是采用制造型系统以及持续优化的方法。这种制造激励型方法更关注作业标准化与执行过程的纪律性,通过先进可靠的维护方法,矿企可以实现一些具体的目标,如避免浪费、降低不确定性、提高资产生产率。
提高生产率需要同时提高个人与组织的能力。许多采矿企业认为改善生产率是负责持续改进部门或是专家团队的责任,但这种思维是时候改改了。其实,改善生产率应当是整个组织的共同责任。
三是关注创新。创新与技术性突破有助于打破生产率瓶颈,而这已成为采矿业的竞争热点。在各种创新中,我们尤其需要关注数字化。数字化为提升生产率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方法,其中,可行性最高的是定期向矿企收集数据,这有助于预测设备组件故障概率。估测设备特定组件的故障概率,而不是定期更换组件,既能节省维护费用,也能防止生产中断。
同时,实时数据与更好的分析工具有助于企业安排生产进度,实现设备利用率最大化。在矿井中,将传统调度与智能算法结合,可以优化机器的运作效率。在矿产品加工厂中,若应用新的数学技术,研究第二和第三阶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在短短数月内把产量提高3%—10%。
提高矿业生产率是扭转该行业命运的关键。许多矿山已经采取一系列方法,实践表明这些方法颇具成效,因此其他矿山不妨进行尝试。鉴于行业内产能过剩,价格波动较大,需求不甚明朗,改善生产力无疑能让矿企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
避险资金逐步撤离商品期货 钢价料偏弱整理
上周螺纹钢期货大幅暴跌,11月11日夜盘商品市场出现巨震,短短几分钟内多个品种由涨停砸到跌停,前期持续强势的黑色商品也纷纷大幅下跌。业内人士表示,黑色商品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一是前期价格上涨过快过猛,暴涨后存在调整要求;二是价格暴涨引发监管及政策风险加大,获利盘加速出逃。随着避险资金已逐步撤离商品期货,短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或将缩小,预计钢材期货将以偏弱整理走势为主。
上周钢材现货、期货均大幅下跌,北方地区大范围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不少钢铁企业停产。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综合库存监测数据显示,上周全国35个主要市场螺纹钢库存量为387.4万吨,减少4.2万吨,降幅为1.07%;线材库存量为84.9万吨,增加2.3万吨,增幅为2.78%。而从全国线材、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五大品种库总量来看,全国综合库存总量为848.1万吨,较前一周减少2.8万吨,降幅为0.33%。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总体来看,全国钢材市场库存连续第六周下降,不过上周库存量降幅几近停滞,部分品种库存量还出现回升,目前的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降低8.64%。价格大跌引发终端观望加剧,南方阴雨天气影响工程施工,北方多地因雾霾天气发布重污染橙色预警工地停工,市场整体成交低迷,库存继续下降困难。
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截至11月18日14时,区域内共3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太原、临汾、石家庄、开封、安阳、邢台等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西本新干线最新的研究报告称,近期产钢大省河北、河南、山西多家钢铁企业均受环保治理影响停产、限产,后期国内粗钢产量仍将呈下降趋势,对钢价整体走势将形成一定提振。
11月21日,华东地区主导钢厂沙钢出台11月下旬出厂价格,对螺纹、线材、盘螺出厂价格均维持不变,对在11月30日前完成11月份全月核定计划量的经销商,针对11月2期螺纹钢实际提货量进行奖励150元/吨。
邱跃成表示,尽管目前的市场价格与钢厂价格已大幅倒挂,但主导钢厂沙钢出厂价格依然维持坚挺,显示钢厂对后市行情依然看好的信心。上周国内钢价大幅下跌,但钢企成本依然处在上升的趋势,上周西本钢材指数下跌120元/吨,同期成本指数却上涨34元/吨,目前国内螺纹钢生产企业平均毛利为-51元/吨,多数钢企已转入大幅亏损。在当前钢铁企业原料库存处于低位,原料库存及补库成本不断抬升的情况下,一旦钢价下跌,钢铁企业亏损将会快速扩大,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钢厂减产,从而将抑制钢价的下跌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钢价在前两周经历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前期累积的风险泡沫逐步释放,市场心态趋于谨慎。考虑到当前环保治理力度加强将抑制钢企生产,成本高位对钢价支撑力度依然较强,预计国内钢价继续调整空间不大。
COMEX期铜周一上涨 受美元走贬和原油价格上涨提振
COMEX12月期铜合约收涨4.75美分,或1.9%,结算价报每磅2.5150美元。《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美元指数最新下跌0.3%至91.40。期铜以美元计价,当美元走贬时,对于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期铜就会变得便宜。
美国原油上涨4.1%触及每桶48.29美元,亦给铜价带来支撑。油价波动往往会导致铜价的波动,因基金通常将两种商品在一个篮子中交易,且原油所占配比较高。本月铜价累计上涨逾14%,因预期全球头号消费国中国的需求增加,以及预期在新当选总统特朗普任下,美国基础设施项目支出将出现增加。中美是全球两大铜消费国。
然而,一些投资者相信,铜价已脱离基本面,未来几周可能转跌。
巴克莱(Barclays)的多位分析师在提交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尽管铜市基本面有所改善...但近期价格上涨的速度令人质疑涨势太过、也太快了。”巴克莱表示,目前到年底这一期间,铜价将承压,因在美联储12月会议以前,美元会一直保持强劲。
与此同时,贸易自由化程度加深,以及中国进口增加的前景也提振了投资者人气。
