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31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38410元/吨收盘,上涨270元,涨幅为0.7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834.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4,低于上一交易日7.98,上海期铜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02342手,持仓量增加856手至461182 手。主力合约成交144230手,持仓量增加11966手至157678手。
上海期铝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12月合约,以14100元/吨收盘,上涨305元,涨幅为2.2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71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22,高于上一交易日8.16,上海期铝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735928手,持仓量增加27128手至739618 手。主力合约成交359262手,持仓量减少9794手至204846手。
上海期锌价格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19320元/吨收盘,上涨320元,涨幅为1.68%。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404.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03,低于上一交易日8.05,上海期锌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19452手,持仓量增加3970手至537664 手。主力合约成交216510手,持仓量增加16088手至229738手。
上海期铅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2月合约,以16470元/吨收盘,上涨110元,涨幅为0.67%。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072.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5,低于上一交易日7.97,上海期铅涨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4340手,持仓量增加32手至55134 手。主力合约成交25492手,持仓量减少802手至3044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主力1月合约,以2600元/吨收盘,上涨55元,涨幅为2.16%。
全部合约成交5710156手,持仓量减少65554手至3083734 手。主力合约成交4884518手,持仓量减少102748手至2108310手。
【股市行情】周一早盘,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三大股指均不同幅度走低,随后保持低位震荡。由于周末负面消息较多,使得避险情绪升温黄金板块走高。盘中沪指下探到3080点位后反弹,固此点位有企稳态势。午后券商股异动拉升,带动大盘走高翻红,沪指一度站上3100点。而后次新股龙头来伊份(58.030, 5.28, 10.01%)再次涨停6连板,带动市场气氛回升。截止收盘,沪指报3100.49点,跌3.78点,跌幅0.12%,沪指10月收涨3.2%。深成指报10704.30点,跌6.74点,跌幅0.06,创业板报2159.76点,跌5.67点,跌幅0.26%。
二、国内焦点
外交部欧洲司:中欧正就钢铁贸易问题积极磋商
10月30日,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第81次中国国际改革论坛上,外交部欧洲司副司长亓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表示,中国正在跟欧洲就钢铁贸易问题积极磋商,相信最后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并且能够促使我国钢铁产业更好的发展,就像我国光伏产业所经历的一样。
此次论坛的一个关键议题是全球化以及如何应对保护主义乃至反全球化的形势。有与会专家尤其是来自欧洲的专家提出,最近之所以出现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的趋势,跟欧美国家在全球化中利益受损有关,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全球化尤其自由贸易中获益良多,是全球化的“赢家”。因此,如果要继续推进全球化,应该考虑的要点之一是如何弥补“输家”。
对此,外交部欧洲司副司长亓玫在主题演讲中提出,欧洲目前的危机并不尽然是全球化的产物,有全球化的背景和因素,但与欧美多年来的相关政策、欧盟体系的制度设计等相关。如何定义全球化的输赢?亓玫表示很难一概而论。她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欧洲在中国市场投资非常多且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获利也很多。就贸易来说,中国的钢铁之于欧洲,是不是可以相当于巴西的大豆之于中国?(背景是,在29日的分论上,有与会人士提出,全球化框架下,虽然中国的制造业走向世界,但中国的农业遭遇了来自国外进口粮食产品的冲击,大豆尤为突出。但全球化的一大特点是资源在全球市场进行有效配置,巴西大豆的产量和生产成本等均具优势,而中国的现有耕地确实难以满足国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
对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中方是否在中欧贸易谈判中提出上述观点的问题,亓玫回答说,目前没有,而是主要强调中国的钢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而且欧洲进口之后生产出来的中高级产品最后还是主要卖给了中国,且欧洲不从中国进口这些初级钢产品,也要从别的国家进口,相对而言,中国的产品无论质量还是价格都更具优势。她分析,其实从经济层面双方可以理解,是互补的,欧洲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更多是政治层面的贸易保护主义。
