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金属行情 > 09月19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09月19日废金属行情晚报

发布时间:2016-09-19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上涨。主力11月合约,以37230元/吨收盘,上涨590元,涨幅为1.61%。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671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97,高于上一交易日7.86,上海期铜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69642手,持仓量减少16738手至450134 手。主力合约成交158336手,持仓量减少12166手至187816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1月合约,以11915元/吨收盘,下跌10元,跌幅为0.08%。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566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61,高于上一交易日7.58,上海期铝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47766手,持仓量增加7896手至589650 手。主力合约成交76484手,持仓量增加1922手至227986手。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1月合约,以17525元/吨收盘,下跌95元,跌幅为0.54%。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235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4,低于上一交易日7.86,上海期锌跌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336258手,持仓量减少386手至538692 手。主力合约成交214076手,持仓量增加1960手至265858手。

 

上海期铅价格上涨。主力11月合约,以14250元/吨收盘,上涨190元,涨幅为1.3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1892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3,高于上一交易日7.44,上海期铅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1704手,持仓量增加1720手至35672 手。主力合约成交6812手,持仓量增加1438手至15350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下跌。主力1月合约,以2239元/吨收盘,下跌21元,跌幅为0.93%。

全部合约成交3397646手,持仓量增加139342手至4037058 手。主力合约成交3195102手,持仓量增加128082手至3369950手。

 

【股市行情】周一早盘,沪深两市微幅高开,开盘后沪指走高,创业板强势盘中涨逾1%,盘中核电板块爆发,而后沪指呈现窄幅震荡走势。午后开盘,沪指延续窄幅震荡直至收盘。盘面上,题材股表现活跃,股指今日呈小幅上涨趋势。截止收盘,沪指报3026.05点,涨23.20点,涨幅0.77%,深成指报10557.25点,涨103.01点,涨幅0.99%,创业板报2165.21点,涨20.65点,涨幅0.96%。

 

二、国内焦点

 

热轧价格弱势难改 成交不佳


钢联资讯消息,18日全国24个主要城市热轧价格弱势难改,全国均价2815元/吨。其中最大涨幅40元/吨。18日市场价格整体弱势运行,市场成交量依然较差,部分商家有降价出货的想法,就短期看,钢厂价格仍处于高位。对于后期市场,商家表示目前市场上“金九银十”仍未得到体现,对于后期市场看空者居多,因此预计今日价格仍将继续弱势盘整。


上海热轧:18日上海热轧板卷市场价格趋弱运行,市场成交继续走低。截至发稿,1500mm普碳钢卷主流报价2700-2710元/吨,1800mm宽卷报价在2700-2710元/吨。低合金1500mm主流报价2830-2840元/吨,1800mm低合金报价2830-2840元/吨。18日上海市场热卷现货相对平稳,商家开盘维持上周末走势,但节假日期间的钢坯价格回调给市场带来一定的销售压力。至午盘,市场成交量依然较差,部分商家有降价出货的想法。但由于钢厂与市场价仍处于倒挂之中,商家压低出货的想法依然较低。就短期看,钢厂价格仍处于高位,市场资源开始逐步增加。照此预估,短期的临界点过完后,后期压力将会逐步增加。


上周京津冀热轧价格持续下挫,且心态受到较大冲击,下游用户持币待购,中间需求更为持续萎缩,前期库存偏大、对后市看好的贸易商,也被动加入空方阵营,暗降或批量优惠的情况增加,价格底部持续下移。中秋三天假期,市场到货但出货较少,整体库存继续增加。据我网统计,(9月9日-9月18日)京津冀15家热轧钢厂22条产线实际生产量119.89万吨,产量较上周上升0.25万吨;产能利用率92.48%,较上周上升0.19%。经过近两周期货的持续下跌,杀跌动能明显减弱,但反弹意愿不强,无疑与市场资金面趋紧有关,中秋、国庆连续长假,给市场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场库存成本多在2800-2850元/吨,而市场跌至2750元/吨一线,已经出现明显倒挂,商家压力较大,虽然钢厂仍有利润,但后期接单情况转差。短期压力较大,预计本周市场将以弱势盘整来消化资金和库存方面的压力。


