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2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月合约,以38580元/吨收盘,下跌80元,跌幅为0.2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869.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2,低于上一交易日7.95,上海期铜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527748手,持仓量减少4228手至478118 手。主力合约成交281808手,持仓量增加116手至175478手。
上海期铝价格跌幅较大。主力1月合约,以13200元/吨收盘,下跌555元,跌幅为4.03%。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699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7,低于上一交易日8.14,上海期铝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65068手,持仓量减少11846手至736304 手。主力合约成交294782手,持仓量增加9292手至187476手。
上海期锌价格下跌。主力1月合约,以19380元/吨收盘,下跌380元,跌幅为1.92%。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432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7,低于上一交易日8.01,上海期锌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732998手,持仓量减少20678手至532054 手。主力合约成交434130手,持仓量减少668手至253280手。
上海期铅价格下跌。主力12月合约,以16355元/吨收盘,下跌325元,跌幅为1.9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051.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7,低于上一交易日8.03,上海期铅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5842手,持仓量减少1178手至54110 手。主力合约成交23584手,持仓量减少3090手至25756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2610元/吨收盘,上涨3元,涨幅为0.12%。
全部合约成交5938216手,持仓量减少79274手至2970682 手。主力合约成交5090916手,持仓量减少63546手至2047804手。
【股市行情】11月2日消息,今日两市再次陷入弱势走势,盘中伴随多次恐慌盘释出,沪指回到3100点附近盘整,创业板走势恶劣,回吐昨日涨幅,盘中刷新周一低点。热点依旧集中在少数几个板块之上,总体而言市场情绪谨慎,黄金股受益大涨。午后,三大股指依然呈现低位震荡格局,沪指尾盘再度下行,3100点盘中一度失守。截止收盘,沪指报3102.73点,跌幅0.63%,创业板报2146.40点,跌幅1.38%。个股再度分化,整体跌多涨少,两市800余股上涨,涨幅5%以上的有近百股,30余股跌4%以上,个股分化可见一斑。成交量方面,两市昨日成交4838亿,今日两市合计成交5440亿,较昨日放量。
二、国内焦点
市场重心大概率回归基本面 铜变盘时点来临
近期,铜价走势较前期明显转强,上周沪铜主力合约期价涨幅一度达到3%,从10月31日盘面来看,铜价继续上涨动能已略显不足。宏观方面,美元振荡走强、全球宽松预期边际上减弱将继续施压铜价。基本面方面,尽管短期需求改善预期开始带动库存去化加速,但可持续性仍然存疑。中长期来看,铜基本面存在进一步走弱的可能,短期需求改善预期一旦落空,全球铜显性库存或重回升势。本轮铜价上涨行情已接近尾声,中期做空机会将逐渐凸显。
海内外增产预期强烈
WBMS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球精炼铜产量约为1568万吨,同比增长4.5%。全球铜矿扩产的趋势短期料难逆转,铜精矿TC/RC费用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压力。尽管近期部分贸易商刻意打压现货铜精矿TC/RC费用,但这种局面难以延续,主要是全球铜精矿过剩的状况目前仍在加剧。受加工费上涨的刺激,叠加经营环境的阶段性转好,海内外铜冶炼厂增产预期较为强烈。目前国内铜冶炼厂整体产能利用率已上升至80%,预计随着部分冶炼厂检修的结束,产能利用率恐进一步提高,年末国内精炼铜产量或再创阶段新高。目前海外铜冶炼厂产量回升也较为明显,年底海外精炼铜产量增速或将超过国内。总体上看,全球铜供给仍将持续扩张。
年末需求改善预期恐落空
国内铜加工与压延环节扩张在即,需求改善预期笼罩市场,中下游库存重建仍在延续,但这种建立在预期之下的需求提振基础似乎并不牢固。从终端需求来看,电源与电网投资转弱迹象明显,前期大量投资的透支、地方政府与民间投资跟进的滞缓,年底电力投资增速下行的压力恐有增无减。国内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由地产带动的铜需求也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制造业投资依然处于下行周期,当前部分原材料价格的疯狂上涨将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形成较大的减利影响。总体上看,铜终端需求下行风险依然不减,年末需求改善预期落空的概率较大。
显性库存去化提速
