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0
微塑料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类。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而排入海洋环境中的塑料颗粒工业产品,如化妆品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或作为工业原料的塑料颗粒和树脂颗粒。每用1次个人护理用品,就会有5000~95000个微珠进入环境中;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
据统计,2014年海洋中微塑料数量大约为15万亿~51万亿个(微粒),重量约为9.3万吨~23.6万吨,而这仅占2010年后进入海洋的全球塑料垃圾的1%。
微塑料对海洋造成危害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有两个特点。首先是数量巨大。据估计,海洋中约有3.5万吨微塑料,占比超过总塑料垃圾数量的55%和重量的72%。再者是增速快。在过去40年中,北太平洋中部洋流中微塑料的浓度升高了两个数量级,而表面的塑料垃圾浓度则没有显著变化。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危害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微塑料可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二是微塑料比一般塑料更容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质。
世界各国应对行动
虽然目前对于微塑料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研究,但由于其尺寸小,甚至可能会进入循环系统,因此其对环境与健康的危害比大块塑料更大。为此,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纷纷采取行动,唤起公众对微塑料垃圾危害的认识,从源头上阻止微塑料垃圾产生。
此外,在2015年的世界海洋日,UNEP发布研究报告,旨在呼吁为更有效保护全球海洋环境,各国应在微塑料管理方面采取预防性措施,逐步停止或禁止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使用微塑料。
当前,许多行业部门也意识到了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美国和英国的塑料行业已经实施“除草行动”(Operation Clean Sweep)来减轻树脂颗粒对环境的损害,尤其是在运输和装运期间。
发达国家已采取立法与政策措施应对微塑料问题。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对微塑料采取的措施还多限于化妆品领域。目前看来,工业原料引发的微塑料问题仍处于研究阶段。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2006年专门设立海洋垃圾项目,旨在研究和解决海洋垃圾带来的问题,并于2011年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布了《火奴鲁鲁战略》,将塑料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废弃物。2014年~2015年,纽约、伊利诺斯、加利福尼亚州等相继通过了法案,禁止散发和销售含有塑料微珠(小于 5mm)的化妆品。2015年12月,奥巴马签署了“无微珠水法案”。
2015年,加拿大政府宣布对微珠进行全面禁止。加拿大的无微珠水法案也被提上了议程。
欧盟国家关注微塑料问题。2012年,荷兰议会通过了一项动议,要求荷兰政府同工业界接洽,商讨在化妆品中避免使用微塑料。政府允诺,将支持欧盟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微塑料。
2013年4月,德国政府和欧洲议会组织了欧洲海域海洋垃圾预防和管理国际会议,会议将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放到了优先的位置。
一些学术性较强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微塑料的分布研究。1997年以来,阿尔加利特海洋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减少海洋塑料污染,最初关注北太平洋,后扩展到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目前正在调查微型塑料和POPs 在5个主要海洋环流的分布。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目前,虽然微塑料环境与健康风险仍处于科学研究阶段,但是很多发达国家已经颁布了针对化妆品的微塑料禁令,并大多在2017年前后实施。与之相比,我国微塑料相关的研究不多,公众对微塑料了解甚少。
微塑料的分布与来源等基本事实不清楚。国内微塑料相关的研究还比较零星,尚未成为热点。可进一步在识别进入海洋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和类别,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影响,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危害的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
塑料垃圾污染严重。中国是世界上塑料垃圾排放较多的国家。下一步可加强对塑料制品和化妆品的监管控制,降低潜在治理风险。逐步禁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切断微塑料的来源;加强对塑料垃圾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处理措施,减少进入环境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同时,加强对化妆品等含有微塑料添加剂日化用品的管理。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TPU鞋料颗粒 -
面议或电议
黑色PE颗粒 -
面议或电议
半硬质PVC塑料 -
面议或电议
丙酸,尼龙,PC料,PC粉末,AC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