乐从热卷:18日乐从热卷价格继续走低,截止目前,主导钢厂4.75mm以上普卷价格在2750元/吨,2.75mm卷价格在2920元/吨之间,较上周末回落100元/吨左右。市场方面,上周受黑色期货及钢坯连续下跌的拖累,市场开始回调模式,部分有货的商家利润丰厚心态不稳,价格下调幅度较大;也有部分商家对后期行情较为看好,价格保持高位。中秋节后价格继续下跌,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市场成交较差。库存方面,中秋节期间,柳钢、燕钢、中铁、建龙等资源有少量到货,市场样本仓库入库量小于出库量,整体库存略有下降。同时8月份中后旬本地价格与北方价格持续存在倒挂现象,北方钢厂资源更倾向与发往华东市场,按照正常到货周期,9月后期北方钢厂到货情况有限,因而综合目前来看,本地热卷价格或将继续以弱势盘整为主。

 

沪铜价格不再一味追随伦铜 套利机会隐现


近些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和消费国,对铜的需求已经成为影响全球铜价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加,沪铜价格不再一味追随伦铜,而表现为互相影响。由此,带来了套利机会。


跨市套利分为实盘套利和虚盘套利。实盘套利的理论基础是现货的进出口贸易,利用商品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实物贸易结算,从而获得价差收益。虚盘套利则是基于在正常的进出口贸易下价差偏离正常水平,这时,交易者通过在两个市场间进行期货套利,即购买相对价格较低的合约,卖出相对价格较高的合约,在价差趋于正常时平仓,从而获得低风险利润。


了解跨市套利原理后,就可以通过测算正常进出口贸易情况下国内外现货铜之间的合理价格比值,也即是均衡值,挖掘跨市场套利的机会。受到现行政策法规的制约,通常用实物进口成本来衡量该均衡值。如果不同市场的价差超过进出口费用,则存在跨市套利的机会。


一般来说,铜进口成本=(LME三个月铜+现货三个月升贴水+运费CIF)×汇率×(1+增值税)+杂费。上述公式中,按当前市场价格测算,LME三个月铜报价4900美元/吨,现货三个月升贴水为-12.25美元/吨,CIF为45美元/吨,在岸人民币汇率为6.68,增值税率为17%,杂费一般为150元/吨。如此,铜进口成本=(4900-12.25+45)×6.68×1.17+150=38702.4(元/吨)。二者理论比值为38702.4/4900=7.898。


通过计算可知,沪铜与伦铜比值上限为7.898,当两个市场的比价超过7.898,会出现正向套利的机会。反之,比价低于7.898,说明现货商进口无利可图,他们会选择少量进口甚至不进口。届时,国内逐步产生供应缺口,进而推升沪铜价格。直到进口有利可图,将LME铜运回国内,两市比价才会重新回到7.898。


我国铜资源匮乏,需大量进口,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国家政策上也不鼓励电解铜、废杂铜等的出口,一直以来,国家都实施进口零关税、出口5%—10%关税的政策。所以,我国的铜跨市套利基本是正向套利,即买伦铜抛沪铜,即使套利失败,最后也可将其转变为现货进口交易进行实物交割,十分安全。


由于沪伦比值变化较大,近些年来,市场会出现沪伦比值明显低于均衡值的现象,交易商一般选择反向套利。反向套利风险在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将有大量抛空盘,容易成为国际大型对冲基金的挤仓对象。不过,其仍然不失为一种低风险的稳定盈利模式,尤其当两市长时间比价偏低以及沪铜合约巨幅升水结构同时出现,反向套利会就会迎来获利机会。


正是市场的正向套利和反向套行为,使得沪伦比值得到调节,围绕均衡值上下波动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我们也可以关注和利用港交所伦敦迷你合约进行套利。由于迷你合约是以人民币计价,其可以较大程度地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不过,目前港交所和上期所之间的套利受限于合约成交规模,交易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后期成交规模提升,其会是跨市套利的一个有效工具。