周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演讲显示,中国政府支持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并将推动地区性全面经济合作。习近平在演讲中说到,中国将“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确定为今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并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作为重点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约占全球总需求的45%。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延续反弹,其中3个月伦铜上涨1.96%至5668美元/吨,涨幅在基本金属当中排列第一,日内交投区间为5566-5687美元/吨,同时较此轮回调低点5360美元/吨回升5.73%。持仓方面,11月18日,伦铜持仓量为36.9万手,日增717手,近一周来伦铜持仓时增时减,显示多空交投较反复。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1月22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贴水150-贴水10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45400-45720元/吨。持货商逢高换现积极,好铜贴水100元/吨以上依然受贸易商青睐,早市第一节盘面未见明显拉涨,有部分下游入市采买,高性价比平水铜报价持坚,但低端进口铜依然难以消化,报价在贴水150-贴水130元/吨之间。午盘前期铜上涨突破46000元/吨,市场成交减少,午后贴水恐仍将扩大。下月票较当月票有20元的价差。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701合约延续反弹,且涨幅进一步扩大,尾盘收涨至46210元/吨,日涨2.42%,目前1701合约较此轮回调低点43670元/吨已累计上涨5.82%,沪铜仍有效企稳于均线组之上。期限结构方面,沪铜1612合约和1701合约正价差7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上涨意愿攀升。
行情研判:11月22日沪铜1701合约强势反弹至46210元/吨,进一步确认短期铜价技术回调告一段落,上涨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其上方反弹阻力关注47000元/吨。技术上,目前沪铜仍有效运行于均线组之上,上涨趋势仍维持良好,伦铜增仓上涨,显示资金积极跟进,建议沪铜1701合约可背靠45000元之上逢低多,入场参考45800元附近,目标关注475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延续反弹,其中3个月伦铝上涨0.9%至1734美元/吨,其上方反弹阻力关注1750美元/吨,短期技术形态表现弱于沪铝,因美元走强对伦铝打压甚于沪铝,短期伦铝运行区间关注1700-175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11月22日上海成交集中14910-14930元/吨,对当月升水310-35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4910-1492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4880-14900元/吨。持货商稳定出货,中间商活跃度较昨日有所收敛,下游企业只能选择按需采购。杭州日内有甘铝到货出售,持货商出货意愿积极,故而杭州较上海无锡高格局发生变化,下游接货未见提高。期铝仍表现强劲,现货及时跟涨,期现互为支撑与推动。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701延续反弹,但表现相对滞涨,尾盘收涨至14210元/吨,日涨0.85%,交投区间为14020-14315元/吨,日收盘价接近于年内11月14日创下的高点。同时,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12和1701合约负价差持平于390元/吨,显示近月合约上涨意愿攀升。
行情研判:11月22日沪铝1701合约强势反弹至14210元/吨,进一步确认沪铝短期技术回调的结束,因短期上期所铝库存持续下滑,及冷空气来临将影响现货供应。操作上,建议沪铝1701合约短期偏多思路,可背靠14000元/吨之上逢低多,入场参考14100元附近,目标144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 隔夜伦锌震荡走高,报收2575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63%。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630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2.14%。
现货方面:11月22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1560-21660元/吨,均价涨390元/吨。据SMM报道,现货市场锌价继续走高,市场看涨情绪较浓,炼厂积极出货,贸易商正常出货,下游畏高少采,市场整体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218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3.27%,持仓量255266手,成交量575752手。
行情研判:受助于人民币近期的贬值和黑色系金属强劲上涨的带动,沪锌主力合约延续昨日反弹态势,今日继续拉涨,锌价维持强势。操作上建议沪锌1701合约10日线上方逢低做多,止损参考21000元/吨。
铅:
外盘方面: 隔夜伦铅震荡走高,报收2178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99%。今日亚市伦铅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210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47%。
