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4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45520元/吨收盘,上涨190元,涨幅为0.42%。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5780.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7,低于上一交易日8.08,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825820手,持仓量减少15122手至537450 手。主力合约成交1319384手,持仓量减少13402手至249310手。
上海期铝价格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14330元/吨收盘,上涨240元,涨幅为1.70%。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77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10,高于上一交易日7.97,上海期铝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268376手,持仓量减少25564手至749748 手。主力合约成交793962手,持仓量减少6540手至222388手。
上海期锌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21275元/吨收盘,上涨555元,涨幅为2.68%。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555.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33,高于上一交易日8.18,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529086手,持仓量减少16852手至473644 手。主力合约成交1171850手,持仓量减少15064手至248924手。
上海期铅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17675元/吨收盘,上涨395元,涨幅为2.29%。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174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13,高于上一交易日8.03,上海期铅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94528手,持仓量增加166手至52392 手。主力合约成交76006手,持仓量增加428手至2799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跌幅较大。主力1月合约,以2945元/吨收盘,下跌98元,跌幅为3.22%。
全部合约成交8213978手,持仓量减少409662手至2324294 手。主力合约成交5886956手,持仓量减少316934手至1394948手。
【股市行情】11月14日消息,今日两市受期货市场震荡影响,早盘低开,煤炭。开盘后,券商、煤炭等权重板块迅速冲高,资源股由跌转涨,市场明显回暖。盘中一带一路板块再度爆发,中铁二局涨停,沪指冲上3200点,高见3221.46点。午后中国建筑小幅跳水,情绪迅速感染相关板块个股,两市盘中一度下行翻绿,沪指回踩3200点下方,临近尾盘时市场回暖。截至收盘,沪指报3210.37点,涨14.33点,涨0.45%;深指报10907.53点,涨29.39点,涨0.27%;创业板报2161.69点,涨14.58点,涨0.68%。
二、国内焦点
避险魅力凸显 黄金长期趋涨
11月11日,期货市场上演“大地震”,多个品种在短短几分钟从涨停到跌停。全球恐慌下,沪金主力合约1706亦不能幸免,在低开高走后,一度涨到282元/克,最低为273.50元/克,跌幅高达3%。当然这只是市场动荡中的小插曲,但却深刻提醒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风险分散和规避的重要性。放眼未来,黄金走势还需关注欧美政治动向所引发的不确定风险。
加息预期再添变数
特朗普一直以来都是以高调而突破常规的言论吸引选民支持,如今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无疑加剧了美国未来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
相对于希拉里表示会延续奥巴马政府政策主张的保守主义,激进的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的美国政府政策料将迎来巨大改变。在此背景下,投资者不得不考虑在资产配置中将黄金纳入备选项,力求规避风险。
美联储一直引导着加息路径的走向,随着美国经济各项数据逐步走稳,美国劳工部11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低于市场预期,增加16.1万人,10月失业率则跌至4.9%,非农数据总体上表现出色。10月美国制造业PMI大幅反弹,上升至2015年10月的高点53.2;核心CPI也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目标,愈加接近加息的要求,市场普遍预期将会在12月进行加息。最新消息称特朗普主张收紧货币政策,批评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并支持美联储加息,也表示不会插手美联储的人选,很大可能会加速美联储的加息步调。但美联储预期今年加息4次,但到如今却一次也没有实现,这无疑让美联储的“权威”受到损害,市场对美联储制定的加息政策的认可度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加息政策没有真正落地前,一方面需要持续关注美国经济数据走向,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黄金动向,并适当配置,对冲风险。
