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2
印度尼西亚垃圾成灾,其中15%的垃圾是塑料,为减少塑料垃圾,印尼政府考虑对塑料瓶征税,但这个对策恐怕得不偿失。
塑料垃圾是印尼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沙滩上随处可见丢弃的塑料瓶、塑料袋堵塞水道、垃圾桶装满速食面空杯。垃圾问题预料将进一步恶化,估计到2019年,印尼制造的垃圾将比2014年多5%,而其中15%是塑料垃圾。
印尼政府将解决垃圾问题列为首要任务,今年2月国会通过议案,决定向塑料袋征税,国会接着将讨论对塑料包装包括饮料罐征税。这是为减少垃圾最直截了当的对策,不过却可能适得其反,乱上添乱。
在印尼乡村地区,大约3700万人喝的水来自世界银行眼中的“无防护水源”,乡民往往只是将水煮沸就饮用。城市居民仅半数享有自来水供应,另外只有2%的城区拥有下水道和净水设施。城市里工业污染现象普遍,单凭煮水是无法去除水中的化学物质,所以城市人别无选择,大多花钱买瓶装水饮用。
印尼瓶装水的市场需求量很高,约三成人口定期购买瓶装水,从2009年至2014年间,当地瓶装水的销量每年增加12.5%。
政府无法为人民提供净水,加重了人民生活负担。在东爪哇,为住家连接上管道供水系统需花费150至300美元(约202至404新元),这对每天只赚取几块钱的贫民而言是一笔沉重的开销,掏不出钱的只好另寻水源,不是打井水,就是买瓶装水。
不过长期买瓶装水,最终的花费将远超过上述管道供水连接费,占去穷人家相当大比重的家庭收入。
瓶装水是大多数百姓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即使只是对塑料瓶征收小额税金,也足以令一般人尤其是贫民感到吃不消。
根据印尼环境部的数据,每个塑料袋征税0.02美元的条例实施后,超市的塑料袋使用率降低多达25%。可想而知,塑料瓶征税也会有类似效果,但不同的是人们若因此不喝瓶装水,恐怕会引起不良后果。
据了解,印尼五岁以下儿童夭折约四分之一归咎于痢疾,而痢疾的主要肇因多为饮用了不干净的水。
既要环保但又不至于加重人民的负担,单凭征税不是解决办法。印尼政府也深知这点,它把为全民提供干净食水和搞好环境卫生视为己任,自2000年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距离达成目标还需要至少570亿美元的经费。
要让全民享干净水
或可推广水净化产品
据了解,既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兴建供水设施,实现全民享有干净用水,权宜之计是采用快速又便宜的解决办法,即推广家用水净化产品。例如,只要往水中倒入具有杀菌作用的“空气拉玛特”(Air RahMat)液体,半小时后水中微生物就会被消灭,水即可直接饮用。这个产品一罐约0.30美元,足以净化一家人平均每月所需的用水。
与其向塑料瓶征税,不如提倡这个既省钱又能保障人民饮水安全的办法。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