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引爆导电剂产业链 有色金属价格联动效应显著
发布时间:2025-04-03
4月2日,随着智己汽车宣布其最新车型将搭载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技术革命性突破。这款采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方案,不仅通过超高镍正极材料和硅碳掺杂负极设计实现能量密度跃升,更对导电剂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导电材料需求激增。 受此影响,A股市场导电剂板块当日整体上涨4.2%,天奈科技、道氏技术等龙头企业股价创历史新高。 在传统液态锂电池中,导电剂主要承担电极材料间的离子传输功能,而固态电池因电解质固态化导致离子电导率下降,对导电剂的导电效率、化学稳定性及与固态电解质的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以碳纳米管为例,其独特的管状结构和优异的导电性能,使其在固态电池中可同时承担导电网络构建和界面阻抗优化的双重作用。天奈科技作为该领域全球龙头,其第四代碳纳米管产品已完成客户认证,单壁碳纳米管研发进度领先同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导电剂生产涉及铜、镍、钴等有色金属,近期大宗商品市场波动直接冲击行业成本结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金属铜价格累计上涨12%,镍价涨幅达18%,直接推高导电剂生产成本。以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为例,铜浆料成本占比超40%,镍粉作为导电添加剂的需求量随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而增长,进一步加剧原材料供应紧张。值得注意的是,覆铜板产业链的涨价潮(电子玻纤布价格上涨30%)虽主要影响PCB行业,但反映出新能源相关原材料的整体供需失衡。 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持续加码,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加速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在此背景下,锂电池导电剂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85亿元增至2025年的102亿元,年增长率达20.2%。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先机,如道氏技术单壁碳纳米管中试线投产,将导电剂导电性能提升至传统产品的3倍以上,同时降低原料成本15%。 面对原材料涨价压力,导电剂企业正通过纵向整合增强抗风险能力。以天奈科技为例,其通过参股铜矿企业锁定上游资源,并与硅碳负极材料厂商联合开发适配固态电池的复合导电剂。行业分析师指出,具备"导电剂-前驱体-原材料"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将在本轮周期中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值得关注的是,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已出现"导电剂概念溢价",铜期货远期合约较现货升水2.3%,反映市场对新能源产业链的长期看好。 当前,这场始于电池技术的变革正重塑全球材料产业格局。从锂电铜箔产能挤占到电子玻纤布涨价,从石油焦价格过山车到镍钴资源争夺,有色金属市场的每一个波动都在牵动新能源产业链的神经。
标签:

扫描关注废纸价格微信小程序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延伸阅读
产品推荐
相关企业报价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