避险魅力凸显
最新数据显示,上周黄金ETF基金中SPDR持仓增加7.10吨,总持有量至949.65吨,白银ETF基金SLV小幅减少69.59吨至11148.60吨;ETF持仓依旧保持年内高位水平。CFTC持仓最新报告显示,黄金期货投机性净多头增加18151手,白银期货投机性净多头增加5063手。技术上看,沪金K线连续三根大阴线,彻底吞噬了从国庆以来的涨幅,但都有很长的下影线,显示出市场多空博弈相当激烈,且量能在减弱。MACD中DIF迅速向下拐头死叉DEA,布林中轨击穿后,一度击穿下轨,最后勉强站稳下轨。笔者认为,沪金后市短期振荡调整,长期在国际避险情绪的影响下,预期会上涨。市场行情变化太过剧烈,建议投资者严格做好风险管理。
金融属性助推+再通胀 铜价奋力上攻
11月,大宗商品火爆行情再度白热化,在黑色、化工品强势反弹之后,有色金属也加入了报复性反弹之中。其中铜和镍最为强劲,短短不到一周反弹幅度都超过10%。
为何季节性铜价反弹力度没有这么大,反而是在季节性淡季铜价出现超预期反弹呢?笔者认为,与整个宏观环境切换有关,目前我国宏观环境在PPI转正之后已经快速切换为再通胀阶段,而高收益“资产荒”和充裕的流动性导致的资产配置需求又加快了周期切换的进度。不过,由于商品价格最终取决于供需基本面,以及资产价格泡沫触发的政策干预风险上升,铜价后市很可能是先扬后抑。
供需基本面不足以推动铜价大涨
从库存来看,LME铜库存自9月30日创下年内高点372225吨之后开始回落,直到11月9日降至282600吨,下降了89625吨,而上期所铜库存在9月30日时对应的是自上半年以来的低点,并在10月11日增加了2万吨库存,这可以解释为季节性旺季LME铜库存流入国内。
自10月下旬开始,上期所铜库存和保税区铜库存双双回落,这时候COMEX铜库存大约增加了2000吨,部分铜库存消失我们可以理解为有需求容纳了。但是从10月下游订单来看,铜管、电力电缆并不比9月好,因此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库存解释为投资需求。
从产量来看,数据显示,10月国内精炼铜产量为65.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5.8%。但是产量少量减产不足以引发铜供应缺口。笔者测算我国铜每月消费75万吨左右,而10月虽然未锻造铜和铜材进口同比下降14.7%,通过比例测算,10月精炼铜进口量应该不低于20万吨,那么可以推断出铜供应是充足的。
从铜加工行业来看,铜杆企业10月开工率较9月略有回落,整体开工率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至67%,其中总产能在25万—40万吨的大型企业开工率下降2个百分点。
再通胀是铜价补涨的最大推手
我们认为,2016年前三季度需求好于去年同期是铜价持稳回升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高收益“资产荒”和充裕的流动性带来的资产配置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铜及其他大宗商品。
而资产配置需求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使得中国再通胀回归。回顾历史上几次通胀周期,中国主要经历了三个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需求驱动)、服务业上涨周期(劳动力上涨带来的成本驱动)和资产价格驱动(居民部门加杠杆驱动)。
而引发2016年下半再通胀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货币宽松,导致M2/GDP上升斜率加大。尤其是其他包括发行政府债、企业债、银行结构化产品等都使得广义货币流动性加速扩张;二是供给侧改革和产能过剩部门去产能导致上游工业原材料供应紧缺,推升资源型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煤炭,从而对于整个工业部门起到了成本驱动型上涨。
为何11月铜价补涨呢?一方面是因为PPI正向CPI传导,这使得部分对冲通胀的资金寻求铜等可以保值的商品;另一方面,煤焦钢黑色全面过度上涨过后,资金寻求原先并没有启动上涨的品种,如铜、镍甚至橡胶等。
综上所述,供需基本面决定铜价最终会回归理性,叠加中央防止资产泡沫风险和监管部门对非理性投资的监管力度强化,铜价可能正透支明年一季度的涨势。
有色金属——写在期货暴跌后
期货市场疾风骤雨变化,更需客观数据冷静分析。此轮有色品种龙头为铜,细化分析供需基本面。
需求方面,20世纪90年代,美国占据全球20%市场,年需求量在250-300万吨水平,彼时的中国市场仅在200万吨以内。2000年之后,中国需求以年均12.5%的增速攀升。2015年中国铜需求约1130万吨,占全球总量50%。相较下的美国市场萎缩严重,2015年全年需求仅约180万吨,大约占全球总需求量的8%。
供给方面,中国供给毫无疑问是全球供给主力,2015年中国精铜产量占全球总量40%左右,自2010年年均10%的供给增速远超全球4%水平。
供需对比,过去5年全球供给-需求在-50万吨至50万吨的水平,供需平衡上下浮动约占供给总量的2-3%。客观而言,经历5年时间的下跌,供需处于略平衡状态。
就供需预测而言,中国供给侧改革和美国共和党的上台无疑成为打破现有供需平衡的重要变量。首先是2016年10月中国的电解铜产量同比增速仅约2%,相较于过去5 年10%的年均增速显然低于预期,虽然这个属于滞后数据,但让市场猛然发现,一贯印象中盈利能力尚佳的铜矿资源行业也开始进入寒冬。另一方面,共和党大兴基建的预期成为此轮铜价暴涨的催化剂。大胆假设,如果美国回到2000 年之前的峰值需求量(大约250-300万吨水平),需求增量就在100万吨以上,外加中国供给增速下降,全球供给过剩约50万吨的局面可能很快发生改变。
而自2011年铜7.7万元/吨的高位回落到2016年初的3.4万元/吨底位,跌幅超过50%。2016年11月之前,金属市场的光鲜亮眼几乎与铜绝缘,铜价涨幅仅约10%。期货市场的暴跌后,可能进入到供需结构不断转向的、更加健康的增长通道。