综上所述,套利交易其实就是利用两个市场上同一种商品之间不合理的价差关系来获利。过去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期货市场只是一个相对新兴且封闭的市场,只要投资者深入了解市场并耐心观察,就可以通过这种跨市场套利获利。

 

地产低迷谋转型 铝材企业掘金交通“轻量化”蓝海


原本主要应用于建筑地产的铝材,在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轻量化市场中找到了新的蓝海。


传统建材在房地产方面的运用增速放缓,因而铝材行业也在交通领域布局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铝业(601600,股吧)协会会长曾黎滨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称。9月8日,在第五届国际交通用铝应用发展论坛上,中铝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丕植用数据揭示了这个行业的前景,“车用铝板需求在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


除了在传统交通领域运用广泛,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也想披上“轻量化”外衣;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国内一些工业铝加工设备企业也“跃跃欲试”。就在前不久,中国忠旺也首次宣布向“轻量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铝材“轻量化”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面临价格较贵、缺乏标准型材库、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国内外设计理念差距大和材料研制应用一体化发展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对此,曾黎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倘若能真正实现铝材料上、下游相关产业“牵手”,各个环节信息和需求将会加速融合,对铝材产业链发展是一种有效推动。


需求“换挡”促企业转型


铝行业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建筑地产、电子电力以及交通运输,根据安泰科统计,2015年以上三大领域占原铝消费的比重分别为33%、14%和12%,而铝的衍生品铝合金是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材料基本工业。


随着地产行业陷入低迷,建筑对铝的需求逐渐萎缩。而在汽车、航空、船舶、轨道等交通领域,铝材产品正成为“新宠”。


赵丕植介绍,车用铝板需求在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到2020年,全球需求量将达到250万吨,中国约30万吨。而在几天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制订的方案中,也提出了用3年左右的时间,力争实现扩大铝应用至600万吨的目标。


在曾黎滨看来,如今,传统建材在房地产方面的运用增速放缓、趋于饱和。因而,布局交通“轻量化”也是铝材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有效措施。


与此同时,巨大的市场“蛋糕”也驱使着铝企不断加快脚步抢占市场,转型升级。


就在前不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忠旺获悉,其提出向“轻量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而其位于天津的高附加值铝压延材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在即,正为潜在客户提供小批量的试订单产品。


除了高铁、动车等传统的交通模型,对焊接、拉弯精度要求较高的铝合金斜躺车都在中国忠旺工厂内亮相。中国忠旺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复杂的模型对压磨要求较高、制造工艺十分复杂,目前市场的需求也驱使企业不断提升对技术的探索。

 

这只是铝企在“轻量化”探索的一个缩影。赵丕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铝业公司已经具备铝合金汽车板的产业化条件,试制的汽车板材性能满足汽车公司需求。


“轻量化的运用还会影响物流企业实际收入,全铝合金挂车比钢筋挂车轻,多拉等同重量货物,减少油耗,年均节省8万~12万元费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左新宇说。


掘金蓝海仍需“补血”制造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的交通领域,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火热也让铝材企业看到了机会。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执行总监贾安祥称,铝合金用在新能源汽车可提升效率、降低油耗和节能减排,全铝车身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不过,轻量化虽是一片前景巨大的“蓝海”,但仍有许多瓶颈待突破。


曾黎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铝合金的发展虽前景巨大,但仍然面临制造水平较弱、国内缺乏材料设计、加工、装备制造方面的核心技术和人才,与国外设计理念差距大及材料研制应用一体化发展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除了普遍性的问题,江阴晟博瑞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韶华称船用铝板有耐腐蚀性差、自动化焊接设备缺乏等问题。


“目前铝合金在航空工业的单机用量有所下降,但对铝材性能要求在提高。”航空工业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要建立起航空铝合金体系,还需要利用国内的装备条件和工业技术积累,最终实现高端铝材的国内自主保障。


此外,因为一次性投资较高、应用率较低问题,运用在大型货物物流运输的全铝合金挂车目前在欧美和日本的应用率分别达70%和90%,而这一数据在中国仅为2‰。对此,左新宇称,应和金融机构、个体物流平台化推出物流企业承受范围内的铝合金挂车金融支付产品,降低用户购买门槛。


