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4
将大量的濒临于消毁的废塑料,采用机械和还原的方法,充分加以利用,它无疑是一个节约能源的之举,也为后代继续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废塑料的含杂与复杂的组分变化及经济上的可行性却是带有挑战的问题,同时也是阻碍废塑料充分重复使用的一个难关。目前虽然对废塑料回收利用已采取了政府引导、全民动员、技术装备等多种措施,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资源上的可供性
废塑料的再生加工首先需要一个可满足加工所需的资源。然而处于大面积散落的废塑料,回收起来并不容易。据美国报导,回收一吨废塑料的费用大约需要500~2500美元,因此美国一些大的查业因这些原因又退出了这一行业;国内也因此而仅限于农膜编织袋、包装和管材、聚酯瓶这几种量大的塑料回收,而其他(汽车.家电、日用生活)用量小的废塑料的加工量很小。
1996年美国的废塑料利用量为706000t,其中PE占54%,PET占40%,其他只占到6%;日本同年回收的废塑料250000t,主要是PE、PP、PVC这几种:欧洲同年回收利用量不足总回收量的11%,而大多数为包装料,其中薄膜回收物几千吨销往亚洲,进入中国的约100万t,在国内主要回收的仍是PE、PP、PFT,其他废料占总回收量的25%以下。
上述回收利用动态表明回收量是加工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应用市场。可以说,到20世纪末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品种仍是以PVC、PP、PET为主,而其他品种仍被填埋。
2.经济上的可行性
废塑料主要来自塑料产品,它总会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制约。由于回收费用提高,加工改性需要成本,共同组成的成本已接近原料,使加工利润不断缩小,因此社会集散的混合废塑料就难以进入加工,或者因为售价过高而没有市场。
3.质量上的可信度
废塑料的应用质量主要依赖回收物质量,回收物来自千家万家,在共同追求利润的格局里,掺混过度又不可避免,制备的原料组分混杂,这使再生塑料的利用常处在不稳定之中,因此也增加了再生塑料在市场中的负面影响。
4.技术上的滞后
废塑料的再生利用,关键在于质量,但提高质量要采用一系列技术,诸如化学清洗、组分改性、修复指标、制备标准再生塑料,但这种技术非常缺乏,并且采用技术要有较大的投资,因此很少在小规模生产中推行。这一点在国内比较突出。
5.二次污染问题
废塑料是一种高含杂回收物,从回收到加工都会产生烟尘、粉尘和污水,而这样的结果是环保法不允许的。特别是在国外,建立一个废塑料回收加工厂,环保达标就是一个问题。2005年,国家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关闭了许多废塑料回收基地。
基于上述五点。加快废塑料回收管理的立法,以新的技术组成生产就显得非常的迫切。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丙酸,尼龙,PC料,PC粉末,AC料 -
面议或电议
TPU鞋料颗粒 -
面议或电议
黑色PE颗粒 -
面议或电议
半硬质PVC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