尽管如此,亓玫强调,中欧之间没有大战略上的分歧,分歧更多体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层面,而且应该可以通过对话交流来解决。她表示,相信可以通过对话谈判,妥善解决好中国钢铁贸易的相关问题,并且促进钢铁产业更好发展。就像几年前中国光伏产品在欧洲遭遇反倾销一样,虽然当时确实受了影响,但转型发展到现在,中国光伏产业反而更加坚韧强劲,并融入了欧洲市场。亓玫还指出,跟以往不同,中欧关系已经是“政经交织、国内外交织”,近两年来,中欧除经贸往来外,投资和人员往来也迅速增加,去年中欧人员往来达600多万人次,超过了中美。
对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问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补充回答说,欧美对中国钢铁产品反倾销的一个关键点,是他们认为中国的钢铁企业受到了政府保护,接受了政府补贴等,不符合自由市场要求。因此,不能跟巴西出口到中国的大豆相提并论。
而钢铁产业确实因反倾销以及去产能而遭遇重创。对此,中银国际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质量和生产成本两点来看,中国钢铁产能其实都是优势产能,是有竞争力的,除了理顺市场和贸易关系外,还可以积极走出去。
成本支撑渐失 沪钢恐重回弱势格局
近期,焦煤、焦炭连续拉涨,成本推动钢价强势反弹,10月10日至10月27日,1701合约上涨259元/吨,涨幅为11.5%。对于后市,笔者认为,钢市将进入供需两弱的局面,而成本端“双焦”受政策抑制和供应逐步增加的压制,铁矿石港口库存维持高位,原料价格涨势放缓,钢材成本支撑力度也将减弱,钢价再度上行乏力。
去产能接近尾声,产量预计下滑
10月25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透露,2016年1—9月,全国钢铁企业退出产能共4000万吨,已完成全年去产能4500万吨的目标90%。10月2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今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形势。中钢协称,今年压减4500万吨过剩产能的目标预计将在10月底可以完成,并有望超额完成。2016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提前超额完成,预计后期粗钢产量会有所缩减。
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粗钢产量6817万吨,同比增加3.9%,环比微降0.58%。9月中旬以来,受成本快速上升影响,全国盈利钢厂占比由前期80%左右迅速压缩至当前的43.56%,部分钢厂已经亏损,预计后期检修钢厂将增加。
从历史数据看,高炉开工率、粗钢产量在11月才会出现明显下降。因此,我们预计2016年10月粗钢产量下降幅度有限,11月粗钢产量将明显下滑。
楼市调控,钢材需求转弱
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经济数据整体平稳,三季度GDP增速6.7%,与二季度持平。9月房地产投资增速5.8%,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但9月房屋新开工面积仅6.8%,比8月大幅下降5.4个百分点,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值。由于9月房地产销售市场火爆,国庆期间二十多个城市先后出台楼市调控政策,10月以来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预计后期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放缓。此外,今年钢市的“金九银十”旺季不及市场预期,进入11月,天气转凉,钢市整体需求转弱。
原料价格涨势放缓
螺纹钢本轮强势反弹主要是受到焦煤、焦炭强势上涨的推动。9月发改委曾多次组织大型煤企召开会议,旨在抑制煤价过快上涨,并于9月下旬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日均增产煤炭50万吨。10月13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将适当增加安全高效矿井的产能释放,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煤矿,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政策推动叠加利润刺激,后期煤炭供应逐步增加将抑制煤、焦价格。铁矿石当前港口库存维持在1亿吨左右,相对偏高的库存也将压制铁矿石价格。当前原料现货价格涨势明显放缓,钢价成本支撑力度将减弱。
整体而言,11月钢材市场将维持供需两弱格局,而当前原料价格涨势明显放缓,前期由原料端推动的钢价强势反弹或将接近尾声,钢价再度上行发力。此外,一旦煤炭先进产能大量释放,煤焦价格或将受到打压,螺纹钢、铁矿石或将步入下跌通道。
一切转眼皆成空 基本金属大玩家几乎都已“销声匿迹”
因全球生产过剩,中国对金属需求趋缓,加上基金表现不佳,投资人纷纷撤出资金,那些专门投资基本金属的大牌对冲基金如今几乎都消失了。
Red Kite Group的资产规模为22亿美元,一直在业界屹立不摇;不过,研究机构eVestment指出,在资料库8,000多支对冲基金中,目前专门投资基本金属的基金仅剩下3支。
基金消失也使得全球最大金属交易所的成交量锐减,据彭博汇整的数据,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今年的交易量势必将创下至少是2008年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
现年71岁的Michael Farmer 2005年共同创办Red Kite。而创办集团之前,他在金属市场交易“摸爬滚打”多年,就赢得“铜先生”(Mr. Copper)这个称号。
Farmer以前在金属对冲基金创新者的圈子,当时这个圈子红极一时,单单是一笔交易就足以撼动市场。
Tiberius Asset Management AG首席执行官Christoph Eibl表示:“基金行业冷冷清清,很多五年前看到的大牌基金几乎都不见了。”该公司管理7.5亿美元资产。
受中国需求疲软的冲击,专门投资基本金属的基金“乱了阵脚”,投资人纷纷撤离资金,因此许多基金关闭。
其中一个大基金Galena Metals Fund就在去年关门大吉,步Brevan Howard Commodities、Clive Capital LLP.等天然资源公司的后尘。
Lion Consulting Asia Ltd.的顾问Michael Lion表示:“一切转眼皆成空,金融玩家、对冲基金现在都离开我们的市场了。”Lion在金属市场待了将近50年。
虽说追踪这个行业不容易,但巴克莱(Barclays Plc)估计,截至9月份,对冲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及其他类似投资的基本金属资产,从2010年的170亿美元左右减少将近五成。
在赎回潮以及接连数年的亏损之后,Blenheim Capital Management LLC——曾经的顶尖大宗商品对冲基金和大型基本金属玩家——管理的资产自2011年峰值水平已经削减约80%,如今仅剩下15亿美元左右。