“除了行业的努力,铝材发展也需要政策推动,进一步加大铝合金推广应用。”谈及未来,赵丕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曾黎滨则称,铝材应用涉及方面多、牵扯行业范围广,因而需要上下游企业、装备制造企业、深加工企业多方“牵手”,打破信息不对称、人才不完善、技术待突破等问题,抢滩“蓝海”,探索出一条铝材在中国的应用发展之路。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震荡下滑,部分削减假期间录得的涨幅,其中3个月伦铜微跌0.4%至4756美元/吨,目前伦铜运行于M60和M200均线交织处,震荡走势还未扭转,上方反弹阻力关注4800美元/吨。持仓方面,9月15日,伦铜持仓量为33.5万手,较14日增加4611手,上周伦铜增仓上涨,显示低位多空分歧加大,且多头做多信心有所攀升。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9月19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升水80-升水12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37160-37240元/吨。今日为1609合约交割日前最后交易日,持货商报价针对1610合约。隔月基差在10元/吨左右,维持交割水平。开盘好铜对1610合约报升水120元/吨,平水铜报升水90元/吨,基本与节前持平。现铜升水偏坚挺,令贸易商买货热情萎缩,同时下游节后观望情绪显著,对当前盘面跳涨并不追捧。日内成交整体清淡,市场等待换月后报价稳定。

 

内盘走势:沪铜主力合约1611合约跳空高开至37100元/吨,尾盘进一步走高,收涨至3723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上涨1.36%,接近于日内高点37240元/吨,回到一个月前的水平。期限结构方面,铜市呈现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10合约和1611合约转为正价差3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上涨意愿偏强。

 

 行情研判:节后首个交易日,沪铜1611合约高开收涨至37230元/吨,主要受中国8月一系列经济指标集体好转提振,同时伦铜库存暂停持续增加之势,减轻了对铜价的打压,建议沪铜操作思路进一步转变,1611合约可背靠36600元之上逢低多,入场37000元,目标380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延续窄幅波动,交投仍十分清淡,其中3个月伦铝微跌0.06%至1575美元/吨,令伦铝勉强运行于M60附近,但短期伦铝RSI指标跌至超卖区域,需警惕技术修正需求,下方支撑关注1550美元/吨,上方反弹阻力165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9月19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2400-12430元/吨,对当月贴水20元/吨至平水,无锡成交集中12400-1245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2400-12440元/吨。节日期间到货较少,加之9月21日开始实施车载限重新规则,市场担心铝锭到货量受到影响,中间商接货意愿积极,部分为下游提前备货,市场接货意愿的积极,助长持货商的挺价意愿,日内整体成交活跃,市场难寻合适货源。市场的担忧心态或将助推明天换月后铝价的高升水。

 

内盘走势:沪铝1611合约围绕11920元/吨附近窄幅波动,尾盘整理至11915元/吨,较昨日收盘价微涨0.34%。目前沪铝仍运行于均线组之下,短期下跌风险犹存。同时,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10和1611合约负价差略维持于285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下跌意愿仍较强。

 

行情研判:节后首个交易日,沪铝1611合约振荡微涨至11915元/吨,表现远弱于其他基本金属,受国内铝市供应压力增加打压,鉴于沪铝偏空格局未改,建议沪铝1611合约可背靠12050元之下谨慎持空,目标参考11800元/吨。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震荡走高,收报2215.5美元/吨,跌0.72%。今日亚市伦锌震荡走低,沪市收盘时报2217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持平。

 

现货方面:9月19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7610-17710元/吨,均价跌90元/吨。据SMM报道,锌价小跌炼厂惜售;贸易商正常报价,普通0#货源偏少,双燕0#,会泽0#货源较稳定,市场以长单交付为主。锌价回调,下游恢复部分采购,采购积极有所提高;市场整体成交一般。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报收175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26%,持仓量265858手,成交量214076手。