截至10月28日当周,国内铜显性库存合计约57.2万吨,较上周下降约4.6万吨,其中上期所铜库存下降1.5万吨至10.2万吨,保税区库存下降3万吨至47万吨。目前国内铜显性库存已降低至年内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一波国内铜显性库存去化提速,主要是由需求改善预期所驱动,实质上并不是供需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逆转,一旦需求改善预期落空,显性库存将由降势转为升势。目前库存去化背后的风险已在不断积聚,这种风险可能会在预期落空之后迎来集中爆发,届时库存跳增的状况恐再度出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一波铜价上涨正在接近尾声。目前在资金驱动下,铜价与基本面的背离正在不断扩大。年末市场重心回归基本面的可能性较大,铜价也将迎来一波较大的回调。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以逢高沽空为主,沪铜主力合约可在39000元/吨之上适量布局空单。
供需相对平衡 螺纹钢盘整等待指引
预计后期钢市供应和需求皆下滑,其中需求方面的下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的用钢上,相比之下,基于汽车产销两旺以及政策年末到期的实际情况,预计汽车行业的用钢需求仍能继续保持增长。整体上,钢材供需维持相对平衡状态,钢价将延续振荡走势。
钢企开工稳中有降
经旺季产量释放,1—9月,累计粗钢产出突破6亿吨,较2015年同期钢产仅有500万吨的差距,累计减产幅度已降至1个百分点以下。对于1—11月粗钢产量的预期,我们认为仍将呈现近年同期四季度下滑的规律性。一方面,随着9月原料大涨导致炼钢利润不断压缩,我们持续跟踪的华东华北地区炼钢利润由9月初的获利150—300元/吨,降至目前利润维持在正负100元/吨范围内,其间全国样本钢企盈利面从80%上方降至50%下方。由此可见,目前钢企的利润情况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另一方面,9月下旬中钢协发文要求煤企增加煤炭供给,1—9月原煤减产超过10%,煤炭供应紧张不言而喻,通过我们走访煤炭企业获悉,短期煤炭供应增量有限,叠加汽运涨价、铁路线路检修导致煤炭运输不畅,共同决定了钢企炼钢原料的短缺,截至10月下旬,已有2家钢企声称因原料短缺而关停高炉。
下游用钢分化加剧
在旺季需求之下,1—9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延续前8个月止跌反弹走势,且在前期增速水平的基础上扩大0.4个百分点至5.8%,同样好于我们此前的预期水平。但基于9月房屋各项指标的表现,我们对四季度地产投资增速保持反弹持悲观态度。对比1—9月地产投资增速的连续企稳反弹,基建投资增速则呈现连续下滑,1—9月基建投资增速再度下滑0.4个百分点至17.92%,为年内仅好于1—2月增速的次新低水平,这与我们的预期水平相差2个百分点。但我们认为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下滑的状况在四季度不会延续,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GDP增速全年维稳6.7%需要地产与基建投资增长的驱动,十一期间楼市调控释放地产投资收紧的信号,因此想要维持目前的增长水平则需加大对于基建的投资力度,从9—10月发改委加快基建批复节奏可以看出国家促进基建发展的决心。
由于9月以来黑色金属板块的走势受原料端尤其是煤焦影响明显,因此建议短周期振荡操作更多跟随煤焦价格变动而同步进行。套利方面,基于钢材下游需求行业的表现分化,11月板材强、建筑材弱仍是大概率事件,由于目前螺纹钢热轧价差已经处于相对高位,因此不建议继续在高价差位置介入,建议稳健操作逢价差收敛后介入。
供应紧张 沪锌奋力向上
10月末锌价结束高位振荡格局,再度开启强势攀升格局,近日更是一举突破20000元/吨,触及近五年以来的新高,全年涨幅超过60%。近1年以来,锌价上涨的逻辑也较为通畅,即原料短缺且缺口无法随着锌价上涨而提供更多供应量。因而从该逻辑的角度来考量,我们认为,锌价还有上涨的空间。
锌精矿短缺短期内无法改变
正常供应跟随价格变动的逻辑通常是:价格上涨带动矿山增产——矿山供应增加使得矿山愿意给更高的TC——从而吸引冶炼厂增加开工率——在消费稳定的情况下,市场出现过剩或此前的缺口收窄——最终导致市场再度回归平衡。
从历年来锌价与国内加工费(TC)走势可以看出,价格通过调节产量对TC进行作用。然而,自今年开始,价格却失去对TC的调节作用,即原料端存在产能瓶颈,矿山面对高价也无法给出更多产量或给出增量之后市场仍旧短缺。
近期,频频有境外矿山表示考虑重启或增产,在此我们也将其预计增量进行罗列。即使算上这部分重启及增产,我们认为2017年全球锌精矿市场仍存在40万吨/年的缺口。
加工费加速下滑
经过三个季度的消化,目前国内冶炼厂原料库存较低,加工费更是在10月后加速下滑,目前南方地区加工费报至4100—4300元/吨,北方地区普遍报至4500—4600元/吨,有部分冶炼厂由于无法保障原料供应而缩减日产出。由于境外矿山增产计划在2017年实现(甚至2017年下半年兑现),因而未来数月中矿山大幅增产的可能性可以排除。另外,进入冬季后,国内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矿山由于季节性因素,锌精矿生产受天气影响会出现小幅下滑。因而,在境内境外都无法快速补充的情况下,锌精矿加工费还将继续下调,未来冶炼厂由于过低加工费或过低原料库存而选择压缩产量的行为也将逐步增多。
年底为消费峰值
鉴于1—10月国内锌累计消费增速3%,且从过去五年的消费季节性角度考虑,11—12月为镀锌生产高峰,即可理解为锌消费年内的高峰期。虽然面对目前高企的现货锌价,下游企业畏高接货热情不高,但我们认为高价压缩的是下游企业的常备库存量,而并不会影响到终端订单。因而在宏观面不出现大幅调控的情况下,预期消费增速保持良好。
