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综合废料行情 > 油市早报:原油库存下降 油价上涨
油市早报:原油库存下降 油价上涨

发布时间:2016-09-22

美国原油库存意外连续第三周下降, 原油期货价格周三收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割的WTI美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29美元,或2.9%,收于45.34美元/桶。伦敦洲际交易所11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95美分,或2.1%,收于46.83美元/桶。

有市场人士猜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定于9月28日在阿尔及利亚召开的非正式会议将被视为一次“正式”会议。据辉立期货集团(Price Futures Group)的高级市场分析师菲尔·弗林(Phil Flynn),如果这种猜测属实,那么“在此次会议上宣布一项重大政策的可能性就会大幅上升”。他说:“在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暗示将可达成限产协议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协议真有可能达成。”

俄罗斯的OPEC常驻代表弗拉基米尔·沃隆科夫(Vladimir Voronkov)曾在此前表示,俄罗斯支持达成一项为期一年的协议以稳定原油市场。但是,并非所有市场人士都看好此事。SEB Markets的首席大宗商品分析师Bjarne Schieldrop就称:

“我们还是不认为OPEC和俄罗斯将可达成产量冻结协议,更不认为它们将可达成减产协议。”

另一方面,即使能够达成产量冻结协议,原油市场的基本面也几乎不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大多数OPEC成员国目前的原油产量都正处于或是接近于其最高纪录。OPEC成员国尼日利亚周三发表官方声明称,该国政府正不断努力,以推动尼日尔三角洲的交战状态尽快结束,并重振该国萎靡不已的石油产量。在石油生产设施受到一系列密集的袭击之后,该国产油量已跌至几近30年新低。

而本周三,另一OPEC成员国利比亚已恢复出口了。据外媒报道,一艘油轮从利比亚的拉斯拉努夫港(Ras Lanuf)驶向意大利,这是两年以来该港口出口的第一批船货。不过,市场人士并不是很担心其对市场的影响。交易公司OANDA的资深市场分析师哈雷(Jeffrey Halley)认为,鉴于利比亚局势暂不明朗,后续效应不会很大。

周三,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截至9月16日当周原油库存录得减少620万桶,预期值为增加335万桶,前值为减少55.9万桶,连续三周录得下降。知名金融博客零对冲(Zero Hedge)评论称,早前API意外下滑700多万桶后,EIA原油库存也同样大幅下滑,市场怀疑这可能是受到汽油输油管Colonial Pipeline泄漏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利好油价;但与此同时,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录得增长,精炼油连续6周录得增长,美国原油产量连续两周增加,或许在传达不一样的信号。

此外,近期,美国能源部还发布了题为《美国石油战略储备的长期策略评估》报告。在报告中,美国能源部表示,希望将美国原油库存量从目前的7亿桶下降至5.3亿桶至6亿桶的范围内。如果此项政策开始实施,美国原油库存量的降幅可能高达1.7亿桶,这些消耗掉的原油库存最终都将直接进入原油市场。

美国能源局还表示,将把原油租赁库存量从美国整体商业原油库存量数据中排除掉,这意味着尽管这部分开采出来的原油储存在仓库中,但是只有在运输至官方指定仓库后才能被计入统计数据。

美国原油库存量对原油价格的短期影响较大。过去几个月中,市场人士密切关注美国原油库存量等核心指标来判断未来原油价格走势。分析师认为,此举是为了减小美国原油库存量大幅下降后对原油市场价格的冲击。此项政策的意图是为了降低官方统计的美国原油库存量数据,以此创造出一种原油库存量被消耗的错觉,从而刺激原油价格上涨。

但是,这种人为操纵的政策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市场风险。拉低美国原油库存量后,即使这部分库存下降是由于真实需求消耗的,短期内大量消耗库存将会导致原油市场供应量大幅上升,这很可能导致原油期货价格大跌。

标签:

扫描关注废纸价格微信小程序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