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0
一、行情快报
期铜
上海期铜价格下跌。主力合约2108,以68130元/吨收盘,下跌820元,跌幅为1.19%。当日15:00伦敦三月铜报价9279.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34,高于上一交易日7.33,上海期铜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19654手,持仓量增加5442手至283385手。主力合约成交111283手,持仓量减少1150手至102737手。
期铝
上海期铝价格下跌。主力合约2109,以19090元/吨收盘,下跌280元,跌幅为1.45%。当日15:00伦敦三月铝报价2437.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83,高于上一交易日7.76,上海期铝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447186手,持仓量减少29509手至476119手。主力合约成交180255手,持仓量增加4924手至217117手。
期锌
上海期锌价格小幅上涨。主力合约2108,以22545元/吨收盘,上涨20元,涨幅为0.09%。当日15:00伦敦三月锌报价2973.0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7.58,高于上一交易日7.57,上海期锌涨幅大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225419手,持仓量增加19724手至188674手。主力合约成交135976手,持仓量增加8463手至95207手。
期铅
上海期铅价格下跌。主力合约2109,以15705元/吨收盘,下跌200元,跌幅为1.26%。当日15:00伦敦三月铅报价2289.50美元/吨,上海与伦敦的内外比值为6.86,高于上一交易日6.83,上海期铅跌幅小于伦敦市场。
全部合约成交119548手,持仓量增加5159手至119986手。主力合约成交49545手,持仓量增加3201手至50165手。
螺纹钢
上海螺纹钢价格小幅下跌。主力合约2110,以5601元/吨收盘,下跌11元,跌幅为0.20%。
全部合约成交2051025手,持仓量增加30491手至1953662手。主力合约成交1672424手,持仓量增加18987手至1399389手。
【股市行情】 7月20日,三大股指缩量整理,截至收盘,沪指跌0.07%,报收3536点;深成指涨0.12%,报收15011点;创业板指涨0.41%,报收3463点。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0.6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6.04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4.6亿元。
二、国内焦点
电炉炼钢红利将至 钢铁业减污降碳还有哪些新动向?
“国家促进电炉炼钢发展相关政策即将到位。”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17日说,这些政策包括重污染天气应急和重大活动保障期间对电炉炼钢企业不停产不限产、产量不压减,水电费不涨价、减税降费等。
他在当天举行的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作出上述表述。
“如果说十多年的节能和减排两项约束指标倒逼电炉炼钢发展作用不够明显,那么含碳的约束指标将形成节能减排降碳‘三指标’合力,应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碳的‘三高’。”他说。
刘炳江说的“三指标”,反映的是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钢铁工业如何破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论坛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近距离解读政策,企业对标挖潜,信息量满满。
关键词一:调结构
刘炳江说,在当前节能减排降碳的新形势下,钢铁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要着力六方面,即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工艺流程结构、炉料结构、产业链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
谈到优化工艺流程结构,刘炳江表示,我国电炉短流程炼钢发展空间巨大,“电炉炼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不足10%,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4%。”
钢铁生产可分为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和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短流程两类,后者比前者吨钢减少1.6吨二氧化碳排放、3吨固体废弃物,绿色效益明显。
关键词二:控产能
“无论是技术改造还是升级,关键是去产能,不能空谈去产量,只要产能还在,产量还是会顺势而上。”刘炳江说。
他认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是钢铁行业走出低谷、过上好日子的关键,也是钢铁行业减污降碳的基础。
刘炳江表示,“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部署全国范围的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以及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意义不言而喻,信号十分明显”。
“回头看问题还真不少。”刘炳江告诫,“希望这些钢铁企业不要因小失大,为了扩充产能,导致整个生产链条停摆。”
关键词三:重研发
会上,一组数据引起记者注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介绍,2020年,中钢协会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948亿元,而研发费用支出1118亿元。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约2.17%,国际上多数钢铁企业在1%左右,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何文波说,数据表明,中国钢铁企业步入新发展阶段,是有准备有行动的。
何文波认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还是要在技术进步上谋出路、在研发上下功夫,“我再次呼吁全行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在决定中国钢铁未来的关键、前沿技术大规模开发上,一定要走协同创新之路。”
宝武高质量钢铁生态圈再扩容!