Citrine Capital Management LLC首席投资官Paul Crone说道:“假如时光回到2008年,当时有许多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将大量资金投入基本金属。不幸的是,其中许多基金已经消失了。”
Citrine Capital Management LLC是少数还在坚守的基本金属对冲基金之一。
铜价自2011年峰值已经减半,而LME衡量六种主要工业金属的指标同期降幅相似。
三、有色金属
锌:
外盘方面: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高,沪市收盘时报2405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27%。
现货方面:10月31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9200-19300元/吨,均价涨130元/吨。据SMM报道现货升水坚挺;炼厂正常出货;贸易商积极报价,市场交投一般;下游畏高观望,少数按需采购,成交一般;市场整体成交平平。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高,报收1933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1.68%,持仓量186882手,成交量346256手。
行情研判:随着冶炼企业冬季储备矿需求的增加,原料端供应偏紧态势延续。叠加人民币贬值带动国内商品资产的价格上涨,锌价走势或维持强势。操作上建议沪锌1612合约保持做多思路,回调买入,跌破18550元/吨止损。
黄金:
外盘走势: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低,3点报于1276.13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01%;伦敦银震荡走高,3点报17.860美金/盎司,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48%。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77.45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279.6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涨0.43%,成交量231556手,持仓量208032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056元/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4080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跌0.47%,成交量613624手,持仓量512058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10月30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42.59吨,增减0吨;截至10月30日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218.19吨,增减0吨。
行情研判:受美国FBI称将重启对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邮件门”事件的调查影响,增加了美国总统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黄金大幅上扬。美元指数技术面偏空,沪金主力合约MACD两线零轴下方金叉,BAR红柱增长,短线金价谨慎看多。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278元/克介入多单,止损276.5元/克。沪银1612合约4060元/千克介入多单,止损403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一螺纹钢期货减仓上行,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600元/吨,涨55元/吨,持仓量2108310,日减仓102748。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540元/吨,涨10元/吨;广州报价2990元/吨,持平;北京报价2500元/吨,持平;福州报价2680元/吨,持平。
(2)钢厂调价:2016年10月30日,柳钢以“10月22日柳钢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调整信息”为基准对广西区内部分品种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情况如下:线材价格上调30/吨,现Φ6.5mmHPB300高线表列价格为3020元/吨;螺纹钢价格上调30元/吨,现HRB400EΦ18-25mm螺纹钢表列价格为3110/吨。以上调整均为含税,执行日期自2016年10月30日。
(3)消息面:据央行公告,10月31日,央行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1900亿元逆回购,包括1000亿元7天品种、700亿元14天品种和200亿元28天品种,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2.25%、2.40%和2.55%。
周一RB1701合约减仓上行。原材料价格坚挺,成本支撑再现。操作上建议,2550上方维持偏多交易。
五、宏观经济
既然是支柱产业,房地产产业链对中国经济影响真的只有8%
火热的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大贡献?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房地产行业对中国1-9月GDP增长贡献了8%。而中金公司梁红团队对此的测算是,三季地产服务业对名义GDP增速的贡献率约为12.3%、对实际GDP增速的贡献率约为3.8%。
但以上分析都只针对地产行业本身,而房地产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整条产业链的拉动能力。
中银国际的分析师卢晓峰做了专门的测算显示,前三季度房地产产业链占GDP比重可能高达20%:
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68.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房地产行业直接占GDP的比例为6%,对GDP增速拉动约为0.22个百分点;但由于GDP生产法仅计算企业产品的增值部分,因此我们注意到建筑业占GDP的比例为6.8%,对GDP增速拉动约0.5个百分点,考虑到房建和基建比例,我们估算房地产狭义产业链合计占GDP的比重约11%,合计对GDP增速拉动约0.7个百分点。
