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9
一、行情快报
上海期铜价格下跌。主力7月合约,以35200元/吨收盘,下跌390元,跌幅为1.10%。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4569.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70,高于上一交易日7.68,上海期铜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689618手,持仓量减少4086手至759452 手。主力合约成交402516手,持仓量减少13766手至307112手。
上海期铝价格小幅下跌。主力7月合约,以12325元/吨收盘,下跌35元,跌幅为0.28%。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1539.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01,高于上一交易日7.99,上海期铝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68714手,持仓量减少9046手至623664 手。主力合约成交181804手,持仓量减少7078手至266412手。
上海期锌价格下跌。主力7月合约,以14945元/吨收盘,下跌155元,跌幅为1.03%。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1867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8.00,高于上一交易日7.97,上海期锌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00014手,持仓量减少5430手至306504 手。主力合约成交296070手,持仓量减少8156手至166442手。
上海螺纹钢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主力10月合约,以2043元/吨收盘,下跌49元,跌幅为2.34%。
全部合约成交9023394手,持仓量增加87212手至3739300 手。主力合约成交8679626手,持仓量增加79730手至3041332手。
【股市行情】5月19日消息,受昨日大跌影响今日早盘沪深两市小幅低开,不过由于昨天大盘杀跌后市场做空动能锐减,今日市场可谓强势反弹,题材股全面爆发带动沪指拉升,沪指持续在红盘高位震荡。午后开盘,稀土永磁板块大涨,临近14:00,沪指受大金融板块的拖累,上攻2830点承压回落,随后震荡走低翻绿。截至收盘,沪指报2806.91点,跌幅0.02%,深成指报9733.74点,涨幅0.4%,创业板报2037.4点,涨幅0.84%。成交量方面,沪指成交1242亿元,深市成交2516亿元,两市今日共成交3758亿元。
二、国内焦点
成本才是维系当前钢材价格之锚
与 “猴年”相对应的是,今年钢材价格亦上蹿下跳,猴性十足。这不,上半年还没有过完,就已经两次“过山车”行情,“迷你”短周期特征十分明显。其中上海螺纹 钢期货行情自去年12月低价反弹,几个月内涨幅高达8成,前几日又单周跌落13.1%,创出螺纹钢上市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现在钢材市场行情再次跃跃欲试。
虽然目前钢材价格上蹿下跳,剧烈震荡,但并非漫无边际,任性妄为。应该说,成本是维系当前钢材价格之锚,亦是多空双方博弈市场最为警惕的边界。
这是因为:钢材市场行情直接受到供求关系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相应下跌,供应压力越大,价格跌落越多。反之,市场供不应求,价格相应上涨,越是货源紧缺,价格涨幅越大。
在目前钢材需求相对稳定,而钢铁产能释放具有极大伸缩弹性的情况下,钢材市场供求关系便受到钢铁企业产能释放的极大影响。钢铁企业越是增加钢材产量,市场供应压力越大;反之,钢铁企业普遍减产,市场供应压力亦越小,甚至出现工业短缺。
既然现阶段钢材产量决定供求关系(需求相对稳定),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涨跌,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决定相关企业产量增减变化呢?这个因素就是该行业的中位成本。 换言之,今后一段时期内,钢材产量增减与否?市场供求关系走向如何?主要取决于钢铁行业的中位成本,取决于销售价格高于、等于、低于其中位成本,取决于其 销售价格距离中位成本距离的远近。这是今后市场行情的主导因素。如果行业产品平均销售价格较多低于中位成本,该行业将出现大面积亏损,相关企业势必减产甚 至停产,致使市场供应量下降,推动价格上涨。而一旦价格回升至行业中位成本以上水平,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利可图,相关企业则一定会积极增产,而且是争先恐后 地增产。这个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不管你出台多少命令,包括所谓供给侧改革,都将无济于事。因为地方政府出于多方面利益考虑,对于属地企业积极增 产乐观其成,甚至予以鼓励。钢铁企业的积极扩产,当然要引发市场供大于求,产生价格再次跌落压力。由此周而复始,进入一个又一个的行情迷你周期。这是市场 经济的必然表现。
还必须指出的是,前一个周期中行业平均价格偏离中位成本距离越远,持续时间越长,所引发的企业增产或者减产力度就越大,由此产生的下个周期中的价格涨跌幅度就越大,行情波动幅度就越发剧烈。如果猝不及防,一些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将很严重。