至于二级市场投资,相较于其他基本金属板块,铜板块在过去5年时间几乎被市场所“抛弃”,对于供给端增速的恐惧导致了底部行情的边际弹性大:当前铜价只要上涨10%,铜板块的动态年化估值全部可以下降至20倍左右的水平,而龙头江西铜业(600362,股吧)更是可以下降至15倍以内水平。铜这样的大板块可以吸纳更多资金以及带动所有其余板块,就板块轮动而言,先白马后小品种,一番一番轮动,情景可能极为生动。当然,不确定性我们也要着重提出,如果共和党执政的基建投入力度低于预期,铜价涨幅也会受到影响。
个股方面,除了龙头江西铜业、南山铝业(600219,股吧)外,亦可关注紫金矿业(601899,股吧)——我们定义为被遗忘的铜企业。市场第一概念是一家典型的贵金属企业。但细看年报可以发现:2015年紫金矿业生产矿产金约37 吨,矿产铜约15万吨,矿产锌约20万吨。但从收入规模而言,贵金属和基本金属几乎平分秋色。按照5万元/吨的铜价计算,如果考虑贵金属和锌带来的盈利,当前的动态估值(按照定增后近800亿的总市值计算)16倍,属于低估品种。
风险提示:中国A股回调风险导致估值下降。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延续涨势,其中3个月伦铜现涨1.53%至5644美元/吨,部分削减上周五跌幅,目前伦铜较此轮高点6025美元/吨回落6.5%。持仓方面,11月10日,伦铜持仓量为37.4万手,日增11403手,为连增八日,近三周来伦铜增仓上行,显示此次铜价上涨有资金推进,多头做多热情高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1月14日上海电解铜现货对1611合约报贴水180元/吨-贴水5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45200-46080元/吨。由于临近当月合约交割,1611合约与1612合约价差始终在100元/吨-400元/吨来回剧烈变动,加之1611合约自身买卖价差多维持在200元/吨-400元/吨,导致持货商报价絮乱,日内因合约因素而导致成交困难。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701合约陷入高位宽幅振荡,不过波动较上周五夜盘明显缩窄,显示市场投资情绪趋于理性,沪铜1701合约尾盘收于45540元/吨,日跌2.53%,上周沪铜累计涨幅高达19.35%,创记录新高。期限结构方面,沪铜1612合约和1701合约呈现负价差20元/吨,显示近月表现强于远月。
行情研判:11月14日沪铜1701合约振荡企稳,收于45520元/吨,短期铜市做多气氛仍浓厚,甚至进入惯性上涨阶段。技术上,目前沪铜仍有效运行于均线组之上,铜价上涨趋势仍维持良好,伦铜增仓上涨,显示资金积极跟进。但上周期铜飙升近20%,过快过急的上涨之后,高位操作难度加大,建议逢回调再介入,否则观望为主。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振荡走高,其中3个月伦铝微涨0.08%至1770美元/吨,目前铝价较10月的回调低点1608美元/吨回升逾9.6%,表现强于沪铝,其下方技术支撑关注1700美元/吨,上方反弹阻力关注前期高点18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11月14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5300-15340元/吨,对当月升水50-20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5290-1533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5350-15410元/吨。临近换月,期铝当月下行,隔月当月价差宽幅波动,持货商高位换现意愿极其强烈,随着期铝当月下行而下调价格,中间商谨慎情绪渐浓,下游企业畏高,等待换月,整体成交较冷淡。
内盘走势:沪铝主力合约1701陷入高位宽幅振荡整理,表现稍抗跌于基本金属,因其上周涨幅相对滞涨,尾盘收于14330元/吨,日微涨1.6%,交投区间为14850-13610元/吨。同时,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12和1701合约负价差微扩至420元/吨。
行情研判:11月14日沪铝1701合约振荡微涨至14330元/吨,因基本金属短期金融属性占据主导,供需矛盾暂被忽略,整体市场做多气氛浓厚。在此背景下,空单需减仓离场,不宜冒险摸顶。沪铝1701合约短期背靠14000元之上谨慎持多,跌破则离场观望。
锌:
外盘方面:今日亚市伦锌大幅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586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4.30%。
现货方面:11月14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21060-21160元/吨,均价涨450元/吨。据SMM报道现货市场,炼厂高位积极出货,贸易商正常出货,下游仍畏高观望,成交寥寥。市场整体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2127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2.68%,持仓量248924手,成交量1171850手。
行情研判:由于市场预期特朗普上台后将积极推动减税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资金迅速流向工业大宗商品,伦锌受振走高。受外盘带动及人民币继续贬值影响,沪锌午后强劲反弹。技术上MACD红柱增长,两线开口向上,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操作上建议沪锌1701合约20700元/吨轻仓做多,跌破5日线止损。
黄金:
外盘走势: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低,3点报于1219.22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69%;伦敦银震荡走低,3点报17.215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75%。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80.90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272.9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跌3.35%,成交量360232手,持仓量228372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287元/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4014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跌5.95%,成交量914730手,持仓量260784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11月11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34.56吨,减7.12吨;截至11月11日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095.48吨,减41.31吨。
行情研判:大选结束,市场焦点重新回到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上。当前美国经济保持温和扩张状态,加息概率再次走高,美元指数也达到近一年以来的高位,贵金属继续承压下行。但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支撑金价,当前对美国未来经济的看好更多的是投资者基于特朗普竞选纲领进行的押注。此外,欧洲不确定的地缘政治及亚洲的黄金实物需求都会对金价形成利好。目前预计金价仍有下跌空间,短期以空单为主,待其走势明显持稳后介入多单。操作上建议沪金1706约272.5元/克抛空,止损274元/克。沪银1612合约4015元/千克做空,止损4045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一螺纹钢期货减仓下行,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945元/吨,跌98元/吨,持仓量1394948,日减仓316934。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990元/吨,持平;广州报价3520元/吨,持平;北京报价297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3100元/吨,跌30元/吨。
(2)钢厂调价:11月14日玉溪玉昆对昆明市场建筑钢材指导价格进行了调整,本次调整是以“11月9日玉溪玉昆对昆明市场建筑钢材价格调整信息”为基准,具体调整情况如下:(1)线材执行价格上调30元/吨,现Φ8-10mmHPB300高线市场指导价格为3710元/吨。 (2)三级螺纹钢执行价格上调30元/吨,现HRB400EΦ12-14mm三级螺纹钢指导价格为3960元/吨,现HRB400EΦ16-25mm三级螺纹钢指导价格为3760元/吨。以上调整均为含税,执行日期自2016年11月14日起。
(3)消息面:2016年10月我国粗钢产量6851万吨,同比增长4.0%;1-10月我国粗钢产量67296万吨,同比增长0.7%。
周一RB1701合约减仓下挫。目前来看,现货成本继续抬升,但周边影响因素嘈杂,短线行情波动加剧。操作上建议,2900下方短多,跌破2850止损。
五、宏观经济
统计局谈能否完成今年经济目标:6.5%以上应没问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了2016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他表示,从前三季度来看,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在巩固,四季度依然有条件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至于能不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年目标任务原来定的是6.5%—7.0%之间,完成6.5%以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有记者问:现在距离年底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全年的经济数据,您有什么样的预判?能不能完成今年年初制定的目标?谢谢。
毛盛勇指出,从前三季度来看,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在巩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还在不断积累,总的看这种大的趋势在四季度不会有明显改变。比如消费有所回落,但实际上更多是由于汽车去年的基数原因造成的,这种基数在后面两个月的影响会减弱,所以这种趋势没有明显的改变,消费仍然有条件保持较快增长。从当前情况来看,四季度依然有条件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至于你说能不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年目标任务原来定的是6.5%—7.0%之间,我觉得完成6.5%以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去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超1.4万亿元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169.9亿元,同比增长8.9%;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1]之比)为2.07%,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关晓静分析指出,去年我国研发投入增幅虽较上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增速比同期GDP增速高2.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保持2%以上的水平,呈现稳定提升的态势。