总体来看,支撑锌价继续上涨的逻辑仍旧存在,境外矿山重启以及扩产增量需要明年(甚至下半年)才能实际体现,远水难解近渴。在加工费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国内冶炼企业逐步压缩锌锭产出,而在未来消费保持良好的情况下,缺口终于开始由原料端传导至库存去化。我们仍看好锌价,预计沪锌主力合约核心运行区域在19500—20500元/吨,考虑到资金对于锌的配置需求,锌价或进一步走强。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承压下滑,其中3个月伦铜下跌0.76%至4876美元/吨,有效企稳于均线组之上,维持住近期涨幅(此前连续六日累计涨幅达5.66%),上方反弹阻力关注4950美元/吨。持仓方面,11月1日,伦铜持仓量为32.1万手,日减328手,近期伦铜增仓上行,显示此次铜价上涨有资金推进,多空分歧加大。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11月2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升水120-升水17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38770-39000元/吨。现铜升水开盘高报且坚挺。尽管下游不改观望心态,但中间商投机热情复燃,只是成交仍偏清淡,主因持货商报价力挺令供需僵持。后市盘面若继续回调,持货商有望延续抬高升水。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701合约承压回调,尾盘收于38580元/吨,日跌0.41%,较日内高点39180元/吨下滑1.53%,日收盘价仍接近于一年来高点。目前沪铜主力合约有效企稳于均线组之上,反弹格局维持良好。期限结构方面,沪铜1612合约和1701合约呈现正价差1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上涨意愿偏强。
行情研判:11月2日沪铜1701合约承压下滑至38580元/吨,因市场对美国总统大选存在较大担忧,不过期铜回调幅度远弱于期铝,表现相对抗跌。目前沪铜有效运行于均线组之上,铜价上涨趋势仍维持良好。操作上,建议沪铜1701合约可背靠38000元之上顺势多,入场关注38300元附近,目标395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高位上涨乏力,承压回落,其中3个月伦铝下滑0.78%至1711美元/吨,目前铝价较10月的回调低点1608美元/吨回升6.4%,但其涨幅仍弱于沪铝,主要受美元走强打压,其下方技术支撑关注1700美元/吨,上方反弹阻力关注前期高点18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11月2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4530-14550元/吨,对当月升水350-480元/吨,因期铝当月午前一路下行,而现货报价较稳定,故而现货对当月升水返升,跌停之后,无锡报价集中14480-14510元/吨,上海出现14450-14460元/吨的个别低报价。跌停之前,上海普铝品牌开始流入市场,流通货源较昨日增多,无锡杭州持货商维持稳定出货,整体成交仍集中于下游的按需采购,持货商恐慌心理滋生,报价开始下调,但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几无成交。
内盘走势:沪铝多个合约纷纷跌停,其中主力1701合约封于跌停板13555元/吨,主要受铝价技术回调需求打压。但目前铝价仍有效企稳于均线组之上,技术形态偏强。同时,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12和1701合约负价差缩窄至355元/吨。
行情研判:11月2日沪铝1701合约承压重挫至13555元/吨,因短期资金关注焦点略有转移,沪铜和沪镍表现相对抗跌,且铝价持续走高后面临技术回调需求,短期追多需谨慎。操作上,建议沪铝1612合约可背靠13900元之下逢高空,入场参考13700元,下方支撑关注130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 隔夜伦锌震荡走高,报收2469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28%。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2431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1.54%。
现货方面:11月02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9670-19770元/吨,均价跌170元/吨。据SMM报道炼厂在19700元/吨以上出货,下跌后意愿降低,下游表现分歧,部分畏跌观望,另有部分入场收货,整体成交好于昨日,但依旧较淡。 锌锭整体走势依旧良好,关注今日收盘价格点,若无有效破位,则依旧维持强势运行。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报收1938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跌1.92%,持仓量253280手,成交量434130手。
行情研判:沪锌高位承压,大量多头平仓离场导致沪锌价格大幅回落。锌价依然在均线系统上方,基本面保持利好,维持做多思路。操作上建议沪锌1701合约逢低买入,跌破18515元/吨止损。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金震荡走高,报收1288.26美金/盎司,较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跌0.02%;伦敦银震荡走高,报收18.368美金/盎司,较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涨0%。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高,3点报于1293.81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45%;伦敦银震荡走高,3点报18.483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63%。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81.55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282.9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1.18%,成交量142370手,持仓量191694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155元/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4193/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跌2.59%,成交量642228手,持仓量509430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11月01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45.26吨,增2.67吨;截至11月01日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235.9吨,增17.71吨。