由此可见,现阶段剧烈震荡的钢材市场行情之锚,归根结底是钢铁行业的中位成本。正是这个中位成本“锚”的存在,才使得价格漂移(涨跌幅度)不会太远,才会成 为市场多空双方博弈及双向推波助澜的最终忌惮边际,最终决定这行情周期变换。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钢材不能总是卖“白菜价”,当然也不会长期成为“印钞 机”,行业中位成本总是要将偏离的价格拉回自己怀抱,所以钢材市场“过山车”行情才多次演绎。
现在是哪些因素影响甚至决定钢铁行业中位成本呢?当然是铁矿石、焦炭、物流费用(包括海运费用)、能源、动力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正在上 行,逼近50美元/桶关口。如果下半年油价能够维持在40美元/桶上方,作为钢铁成本基础,其对钢材中位成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金属你可能没听过 但它引发了抢购狂潮
在大宗商品暴跌之际,全球各地很多矿企和钢铁厂资不抵债,纷纷停产或倒闭。但有一种金属是例外,它吸引了无数眼球。
铌(niobium),命名来自于希腊神话,是一种质软的灰色金属,主要应用于钢铁行业,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高强度钢,在钢铁产品中加入铌,可大大提高产品的强度。因此,每年钢铁行业都需要大量的铌。此外,铌在高温合金、铸造、超导材料、光学玻璃等行业也有广泛应用。据估算,铌在地壳里丰度只有百万分之20。
目前,巴西是铌和铁铌合金的最大产出国。而据彭博报道,全球超过80%的铌供应量均来自巴西的一家公司Cia. Brasileira de Metalurgia & Mineracao。每公斤铌的价格比铜价高出7倍。
这种金属你可能没听过 但它引发了抢购狂潮
4月底,洛阳钼业(603993,股吧)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英美资源集团旗下位于巴西境内的铌矿和磷矿资产。这一收购价格远远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参加此次交易竞标的还有矿业巨头淡水河谷、美国私募基金阿波罗全球管理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矿业创投X2 Resources等公司,铌金属这一市场的价值可能高达40亿美元。
锌可继续作为多头配置品种
最近,受美元指数反弹乏力影响,伦锌价格回升至所有均线上方,沪锌亦站上15000元/吨整数关口。我们认为锌基本面偏强,在精矿供应紧张、库存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沪锌在有色板块中走势持续偏强,可继续作为多头配置品种。
原料供应紧张,锌精矿加工费回落
虽然中国北方铜精矿生产商陆续恢复生产,但锌精矿供应增长有限。在当前冶炼厂原料库存已经降至不足一月的情况下,锌精矿供应偏紧态势凸显。
矿业集团嘉能可表示将坚持锌矿减产承诺,同时,一季度新星公司锌精矿产量下滑37%,这些是导致锌精矿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4月进口锌精矿加工费较3月下降5美元/干吨,至135美元/干吨,国内现货加工费回落至5250元/吨。
锌下游消费暂稳,投资提升锌长期需求
锌下游消费整体表现稳定。咨询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镀锌企业开工率为92.2%,较2月的42.89%上升49.3%,部分大型企业开工创历史新高;压铸锌合金企业开工率达62.4%,环比提升37.6个百分点;氧化锌企业开工率大幅增加至55.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量217万辆,同比增长4.25%,销量212.24万辆,同比增长6.32%;1—4月汽车产量876万辆,同比增长5.7%,销量同比攀升6.11个百分点,至86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4442辆,销量90529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6.8%和131.1%。我们预计后期汽车产销量会维持小幅增长状态。
投资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计划未来三年拟重点推进303个项目,涉及项目总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这有助于提升锌的长期需求。
锌供应预期短缺,库存减少
ILZSG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2月全球锌过剩4.84万吨,但全年预期短缺35.2万吨。当前下游加工企业维持刚需采购,库存普遍偏低。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锌社会库存下降至36万吨左右,保税区锌锭库存维持在约10万吨,两者总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显性库存方面,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从4月初的27.4万吨下降至当前的25.1万吨,降幅虽然不大,但改变了前期持续增加的趋势。LME锌库存也连续下滑,当前已处于历史低位。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后期锌可继续作为跨商品套利的多头配置品种。价格趋势上,LME锌仍有上冲高点2000美元/吨的可能性,沪锌上看至16000元/吨。
三、有色金属
铜:
外盘走势:亚市伦铜承压续跌,其中3个月LME铜于沪铜收市时下滑1.13%至4581美元/吨,目前伦铜仍运行于均线组之下,显示上方抛压较重,其表现稍弱于沪铜,日收盘价接近于年内2月17日创下的低点。持仓方面,5月17日,伦铜持仓量为34.1万手,16日减少1616手,本周伦铜减仓下跌,显示多头积极止损离场。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5月19日上海电解铜现货报升水40-升水8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35350-35500元/吨。早盘持货商报价继续抬升,平水铜报升水60元/吨,但随着部分交割货的流入,货源增加品牌增多,盘中升水小幅收窄。然而,大型贸易商仍未见大量出货,且部分无货贸易商为做库存而寻觅低价货源,令升水回落极慢,供需再现僵持局面。临近午盘,铜价下跌,令现货市场成交几近冰冻。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607合约承压续跌,尾盘收于35200元/吨,较昨日收盘价下滑0.56%,日收盘价创下年内1月26日来的新低,而且目前沪铜运行于主要均线组之下,短期下跌风险还未完全释放。期限结构方面,铜市转为近低远高的正向排列,沪铜1607合约和1608合约正价差缩窄至0元,显示远期合约下跌意愿攀升。
行情研判:今日沪铜1607振荡下滑至35200元/吨,再创近期新低,显示上方抛压较重,令技术性卖盘增加。操作上建议沪铜1607合约仍可背靠35800元之下谨慎持有空单,下方第一支撑继续关注35000元/吨。
铝:
外盘走势:亚市伦铝承压续跌,其中沪铝收市时伦铝下滑0.36%至1537.5美元/吨,日收盘价仍接近于一个月前的水平,目前伦铝较此轮反弹高点1686美元/吨回落逾9%。但短期RSI指标开始发出超卖信号,存在反弹修正需求,下方支撑关注1500美元/吨。
现货方面:据SMM报道称,5月19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2480-12500元/吨,对当月升水30-40元/吨。交割后仓单流入市场,市场流通货源充足,持货商挺价出售,导致现货对当月升水维持高位,中间商不认可价格,寻觅合适货源,金属普跌下,下游畏跌接货意愿冷淡,供需两端呈现拉锯。
内盘走势:今日沪铝1607合约围绕12300元/吨附近弱势振荡,尾盘收于12325元/吨,较昨日收盘价微涨0.45%,目前沪铝跌回均线交织处运行,显示多空交投谨慎,短期运行区间关注12150-12450元/吨。但目前铝市期限结构维持近高远低的负向排列,沪铝1607和1608合约负价差为80元/吨,显示远期合约下跌动力更强。
行情研判:今日沪铝1607合约振荡反弹至12325元/吨,其表现仍抗跌于其他基本金属,对冲优势犹存,仍持谨慎看多思路。建议沪铝1607合约可背靠12200元之上继续谨慎持多,目标关注12500元附近。
铅:
外盘方面:隔夜伦铅震荡走低,收报1702.5美元/吨,跌0.93%。今日亚市伦铅,沪市收盘时报1700.5美元/吨,跌0.12%。
内盘方面:沪铅主力合约探底回升,报收128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微涨0.08%,持仓量16522手,成交量11854手。
现货方面:5月19日现货铅市场的SMM1#主流成交均价报于12750-12850元/吨,均价跌50元/吨。SMM上海1#铅报道,持货商积极报价,但出货依旧困难,市场看空气氛较一致,多观望,下游蓄电池厂以消化长单为主,询价极少,整体成交情况惨淡。
行情研判:沪铅主力合约运行到12800元/吨附近,走势微妙,空头进攻略显谨慎。短期铅市走势依然不明朗,操作上建议沪铅继续保持观望。
锌:
外盘方面:隔夜伦锌探底回升,收报1892美元/吨,跌0.42%。今日亚市伦锌,沪市收盘时报1869.5美元/吨,跌1.19%。
现货方面:5月19日SMM现货0#锌报价为14930-15030元/吨,均价跌120元/吨。据SMM报道,炼厂惜售,部分交割品牌流出,市场现货充足,高贴水成交活跃;进口锌现货品牌充裕,市场大量AZ仓单,下游接货积极,成交整体较活跃。
内盘走势:沪锌主力合约冲高回落,报收1494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0.4%,持仓量166442手,成交量296070手。
行情研判:近日国际上两大研究机构ILZSG和WBMS纷纷公布金属的供需报告,结果不尽一致,但显示基本面有所好转。市场另一个关注焦点在于美联储加息进程,6月加息预期升温,对锌市略有压力。总体上市场气氛短期仍处在一个不温不火的状态,操作上建议继续保持日内区间交易的策略,沪锌1607合约14850-15050元/吨高抛低吸,止损各100元/吨,长期多单还需静待回落。
黄金:
外盘走势:隔夜伦敦黄金震荡走低,收报1258.68美元/盎司,跌1.6%。隔夜伦敦白银震荡走跌,收报16.909美元/盎司,跌2.08%。今日亚洲盘伦敦黄金震荡走低,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253.22美元/盎司,跌0.43%;伦敦白银震荡走低,截止至沪市收盘时报16.655美元/盎司,跌1.5%。
内盘走势:沪金主力合约开于269.95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265.95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1.57%,成交量362390手,持仓量279720手。沪银主力合约开于3786元/千克,盘中震荡走低,报收3700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2.32%,成交量764358手,持仓量527964手。
ETF持仓方面:SPDR Gold Trust截至5月18日黄金ETF持仓量为855.89吨,日增0吨;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ETF持仓量为10421.95吨,日增0吨。