现货方面:11月22日SMM现货1#铅报价为18450-18550元/吨,均价涨500元/吨。据SMM报道,持货商继续挺价,下游观望情绪浓厚,以提长单为主,交投清淡。
内盘走势:沪铅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909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5.97%,持仓量36052手,成交量68886手。
行情研判:今日沪市金属价格表现强劲,受其带动,沪铅价格继续走高并创近年新高。技术上沪铅主力合约上升趋势线保持良好,均线多头排列,铅价走势维持强势。操作上建议沪铅1701合约10日线上方逢低做多,止损参考1760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金震荡走高,报收1214.29美金/盎司,较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持平;伦敦银震荡走高,报收16.597美金/盎司,较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涨0.02%。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高,3点报于1216.20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15%;伦敦银震荡走高,3点报16.777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1.11%。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75.60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276.2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73%,成交量179428手,持仓量253582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125元/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4166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1.51%,成交量620846手,持仓量589436手。
ETF持仓方面: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11月21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08.76吨,日减6.53吨;截至11月21日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0891.89吨,日减0吨。
行情研判:今晨日本发生7.3级地震,黄金等避险资产得到提振。日内金属价格全线走高,对贵金属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特别是白银其商品属性得到凸显,涨幅超过黄金。但美元指数在小幅回调后有继续企稳走高迹象,美三大股指达历史高位且ETF持续减仓,诸多因素显示金价今后走势仍不容乐观。金价反弹结束后,仍以空头思路为主。操作上建议沪金1706合约逢高抛空,止损278元/克。沪银1706合约逢高抛空,止损422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二螺纹钢期货减仓涨停,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900元/吨,涨164元/吨,持仓量1300110,日减仓71526。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930元/吨,涨30元/吨;广州报价3430元/吨,涨30元/吨;北京报价280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3000元/吨,涨80元/吨。
(2)钢厂调价:11月22日,河钢集团出台建筑钢材产品11月下旬销售价格,相较“河钢集团建筑钢材产品11月中旬政策”如下调整:唐、宣、承钢线螺产品:1、高线稳:HPB300材质Φ6.5-10mm高线指导价格为3120元/吨。2、三级螺纹钢(检尺)稳:HRB400E材质Φ18-25mm为3000元/吨,28-32mm为3050元/吨。执行日期11月21日-11月30日。 以上均为含税,具体价格以河北钢铁集团正式文件为准。
(3)消息面:世界钢铁协会(worldsteel)的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10月份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37亿吨,同比增长3.3%,随着钢需求回升,全球粗钢产量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1-10月份全球粗钢累计产量为13.3亿吨,同比下降0.1%。
周二RB1701合约减仓涨停。在原材料价格拉涨的带动下,沉默了两天的钢材现货终于爆发,商家开始拉涨,并推动期价走高。操作上建议,回调买入,跌破2800止损。
五、宏观经济
民间投资“低迷”与经济活动“热点”存在反差
前三季度GDP增速都为6.7%,仍需要警惕经济动能走弱。目前,“三驾马车”增速在下滑,其中投资增速8.2%,比年初低了2个百分点以上;消费增长10.7%,虽比年初略有增加(0.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通胀因素,多半减大于增。至于外贸,前三个季度继续收缩,同比降了近2个百分点,出口下降1.6%,进口下降2.3%。
何以“三驾马车”减速而GDP增速未变?很重要一个因素是服务业增长较快。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三个季度服务业增速(7.6%)高于二产(6.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60%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效率并没有得到提升,个中原因在于民间投资低迷,前三个季度只增长了2.5%,而国有(控股)投资则增加了21.1%。以往经验与数据表明,民间投资效率最高。既然最有效率的民间投资几近停滞,指望提高投资效率增加对GDP的贡献显然不现实。