行情研判:受“邮件门”影响,特朗普的支持率至5月份以来首次超过希拉里,大选结果预期突变,避险资金涌入,提振贵金属价格,沪金沪银主力合约均向上突破40日均线。关注今晚的美联储11月利率决议和10月ADP数据。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282.5元/克轻仓做多,止损281元/克。沪银1612合约4192元/千克轻仓做多,止损416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三螺纹钢期货冲高回调,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610元/吨,涨3元/吨,持仓量2047804,日减仓63546。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630元/吨,涨50元/吨;广州报价3050元/吨,涨30元/吨;北京报价2610元/吨,涨60元/吨;福州报价2700元/吨,涨10元/吨。
(2)钢厂调价:2016年11月2日,柳钢以“11月1日柳钢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调整信息”为基准对广西区内部分品种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情况如下:线材价格上调30/吨,现Φ6.5mmHPB300高线表列价格为3080元/吨;螺纹钢价格上调30元/吨,现HRB400EΦ18-25mm螺纹钢表列价格为3170/吨,以上调整均为含税,执行日期自2016年11月2日。
(3)消息面:据中钢协最新数据,2016年10月中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72.02万吨,旬环比下降1.31%。 截至2016年10月中旬末,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1361.38万吨,较上一旬末下降1.92%。
周三RB1701合约反弹受阻。现货报价继续上调,但期价连续拉涨后高位出现获利盘。操作上建议,多单仍可持有,跌破2570止盈出场。
五、宏观经济
国资委提速央企“瘦身”法人单位减少两成左右
国资委正在力促央企瘦身健体,做强主业,对“僵尸企业出清”也给出时间表和路线图。种种迹象表明,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央企兼并重组正在不断加速。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针对目前央企管理层级过多,管理效率不强的现状,国资委将加快瘦身健体步伐,实现3年内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减至3至4级以下,法人层级十级以上的企业减少3至5级,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的目标。
他坦言,目前中央企业所属企业共有51573户,超过1000户的有12家。法人层级最长的达到17级,管理层级最长的达到8级,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中央企业主业不突出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不少企业经营业务过多、范围过宽,盲目铺新摊子,核心竞争力不强。”他说。
肖亚庆表示,下一步国资委要大力推动中央企业回归主业、突出主业,整合力量发展优势企业,不断增强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经营不善的辅业要下决心该出让出让、该转让转让、集中精力把主业做强做优做大。
据了解,国资委曾在2004年发文要求央企将管理层次基本控制在三级以内,虽然这次行动一度使央企层级多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只是转瞬即逝。审计署2013年在一次针对53户中央骨干企业的审计调查中发现,有45户内部层级超过4级、最多达11级。
时至今日,中央企业管理层级最多的有9级,法人层级个别企业达到了两位数,而法人单位目前是41000多家。以石油行业的央企为例,主公司为一级央企,其旗下负责运输、勘探的子公司为二级央企,给勘探子公司提供装备、材料供应的则是三级央企,供应子公司旗下还有机电、机械等子公司,还可设立不同城市的分公司。这些央企臃肿而庞大,层次过多,效率十分低下。
对此,肖亚庆表示,瘦身健体是中央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不容忽视的是,中央企业存在的管理层级过多、投资分散、主业不突出、同质化经营等问题,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凸显,严重制约着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也让央企的经营管理饱受诟病。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企重在做强,大而不强不应成为国企追求的目标,通过行政化重组,盲目产业多元化与国企高质增效是不吻合的。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不少大企业发展过程中,先是专业化,后追求多元化,又回归专业化,专业化经营是企业做强的重要方式。从央企本身来看,应立足主业,减少甚至出售辅业,大幅提升主业竞争力。