行情研判:隔夜最受市场瞩目的美联储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公布,该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倾向于加息,但受限于经济数据存瑕疵。随着近来公布的经济数据逐渐好转,对于6月份加息的预期正在升温。操作上建议逢高抛空,沪金1612合约266.5元/克高抛,止损1.5元/克;沪银1612合约3710元/千克高抛,止损30元/千克。
五、宏观经济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格局没有改变
国家统计局18日就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情况召开媒体通气会。针对经济运行趋势等热点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格局没有改变,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
针对货币政策与经济运行的关系,盛来运说,当前我国货币总体流通量是稳定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3月份、4月份经济数据的变化,是多种原因影响的,经济短期波动受国际国内环境和政策影响,是正常的、合理的。特别是要注意到,4月份数据的波动还有基期因素的影响,剔除之后,经济运行还是平稳的,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格局没有改变。
谈到中国经济运行趋势,盛来运说,当前中国经济上升动力和下行动力处于僵持状态,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上行有压力、下行有支撑。往上走,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面临压力,但往下也不会深度调整。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没有完成,消费结构正处在升级的关键阶段,新旧动力在转化。这些基本面的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只要坚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大培育新动能,尽快完成结构转型周期,中国经济还是会保持中高速增长。
央行连续净回笼无碍宽松局面 资金面料保持平稳
周三,央行逆回购操作继续小幅放量,当日央行开展了7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较前一日增加200亿元,同时当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此实现净回笼100亿元,为连续第二日小幅净回笼。市场人士指出,周一央行提前超额续作MLF提振市场情绪,本周以来银行间市场主要品种回购利率整体稳中趋降,连续小额净回笼不改资金面宽松态势。不过考虑到央行开展MLF操作主要意在对冲流动性缺口,且汇率波动和月度缴税等因素仍将扰动5月资金面,短期内市场态度仍偏谨慎。总体来看,在货币政策保持实质稳健的背景下,预计央行后续将继续通过“OMO+MLF+PSL”组合操作调控流动性,短期依然以维持资金面平稳格局为主。
连续净回笼不改宽松
本周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延续小额净回笼态势。当日央行开展了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交易量较前一日的500亿元增加200亿元,中标利率持稳于2.25%。考虑到当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公开市场单日净回笼100亿元,为连续第二日净回笼,前一日净回笼200亿元。
连续小幅净回笼不改资金面均衡态势,昨日货币市场表现平稳,主要期限利率稳中趋跌。数据显示,5月18日,隔夜加权利率微降0.5BP至2.04%;7天、14天回加利率则分别上行4BP和13BP,最新分别报2.45%、2.81%;更长期限的21天、1个月加权利率也分别下降5BP和3BP,最新分别报2.88%、2.90%。
据交易员透露,MLF操作之后,资金市场明显转暖,昨日开盘即有部分隔夜资金融出,大量7天-14天资金融出,全天资金面表现宽松。
资金面料延续平稳格局
市场人士指出,尽管MLF续作“补水”部分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趋紧的担忧,但近期人民币汇率震荡下行,外汇占款下降速度加快的担忧升温,加之月度缴税等因素仍将扰动5月资金面,短期流动性冲击仍可能出现,对此机构态度继续偏于谨慎。
华创证券认为,后期资金面可能会逐步收紧,并就此提出三点理由:第一,5月中旬开始,缴税影响加大。如果考虑到营改增可能导致的部分行业税负的提高,缴税的规模或超过历史平均的4000亿元水平。第二,央行从4月底开始,持续4周公开市场净回笼达到6200亿元,对存量流动性形成收紧。第三,近期人民币贬值速度再度加快,或预示着外汇占款下降的速度也有所加快。
中信证券进一步指出,人民币汇率承压,引发市场流动性预期变化。一方面,稳汇率目标或再度走上台前,在外部宽松更趋减弱的大环境下,未来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更添掣肘。另一方面,在年初以来央行对流动性缩短放长的操作下,流动性碎片化、周期性特征明显,与汇率走势的共振增强,从而市场对流动性预期的波动也在加剧。