行情研判:美指上扬,市场加息预期升温,使得有色金属价格在宏观格局的选择上已进入偏空期。国内精炼锌加工费及镀锌需求方面均维持稳定,需求未见大幅增加。从技术上看,DIFF和DEA也在9月9日出现死叉并且BAR柱线在0轴下方逐级增长。操作上建议沪锌1611合约17510元/吨抛空,止损17740元/吨。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金震荡走低,收跌0.33%,报收1309.97美金/盎司;隔夜伦敦银走低,跌幅1.02%,报收18.780美金/盎司。今日亚洲盘伦敦金震荡走高,收涨0.49%,3点报于1316.51美金/盎司;伦敦银大幅走高,涨幅1.72%,3点报19.104美金/盎司。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83.55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284.5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0.51%,成交量84438手,持仓量321814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4227元/千克,盘中震荡走高,报收4284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涨0.45%,成交量373100手,持仓量602938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9月18日黄金ETF持仓量为942.61吨,日增0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1272.98吨,日增0吨。

 

行情研判:美国宏观经济数据乐观,核心cpi指数创2008年以来新高,暗示美国通胀在稳步上升,美联储年内加息预期提高,贵金属价格承压。操作上建议沪金1612合约284.3元/克抛空,止损286.3元/克;沪银1612合约4270元/千克附近抛空,止损4310元/千克。

 

四、钢材市场

 

国内期市:周一螺纹钢期货低开高走,RB1701合约终盘报收2239元/吨,跌21元/吨,持仓量3369950,日增仓128082。


(1)现货市场:20mm HRB400螺纹钢上海报价2350元/吨,跌10元/吨;广州报价2660元/吨,跌20元/吨;北京报价2430元/吨,跌10元/吨;福州报价2330元/吨,涨10元/吨。


(2)钢厂调价:9月19日,黑龙江建龙对哈尔滨市场建筑钢材产品价格调整如下: 螺纹价格下调40元/吨,调整后HRB400EΦ18-25mm螺纹执行价格为2405元/吨,12-14mm在基准规格上加价70元/吨,28-32mm加价70元/吨。 以上均为理计含税现款价,执行日期自9月19日起。


(3)消息面: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64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5.6%,最低为下降0.3%。


周一RB1701合约低开高走。现货价格连续三天下调,挤压掉利润的同时也打压了终端采购心态。操作上建议,2260附近短空,止损参考2300。
 

五、宏观经济

 

央行加大资金投放保障跨节流动性 暂停14天逆回购


中秋假期后的首期公开市场操作,央行便加大了资金投放力度,昨日开展了高达27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较节前最后一期增量逾6成。但央行却悄然暂停了14天逆回购,仅保留了7天和28天期品种,在加大国庆节前资金供给的同时,也调整了流动性供给期限结构。


据央行公告,9月1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27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1500亿元7天品种和1200亿元28天品种,中标利率继续持平于2.25%和2.55%。


这意味着,连续开展近3周的14天逆回购宣告暂停。此前的8月24日,央行重启了14天逆回购,其后每个交易日均有操作,但为何在中秋假期刚结束,却突然不见14天逆回购的身影?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此举为国庆假期前的正常流动性调控举措。因为随着国庆假期临近,14天逆回购的期限已不能满足国庆资金需求,加之央行上周重启了更长期限的28天逆回购,因此14天逆回购被暂停也在预期之中。


DM金融同业报价平台研究员龚陈亮昨日告诉记者,14天逆回购被暂停,对央行资金的投放成本并未造成较大影响,此举或是央行基于国庆假期到期资金的安排考虑。


由于昨日仍为非银行类机构假期,故当天货币市场总成交量有所减少。据交易员反映,昨日银行间市场资金仍呈现均衡偏紧态势,资金面紧张态势持续到午盘才略有缓解,当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涨跌互现。


同时,昨日早间公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则全线飘红。18日,隔夜Shibor利率继续领涨,当日上行了1.20个基点至2.1400%。其次是期限跨越国庆假期的1月期Shibor利率,昨日上行了0.36个基点,显示资金面压力仍然不小。


9月13日,央行进行了6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为今年2月5日以来首次开展此项操作,又一次拉长了逆回购期限,令货币市场主要期限资金利率有所上行。