实际上,民间投资的低迷需要给予重视,民间投资持续低迷与经济活动一些热点之间的反差尤其值得关注。
一个是与“双创”持续发热的反差。代表“双创”活跃程度的新注册企业数量节节攀升,在上年高速增长(21%)的基础上,2016年前三个季度进一步提速,增幅高达27%。“双创”的主体在民营这块,按理说,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都需要可观的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但从数据看到的则是两者之间的背离。这一点值得注意。
另一个是民间资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空前活跃。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342亿美元,超过上年全年增速,同比增长53.7%。另有研究显示,中国民营对外直接投资近三年以来呈现“爆炸式增长”,年增速达200%,已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最活跃的一股力量。
上述两个反差,在民营经济发达与民间资本丰裕的浙江更为突出。浙江的“双创”居全国引领地位。2016年前三个季度,代表大众创业活跃程度的“新设市场主体”增长1/3左右。代表万众创新活跃度的三新(新服务、新业态、新产品)都在大幅度增加。这与民间投资的低迷恰成对照。前三个季度浙江民间投资增速只有2.6%。对外投资方面,浙江同比增长37%,是省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两倍半,已经超过引进外资的规模(1至9月份实际引进外资122.7亿美元,合808亿元人民币,增长8.3%)。民间估计浙江实际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远大于此数。这和民间省内投资的低迷形成强烈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外直接投资在暴增,但占民间资本的比重并不高,民间资本究竟投向了哪里?浙江的数据显示,房地产依然是民间资本投资的第一大领域。2016年过去的三个季度,省内房地产固定投资总额5443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就达4319亿元,占了将近80%。
上述两个反差和一个迹象意味着,民间投资空间狭窄问题远未解决,民间资本多半在楼市、股市和金融领域打转转的同时,正在伺机“走出去”。后者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加大
美元指数经过持续上升,已经站稳100整数关口。研究机构认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均面临贬值压力,资本流出速度有所加快。
据招商证券监测,新兴市场在过去两周中遭受严重冲击。国际资金正在加速撤离新兴市场,上周台湾、印度国际资金流出规模进一步增加,接近年内最高水平,韩国等其他亚洲市场也处于资金净流出的状态。
受此影响,亚洲货币指数和新兴市场货币指数11 月以来的跌幅分别达到1.9%和3.9%,其下跌速度接近2014 年12 月美联储加息时的水平。
人民币汇率也出现明显贬值。上周美元指数涨至101 以上,美元异常强势导致人民币汇率迅速下跌,CNY 接近6.90,CNH 接近7.00。
11月21日,官方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985,再创近八年半新低,连续第12个交易日调贬。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美元指数突破100,达到101,那么人民币汇率继续创新低的概率也大幅上升。美元指数突破100,超出市场预期,这可能会刺激外汇需求扩张,从而导致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恶化。
此前,在岸汇率跌破整数点位,央行往往会干预市场,如1月跌破6.60,7月跌破6.70时。但这次央行干预力度有限。
谢亚轩分析称,一方面是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相对稳定,银行结售汇逆差下降,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下降,10 月至今A 股指数反而稳步上涨。在此背景下,央行在外汇市场顺势而为也有助于甩掉部分汇率包袱。
外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银行结售汇逆差环比缩小一半,由9月的284亿美元降至146亿美元。
展望明年一季度,谢亚轩表示,由于春节旅游、个人购汇额度恢复以及贸易顺差下降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将承受更大的贬值压力,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的可能性较大。
六、全球观察
美国线材提价已被市场消化
受上周多家钢厂上调12月线材价格的影响,本周美国网用线材出厂价跟随上涨40美元/短吨,报于500-520美元/短吨。
钢厂表示目前价格坚挺,提价已基本被市场接受。但买主更关心仅依靠成本驱动的提价能持续多久,特别是在来自房地产行业的需求仍疲软的情况下。
市场预期12月至明年1月废钢价格仍有较大上涨空间,但买主为了遏制价格快速上涨,保持低库存,会有意控制采购量。
印度钢厂对国内钢需求信心满满
印度钢厂对国内钢需求依然充满信心,即使目前消费低迷。
据统计,今年4-9月印度钢材消费4098万吨,同比仅增3.6%。印度钢铁管理局预测,今年印度钢需求同比增5.4%,2017年进一步增5.7%。
钢需求的支撑将来自于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巨大投入,加上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提供低成本住房计划,默迪总理计划到2022年要建3000万套负担得起的住房。这些公共项目将拉动热卷、螺纹钢、结构钢等需求增加。同样,电力输送项目也需要大量的钢材,政府计划到2030年人均用电量将大幅提高3倍,不过项目启动后约9个月其对钢供应的拉动才能显现。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