宝武智维与施耐德电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日前,宝武智维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本着相互协作、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经营理念,遵循共同开发市场、共同做好市场服务的原则,在项目供需、产品制造、市场开发、业务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
施耐德电气是总部位于法国的全球化电气企业施耐德工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包括矿业、钢铁、水泥等行业系统化节能改造,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电机拖动系统、供配电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集团在近1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在冶金智慧制造及智慧运营管理领域有着不俗的市场业绩和专有技术产品。
宝武智维与施耐德电气将利用冶金设备运维的成熟经验、制造加工成本和设备服务技术等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合作:钢铁行业数字孪生解决方案、钢铁行业生产制造系统中智慧运维功能模块开发、中国宝武无人行车智慧运维系统开发、宝武一体化运维管控中心、钢铁行业设备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双方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共同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传统冶金行业的深入融合,推动钢铁工业“智慧制造”的快速发展,助推中国宝武“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成为全球钢铁业智慧制造技术的引领者。依托宝武设备远程智能运维平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本着优势融合、互惠互利的原则,完善智能运维服务链、供应链等,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面向大型工业的智能运维生态圈。
韶钢松山与深铁建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月14日,中南钢铁韶钢松山与深圳市建材交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铁建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精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朝着打造“绿色、智慧、精品”深圳地铁项目全力迈进。
深铁建材是深铁集团下设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深铁建材的成立是深铁集团在探索多元化“轨道 ”生态圈、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地铁等项目中推进合作共赢
多年来,韶钢松山与深铁集团有着密切合作,为深铁集团在深圳地铁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11号线、13号线、14号线、16号线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提供钢材。深铁建材与韶钢松山携手合作,共同打造直采供应体系。通过早期介入,在深圳地铁先期设计阶段共同交流,推进高强度钢筋运用,达到节约材料用量、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双方效益的目的;利用韶钢数智营销平台,双方系统对接,实现数据智联与共享;通过商务合作模式创新,引入供应链金融模式,利用双方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产业链健康发展。
双方坚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必将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增强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市场影响力,为双方高质量发展、助推区域战略发展目标实现贡献新的力量。
宝武水务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7月16日,宝武水务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宝武水务打造开放式、网络化、高起点、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
华南理工环境与能源学院现有国家级实验室3个、省部级实验室9个,环境工程专业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宝武水务作为中国宝武水、气治理专业化平台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转化、工程实践、运营管理能力。双方合作,必将快速提升新技术从研发到工程应用的转化效率以及技术升级迭代的速度,为新技术从实验室小试到企业中试,再到市场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水、气治理领域深入合作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希望双方在水、气治理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充分发挥学院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优势,聚焦企业的技术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同时,希望宝武水务为学院学生实习及就业提供平台和机会,期待华工师生能成为宝武水务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签约双方将围绕工业水、气治理方面的前瞻性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核心装备开发、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等开展合作,尤其聚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废水零排放中的高浓水处理、脱硫废液处理、碳减排碳中和等技术领域,针对企业痛点问题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助力宝武水务成为世界一流的水、气治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张龙强:未来十年对我国钢铁行业非常关键
7月19日,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应盐城市发改委的邀请,作《双碳背景下中国钢铁新形势与政策分析》主题报告。
张龙强院长分析了中国钢铁发展新形势,从生产运营、市场方面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钢铁发展形势,提出了“十四五”钢铁行业发展形势与重点,并对钢铁行业中远期发展进行预判。
对于中国钢铁行业“十四五”发展趋势,张龙强院长指出,钢铁行业“十三五”由化解过剩产能开局,“十四五”在控产量控产能和碳达峰碳中和开局,低碳绿色,兼并重组,智能制造,标准化引领,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是钢铁行业“十四五”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他表示,从中远期来看,接下来的十年对我国钢铁行业非常关键,第一是全面达峰,第二是全面建成钢铁强国,第三是全面引领世界。
在“3060”背景下,张龙强院长从全球变暖,双碳进程、碳关税、能源结构进展、流程结构进展、节能降耗潜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路径,即“一方突破,两个关键,三条主线,四个可期”。钢铁行业要共同努力,力争通过氢冶金等新技术实现技术新突破,在控产量的基础上做好资源、能源、流程结构的调整,实现四个突破。
随后,张龙强院长简要分析了钢铁行业相关政策,并重点分析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十个变化关键点。他提出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紧扣碳达峰,鼓励低碳、短流程优化、实质性兼并重组引领;较大幅度提高置换比例、非敏感区域量化置换比,对弄虚作假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引入第三方评估等内容更具有引领性、从严性和科学性。张龙强院长对《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的意见》进行解读,他指出《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的意见》具有严禁新增钢铁冶炼项目产能,审慎评估建设钢铁冶炼项目,鼓励企业原址集聚发展,支持低碳短流程炼钢工艺发展等明确导向,相关企业要做好回头看与压缩产量工作。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相关行情
延伸阅读
-
面议或电议
废钯碳回收且含金银等贵金属废料 -
面议或电议
废锡泥(蓝泥) -
面议或电议
钨钼合金 -
面议或电议
含金,银,钯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