展望本周,随着国庆假期和季末临近,货币市场有望保持紧平衡,而市场人士也认为央行仍将继续呵护国庆长假前资金面。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指出,中秋节后一般会有相对较集中的资金滚动需求,叠加缴准、季末、MPA考核、国庆假期等因素,机构仍需做好流动性管理,但从政策层面来看,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意愿仍较强。

 

发改委点题四季度稳增长主攻点:加大基建投资等、


近期国家发改委负责人的动向剧透了四季度经济工作主攻点:加大基建投资稳增长,加快改革破除投融资政策障碍,加码“双创”。


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称,在今年最后的三个多月,发改委等部门抓紧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必将呈现出“加码”之势。记者了解到,本月中下旬,国家发改委还将召开有关“双创”的专题发布会,可能会发布新的扶持政策。


发改委“加码”改革落地


9月6日-7日,徐绍史带队赴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民营经济发展开展专题调研。9月8日,徐绍史在省部级干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研讨班座谈会上作报告。9月9日,徐绍史在人民日报撰文称,中国将继续推进与世界经济体系的深度融合,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


8月31日,徐绍史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了下半年“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注重相机灵活调控”等9大工作重点。


除了徐绍史,发改委其他负责人也在全力推进改革落地。


其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组织召开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讨会,推广PPP模式以助力城轨建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支持召开会议,部署促投资补短板纵深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到河北保定,就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进行调研。


“从当前来看,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力度在加大,这使得宏观经济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国研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对上证报记者说,预计四季度各部门推进改革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李长安看来,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保证一个良好的开局非常关键。今年只剩下三个多月,抓紧出台各项改革政策,并且“加码”做好落实工作,在情理之中。


新产业或迎政策窗口期


“打造新产业,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也是关键一招。”李长安分析认为,改革、创新、打造新产业或成为四季度政策发力的重点。


徐绍史曾明确表示,下半年要坚持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积极发展培育新动能,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坚持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据悉,接下来发改委将采取措施合理扩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并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出台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同时,发改委将出台实施“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信息化规划,制定“互联网+”负面清单,编制发布“中国制造2025”十一项配套措施,发布落实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多项支持性政策。


“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上述政策‘一石二鸟’之意非常明显,其核心是围绕‘投资’破题,既稳投资促增长,更要改革创新,为战略新兴产业铺平道路。”李长安如是说。

 

六、全球观察

 

泰国开始对中国等热镀锌启动反倾销调查


应国内曼谷钢工业公司等的申请,泰国商务部于9月15日对自中国、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的热镀锌板卷启动反倾销调查。


该调查涉及7210和7212项下的47个产品海关编码,调查期限一年,或可再延期半年。当地钢厂指控称,自中国进口的镀锌板卷倾销幅度39.47%,中国台湾26.99%,韩国9.84%。同一天,泰国商务部还对自中国进口的低碳盘条反倾销税豁免进行重新审查,今年3月份终裁低碳盘条的反倾销税率12.81%-31.15%,但据说存在一些漏洞。


过去的两年,泰国加强对当地钢厂的保护措施。2014年5月17日对高碳合金盘条征收5.17%-33.98%反倾销税。2015年9月18日对自中国、韩国、中国台湾等进口的不锈钢管展开反倾销调查。今年2月4日又对进口热轧H型结构合金钢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3月4日对进口合金元素的热轧板材产品实施的保障措施延长3年,从2016年2月27日至2019年2月26日。

 

欧洲长材价格暂时持稳


上周,欧洲长材需求较上周有所下滑,这样的需求不足以支撑钢价上涨,因此欧洲长材价格暂时持稳。对于后市,市场人士看法有所分歧。有市场人士认为鉴于市场供应趋紧,钢厂排单量较满,未来几周市场价格应该能实现上涨。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受9月废钢价格下滑的拖累,本月欧洲长材价格将走低。目前,南欧螺纹钢交付价为380-385欧元.吨,网用线材交付价为380-390欧元.吨;北欧螺纹钢交付价为440-455欧元.吨,网用线材交付价为450-470欧元.吨,均环比保持稳定。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