在高明华看来,央企应大幅减少管理层级,大幅减少总部人员,要明确总部的职责是方向性、战略性决策,具体经营决策权要下放,要把更多的骨干安排在一线,并大幅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同时适当减少总部员工的待遇,以激励更多骨干到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央企今明两年的目标是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7206.8亿元,同比下降1.6%;央企利润降幅较大,同比下降5.4%。
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央企相当大一部分资产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产能过剩影响,企业效益和运行质量下降得比较厉害。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提质增效将是央企的核心工作。
他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并购重组将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枢纽,强强联合、拆分重组、混合参股、关停并转、内部重组等多种方式的并购重组案例将持续涌现。未来央企重组将沿两个方向展开,一是质量效益式导向。通过兼并重组实现做优做强,因而侧重纵向整合或产业链整合。二是清理僵尸企业,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等产业还将继续推进兼并重组,去产能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
1.5万亿逆回购将到期 资金面继续改善空间或有限
11月1日,央行逆回购交易量维持在1900亿元,但因日内到期逆回购增加,仅实现净投放350亿元。不过,跨月后,资金面自我修复,加上央行继续净投放,当日市场资金面延续回暖,主要回购利率均走低。市场人士指出,短期资金面有一定回暖余地,但也需关注资本流动、存量逆回购到期及年底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资金面走向仍主要取决于央行流动性调控的节奏和力度。
净投放缩水资金面回暖
11月1日,央行再次开展19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600亿14天逆回购和3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均与上次操作持平,总交易量也与上一日无变化,但因日内逆回购到期规模增至1550亿元,故实现资金净投放350亿元,明显少于上一日的1000亿元。
不过,随着前期部分扰动因素消退,月初流动性存在自我修复的动力,加上央行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给予金融机构流动性支持,1日,货币市场流动性仍延续改善的势头,主要回购利率走低。1日,银行间市场上,3个月以内各期限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存款类机构)全线走低,其中指标7天回购利率跌19bp至2.50%。
交易员称,虽然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缩水,但大行供给依旧充裕,资金面不改向好态势,只是部分机构在借入资金时仍需要在加权价格水平上加点,以及长期限资金利率继续走高,显示资金面尚未完全恢复常态,市场情绪也有待平复。
存量高企逆回购或缩量
交易员表示,月初流动性回暖进程还存有惯性,但后续影响流动性的不利因素依然不少,在主要回购利率降至前期均值水平附近后,下行空间已有限。
按之前公开市场操作情况看,待流动性逐步恢复稳定后,央行将适量调整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逆回购交易量可能会有所下调,加上存量逆回购到期回笼的影响,金融机构能够得到的增量资金支持或有限。
按最新数据统计,央行逆回购存量已增至14900亿元,创下2月中旬以来逾8个月新高,这些逆回购将在未来一个月内陆续到期。数据进一步显示,从11月1日到11月8日,每个交易日逆回购到期量最低为1350亿元,最高达1850亿元。
交易员称,在月初资金面相对宽松时,央行可能仅对到期量进行中性甚至部分对冲,以适当控制存量逆回购规模,为未来操作腾挪空间,这会制约资金面回暖的程度,而大额逆回购到期可能还会再次造成流动性的波动。
与此同时,外汇资金流出的持续影响仍不容轻视,尤其是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升息预期上升,人民币汇率仍延续弱势,外汇占款很可能延续下滑的态势。另外,年底影响流动性的季节性因素多,机构在流动性管理时可能采取更保守策略,也会影响市场资金供给。
总的来看,短期流动性继续改善的余地或已有限,未来再现波动的风险犹存,主要回购利率降至前期均值水平附近后,进一步下行动力不足。据统计,10月份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均值为2.44%,最新利率只高于该均值6bp。
六、全球观察
2016年9月美国钢材进口下跌
数据显示9月美国进口钢材248.9925万吨,环比减少10.2%,同比减少3.2%,进口额达184亿美元。9月美国进口巴西钢材37.9671万吨,进口加拿大钢材37.6818万吨,进口韩国钢材25.7169万吨,进口墨西哥钢材22.8386万吨。
日本粗钢产量近6个月来首次同比下滑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钢铁联盟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日本国内粗钢产量为844.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5%,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下滑。
主要原因是汽车和建材用钢等日本国内需求仍不旺盛。日本钢铁联盟期待下半年与2020年东京奥运会相关的土木工程和建筑需求能拉动粗钢产量。
从钢种来看,用于汽车车身及建筑钢筋等的普通钢为638万吨,同比减少2.8%;经过提高强度等处理的特种钢为206万吨,同比增长2.9%。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