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再生! | |   服务热线:0571-56611111

微信扫码随时随地
掌控废料价格波动
实现低买高卖

产品 | 求购 | 报价 | 资讯 | 公司 |

发布供求

曝光推广

回到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行情报价首页 > 废塑料行情 > 中国第一家橡胶工厂
中国第一家橡胶工厂

发布时间:2020-12-10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私营橡胶企业重整旗鼓,橡胶厂由107个很快增加到496个。大中华橡胶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橡胶企业,拥有6个橡胶分厂、3个原料分厂、1个机修分厂,职工3,280人。正泰橡胶厂在杨少振的经营下,也成为拥有4个橡胶分厂和两个原料厂,职工达2,600人的大企业。两厂的分厂扩展到天津、广州,批发所分布到二十几个城市。中南橡胶厂从上海买到一个橡胶工厂以后,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由重庆转到上海。

一九四七年,时局动荡,经济萧条,各地的小橡胶厂纷纷倒闭。一九四八年大中华和正泰两厂的生产下降40%;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生产又下降40%。生产经营不景气,还受当局的敲诈勒索,大中华厂一九四七年被当时社会局勒索黄金100多两,一九四八年又被强令将资本黄金2,700两和3万美元兑换金圆券,并且限期卖出大量橡胶制品换金圆券。由于通货恶性膨胀,金圆券贬值,损失惨重。私营橡胶企业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二十年代初,在我国橡胶工业开始发展时,日本人就在上海、大连等地先后建了5个橡胶厂。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一年,日本人在青岛、天津、辽宁等地又建了8个橡胶厂。这些厂生产的胶鞋和其他产品,全部在中国倾销。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华北以后,继续在我国兴建橡胶厂。到一九四四年,日本在东北已建有橡胶厂30个。其中略具规模的有东洋轮胎株式会社和太阳、亚细亚橡胶株式会社等12个。在青岛、天津、上海等地,日本也有橡胶厂30多个,其中青岛胶皮工厂具有一定规模。

一九四四年国民党政府利用美国提供的战时援助,在贵阳和重庆建了两个翻胎厂。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交通部、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央党部等系统接收了各地的日伪橡胶厂。接收以后,有的厂被标价拍卖,有的发还原主,剩下19个橡胶厂大部分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些厂的设备器材全部或部分被盗卖,至解放前夕,各厂残存的设备仅剩三分之一;国民党军队还炸毁了沈阳橡胶二厂,把青岛鑫和橡胶厂的设备拆运台湾,各厂的技术资料大部散失。

以一九四九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生胶消耗量下降13%,轮胎产量下降65%,力车胎产量下降24%,胶鞋产量下降25%。

旧中国橡胶工业带有半殖民地的特点:一是产品质量很差,品种不全。例如,汽车轮胎只能生产10.00—20以下的10个规格。胶鞋品种少,穿用寿命很短。二是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工厂规模小、生产零散。主要设备炼胶机,有90%都是直径在14英寸以下的小型机械,且大多是国外过时的旧货。一九四八年全国有507个橡胶厂,只有炼胶机1,000台,平均每厂不到两台;职工2.4万人,平均每厂40多人;一半以上的工厂是手工作坊,开工率常年只有三分之一到一半。三是原材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一九○四年即有南洋归国华侨在海南岛种植橡胶树,但直到解放前夕,种植面积仅有3万亩,生胶年产量约300吨,只能满足需要的2%。橡胶辅料和助剂几乎全靠进口。四是工厂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沈阳和广州五大城市。}

 

标签:

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91再生免责声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所述产品的买卖出价,投资者按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91再生无关!我们力求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行业信息,但对其准确性、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这些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

汇率转换

1人民币=美元   (1美元=人民币)

兑换为 转换
产品推荐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571-5611111 56612345 市场合作:0571-56633145 广告服务:0571-5611111 传真:0571-56637777

91再生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    塑协理事单位    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副会长单位

并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塑料协会、阿里巴巴、《资源再生》杂志等达成战略合作