具体到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0881.3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136.5亿元,高等学校经费支出998.6亿元,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8%、15.1%和7.0%。
据介绍,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则源于国家持续推进创新驱动战略,较大激发了全社会投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三大执行主体,其中去年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达10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达71.1%,成为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引领者”,关晓静表示,与此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十二五”科研课题(项目)的执行力度,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支出增长明显,分别达到2136.5亿元和998.6亿元,增幅分别提高2.8和6.4个百分点。
实际上,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已经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速。普华永道战略咨询业务部门思略特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全球1000家上榜企业中,中国公司占130席(去年为123家),总研发支出达到468亿美元,占所有上榜企业的6.9%,支出金额比去年增加18.6%,增速位居全球第一,北美地区增速则为8%,欧洲和日本则在下降。
六、全球观察
欧洲钢铁工人抗议廉价中国钢铁进入欧盟
据《英国广播电台》(BBC)11月10日报道,大约一万名欧洲钢铁工人周三在布鲁塞尔举行示威,要求欧盟阻止廉价的中国钢铁产品进入欧盟。
工会组织表示,钢铁企业同时受到新的法规的打击,这些新法规增加了钢铁厂的运营成本。参加示威的英国钢铁工人工会组织负责人帕特尔(Harish Patel)表示,塔塔钢铁公司(Tata Steel)和英国钢铁公司(British Steel)的工人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抗议示威。
他指出,钢铁危机远没有结束,钢铁工业处在存亡关头。帕特尔还称,英国政府应该支持阻止廉价中国钢铁倾销欧盟市场的措施,并在脱欧谈判中确保英国能够免税进入单一市场。他强调,英国政府需要坚持在基础设施和国防项目中使用英国钢铁的立场。
欧美可能加大对中国钢材抵制
中国正准备迎接欧美对中国钢铁的反弹,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可能加剧海外对中国钢铁行业的抵制。中国占全球钢铁产出的一半。
去年,中国钢铁消费下滑,但出口迄今消化了过剩产量,帮助钢厂顶住中国政府遏制过剩产能的努力。随着其他钢铁生产大国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这种出口支撑可能会减弱。
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竞选平台就是限制中国进口,而欧洲钢铁行业一直大力游说,反对在12月根据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条款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周末,随着欧盟(EU)接近达成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的协议,中国商务部发出抗议。商务部上周六在其网站上的一份声明中称:“中方对欧盟近期在钢铁领域表现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表示高度关注和担忧。”
商务部称:“欧洲钢铁困境的根源在于经济增长乏力,而非中国产品冲击,”同时呼吁“加强与欧方的交流和沟通,妥善解决当前钢铁产业面临的问题”。
今年头10个月,中国钢铁出口增长约1%,至9300万吨,今年可能会逼近去年1.12亿吨的创纪录水平。中国钢铁出口的一半以上流向亚洲国家。
今年,中国和欧盟就追踪中国钢铁出货量的一个双边“平台”达成一致,一些人指出,美国和中国可能也会采取这种模式。但大型国际钢铁制造商还面临着中国产能过剩带来的第二种更难应付的威胁,中国对非洲和中东等发展中地区的钢铁出货量将侵蚀这些地区从发达国家的购买量。
至于美国,中国媒体的社论一直警告特朗普不要发动贸易战,不过很多官员认为,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将变得务实。
“我认为他不会发动贸易战。他会考虑各方利益,包括国家利益,”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China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院长李新创表示,“美国钢铁业已非常疲弱,而且落后。保护主义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美国钢铁行业已无法满足本国的需求。”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