从GDP需求端来看,2015年全国资本形成总额和最终消费支出近年占比分别为47%和51%,其中与地产经济相关的方面:
1)投资方面,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房地产业投资额占比23%。估算房地产狭义产业链占GDP比例约为 11%。此外,由于GDP资本形成总额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多记房屋销售增值部分,少记土地购置费,而后者将通过土地财政的形式最终体现为政府投资行为。
2)消费方面,2015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万亿元,同比增长10%,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13.4万亿元,其中家电类、家具类和建筑装潢材料类占比分别为6.2%、1.8%和2.3%,合计占比10.3%,扣除部分更新需求,由此粗略推算下游房地产衍生消费占GDP比例约为4%-5%。
财政方面,2015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5.2 万亿元,税收收入中与房地产相关的税种:房产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占比财政收入1.3%、2.6%和2.5%,合计占比6.3%。地方财政方面,2015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5%,占地方财政总收入(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的27%;假设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中各税收占比和中央财政相同,则与房地产相关的土地出让金与税费合计占比地方总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31.2%。
金融方面,2015年金融业占国内GDP比重为8.3%,对GDP拉动约1.13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1.5万亿元,而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23.9万亿元,占比23.6%,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分别占比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3%和7%,因此我们估算金融行业中房地产相关贡献占GDP比重约1%-2%。
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估算2015年国内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对GDP的占比约为16%-20%,大致可以拆解为:
1)房地产行业占比6%;
2)建筑及建材行业占比5%-6%(房建+土地财政支持下的基建);
3)家电、家具、家装行业占比4%-5%(扣除部分更新需求);
4)金融行业占比1%-2%(购房按揭和开发融资)。
发改委发布PPP项目实施导则 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视民间资本
PPP项目实施导则发布 明确五种合作模式
发改委: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视民间资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正式发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操作流程,明确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五种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方成立联合体投标,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项目公司。
据介绍,未来将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以及重大市政工程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推进PPP模式。在合作模式上,对于新建项目优先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DBF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方式,对于存量项目优先采用改建-运营-移交(ROT)方式。同时,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切实提高项目运作效率。
按照文件要求,对于社会资本的选择,将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两阶段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投资能力、管理经验、专业水平、融资实力以及信用状况良好的社会资本方作为合作伙伴。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视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方成立联合体投标,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项目公司。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建立PPP项目实施方案联审机制。由发改委、财政、规划、国土、价格等政府相关部门,对PPP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联合评审。在实施过程中,社会资本方可依法设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承担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PPP项目融资责任由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承担,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不应为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的融资提供担保。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未按照PPP项目合同约定完成融资的,政府方可依法提出履约要求,必要时可提出终止PPP项目合同。工程建设成本、质量、进度等风险应由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承担,定期对项目运营服务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取得项目回报的依据。