综合机构观点来看,尽管短期流动性冲击仍可能出现,但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之心未变,后续预计将继续通过“OMO+MLF+PSL”组合操作调控流动性,维持资金面的稳定格局,资金面安稳跨月可期。
六、全球观察
说好的九月加息呢!短短数日市场就被加息预期玩坏了
美联储对市场此前认为的“6月不太会加息”预期采取了一次有力回击。
周三公布的美联储4月会议纪要称,如果未来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在6月会议上加息。纪要公布后,市场预期6月加息的可能性急速上升,由纪要公布之前的19%迅速提高至34%。与此同时,市场预期7月加息的可能性由纪要公布之前的38%上涨至50%,9月加息的可能性由纪要公布之前的57%上涨至65%。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债收益率水涨船高。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涨12个基点,刷新三周高位至1.877%。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5个基点至0.908%,刷新两个月高位。
对此,彭博援引美银策略师表示,加息恐惧再次攫夺了金融市场。
而就在本月稍早,由于4月就业数据大跌眼镜,部分交易员已将6月从美联储的加息进程表中剔除。
5月6日,美国公布的4月就业报告显示,4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16万人,增幅创七个月以来新低。高盛等机构随即纷纷将美联储加息时机由6月推迟至9月,6月加息概率也随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彭博援引美银期权波动性预测指数显示,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性一度降至2014年来最低;2年期和3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一度降至2013年以来最低。这意味着投资者认为美联储未来数年内将不会有激进的加息进程。
由于数据支撑不足,部分交易员已经将美联储6月加息的可能性排除,此次会议纪要的发布无疑将令其感到相当震惊。
彭博援引东京三菱日联银行首席金融经济学家Chris Rupkey称,你看到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波动,这对交易员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痛苦,他们在亏钱。
互联网“巨头”蒸蒸日上 但美国人并不喜欢 尤其是特朗普
上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表示,亚马逊有“一个巨大的反垄断问题。”
事实上,虽然特朗普一直以高调著称,但这次他可能说的很有道理。而有问题的不只是亚马逊,而是FANG的问题。(Facebook、亚马逊、Netflix、谷歌)
上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指出,现代社会垄断的规模巨大。
他指出,在今天的经济,许多行业——电信、有线电视、社会媒体、互联网搜索、医疗保险、医药、农业企业等等都无法通过竞争的视角来理解。
在这些领域,存在的竞争是寡头垄断,而不是教科书中所描绘的竞争。一些行业可以??被定义为“价格接受”——企业太小,它们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农业是最明显的例子,政府的干预是巨大的,而价格不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
斯蒂格利茨说,市场力量的提升在一些情况下来源于技术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他列举了网络经济和本地服务行业——如微软和制药公司。这些行业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树立和维护壁垒。在其他情况下,这是通过政治程序来对市场力量进行的滥用,例如银行的游说行动。
以前,反垄断是为了将垄断企业拆开,让小公司有竞争的机会。这种模式从长期来看有望将生产者的盈余转移至消费者,这件帮助创造大量本地化、多样化的就业。
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一个大企业的垄断地位往往转移至了另一个大企业。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并没有改善。
现在,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的目标不再是成为一家持续盈利的小公司或中型公司。目前,大多数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一家独大的独角兽。也就是说,现代的创业家们,从一开始就目标成为垄断者。
垄断公司的崛起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中产阶级收入的停滞以及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剑桥大学金融硕士项目主管Simon Taylor指出,社会不平等的加剧以及生产力的降低都可能被归结于反垄断的失败。
他指出,上升的聚集度以及多数盈利公司更高的利润率和停滞的工资增长、下滑的生产率增长一致。因为利润占据了更高比例的GDP,而公司投资创新的压力有所减小。
他认为,政府的职责并不是排除任何偏离完美竞争的情况,而应该确保高盈利的行业是通过真实的竞争优势来获得利润,而不是通过排挤竞争者。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