对于此次发布的文件,有关专家表示,其意义在于增加PPP项目操作的规范性及项目可信度,引导PPP项目合理化、科学化,提高项目操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可以避免操作当中的风险,减少政企间的损失和纠纷,同时减少一窝蜂包装成PPP项目的行为。
同时,通过PPP模式,可以发挥政府在项目建设与营运过程中的规划引导管理监督的作用,也可以发挥民营企业的效率高、成本低和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从而实现公共目标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以及社会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双赢。
六、全球观察
外交部欧洲司:中欧正就钢铁贸易问题积极磋商
10月30日,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第81次中国国际改革论坛上,外交部欧洲司副司长亓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表示,中国正在跟欧洲就钢铁贸易问题积极磋商,相信最后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并且能够促使我国钢铁产业更好的发展,就像我国光伏产业所经历的一样。
此次论坛的一个关键议题是全球化以及如何应对保护主义乃至反全球化的形势。有与会专家尤其是来自欧洲的专家提出,最近之所以出现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的趋势,跟欧美国家在全球化中利益受损有关,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全球化尤其自由贸易中获益良多,是全球化的“赢家”。因此,如果要继续推进全球化,应该考虑的要点之一是如何弥补“输家”。
对此,外交部欧洲司副司长亓玫在主题演讲中提出,欧洲目前的危机并不尽然是全球化的产物,有全球化的背景和因素,但与欧美多年来的相关政策、欧盟体系的制度设计等相关。如何定义全球化的输赢?亓玫表示很难一概而论。她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欧洲在中国市场投资非常多且广泛,涉及到方方面面,获利也很多。就贸易来说,中国的钢铁之于欧洲,是不是可以相当于巴西的大豆之于中国?(背景是,在29日的分论上,有与会人士提出,全球化框架下,虽然中国的制造业走向世界,但中国的农业遭遇了来自国外进口粮食产品的冲击,大豆尤为突出。但全球化的一大特点是资源在全球市场进行有效配置,巴西大豆的产量和生产成本等均具优势,而中国的现有耕地确实难以满足国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
对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中方是否在中欧贸易谈判中提出上述观点的问题,亓玫回答说,目前没有,而是主要强调中国的钢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而且欧洲进口之后生产出来的中高级产品最后还是主要卖给了中国,且欧洲不从中国进口这些初级钢产品,也要从别的国家进口,相对而言,中国的产品无论质量还是价格都更具优势。她分析,其实从经济层面双方可以理解,是互补的,欧洲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更多是政治层面的贸易保护主义。
尽管如此,亓玫强调,中欧之间没有大战略上的分歧,分歧更多体现在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层面,而且应该可以通过对话交流来解决。她表示,相信可以通过对话谈判,妥善解决好中国钢铁贸易的相关问题,并且促进钢铁产业更好发展。就像几年前中国光伏产品在欧洲遭遇反倾销一样,虽然当时确实受了影响,但转型发展到现在,中国光伏产业反而更加坚韧强劲,并融入了欧洲市场。亓玫还指出,跟以往不同,中欧关系已经是“政经交织、国内外交织”,近两年来,中欧除经贸往来外,投资和人员往来也迅速增加,去年中欧人员往来达600多万人次,超过了中美。
对于21世纪经济报道的问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补充回答说,欧美对中国钢铁产品反倾销的一个关键点,是他们认为中国的钢铁企业受到了政府保护,接受了政府补贴等,不符合自由市场要求。因此,不能跟巴西出口到中国的大豆相提并论。
而钢铁产业确实因反倾销以及去产能而遭遇重创。对此,中银国际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质量和生产成本两点来看,中国钢铁产能其实都是优势产能,是有竞争力的,除了理顺市场和贸易关系外,还可以积极走出去。
欧洲板卷市场平稳趋强 前景乐观
薄板市场,市场前景乐观,预计市场复苏将持续到明年2季度。
在本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Euro BLECH展上多数参会代表认为欧洲薄板市场前景乐观。
近日,安塞乐米塔尔和塔塔钢铁公司已宣布将热卷出厂价上调至500欧元/吨,冷卷及热镀锌板出厂价上调至600欧元/吨,市场人士预期蒂森克虏伯也将对板卷进行相同幅度的价格调整。
此次提价,主要是受成本上涨及市场供应紧张影响。今年欧洲钢厂削减产能造成近期市场供应紧张,板卷价格本就坚挺,至少有一家大型钢厂表示明年2月前的排单量已满,在加上焦煤及废钢价格节节攀升,价格上涨动力足。
另外,进口资源的竞争力正在降低。几个月前,印度冷卷在欧洲市场上表现抢眼,但在反倾销案以后,印度资源价格与欧洲本地相近,交货期更是远长于国内钢厂,因此其对国内钢厂已没有多少威胁。因欧洲钢厂上调价格,上周韩国出口商已撤回扁平材的报盘,等待市场走势进一步明朗。
中厚板市场,钢厂普遍寻求提价,价格稳中趋涨
各国市场人士对于中厚板市场走势持积极态度。虽然意大利钢厂表示在反倾销措施实施后,钢厂提价还未影响实际成交价,但在多数欧洲钢厂均在寻求提价的情况下,成交价上涨应该指日可待。德国终端用户就对未来的中厚板合同价表示担忧,预计价格将较之前上涨40欧元/吨。另外,欧洲市场上的进口资源也较为紧张,有德国贸易商报中国资源价格505欧元/吨,比荷卢的进口商曾采购韩国中厚板资源,价格为400欧元/吨,但目前已不能获得,而且韩国出口商正等待市场明朗,不急于报盘。
目前,德国鲁尔区的S235厚板出厂价为490欧元/吨,进口资源报价为420-430欧元/吨(CIF,安特卫普),均暂时持稳。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